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中学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未来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正是基于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并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实践。但由于我们边远地区的环境和硬件配备的的问题,在尝试实践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在此仅对我们的实践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总结,并把它拿出来跟大家交流学习。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实践中的体会,供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但是有时候局限于我们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很难让学生直接明了的观察到实验的完整过程,这就大大的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是结合电教媒体中的投影机和摄像机。利用变焦功能,可以把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师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真实、清晰地呈现于大屏幕上,便于学生细致观察,从而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对化学教材中的 “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讲解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弥补以前在演示实验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在以前的课堂演示实验中,由于实验仪器中托盘天平的指针可见度小,很难让全部学生都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结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很大困难,难以让学生真正地信服了解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是否质量守恒,这也很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在演示实验前,首先利用调节镜头焦距,通过“特写镜头”把实验中所要用的仪器,依次呈现于大屏幕上;同时教师讲解仪器中锥形瓶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途,从而又达到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化学实验仪器会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视角、多侧面观察了实验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能力,而且通过教师规范的实验操作,为学生以后自己动手实验打下良好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很适合现在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可见度低,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化学药品很贵的实验,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演示实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酸、碱、盐”的性质演示实验等等。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所以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而这些都可以在多媒体辅助实验中,利用投影机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演示和适当的操作注意事项的讲解,以增强实验效果。还可以把学生的实验报告投影出来探讨讲解。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但是我们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还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计算机辅助教學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不可取代性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过程。
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可以通过微机解决其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鉴于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替代不了的,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即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几年来,我们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化学教学和实验上作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我们仍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我们去追求。为了培养21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把充满生命力的CAI工作深入下去,创造出璀璨的教学成果。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中学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未来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正是基于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并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实践。但由于我们边远地区的环境和硬件配备的的问题,在尝试实践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在此仅对我们的实践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总结,并把它拿出来跟大家交流学习。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实践中的体会,供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但是有时候局限于我们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很难让学生直接明了的观察到实验的完整过程,这就大大的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是结合电教媒体中的投影机和摄像机。利用变焦功能,可以把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师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真实、清晰地呈现于大屏幕上,便于学生细致观察,从而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对化学教材中的 “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讲解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弥补以前在演示实验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在以前的课堂演示实验中,由于实验仪器中托盘天平的指针可见度小,很难让全部学生都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结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很大困难,难以让学生真正地信服了解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是否质量守恒,这也很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在演示实验前,首先利用调节镜头焦距,通过“特写镜头”把实验中所要用的仪器,依次呈现于大屏幕上;同时教师讲解仪器中锥形瓶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途,从而又达到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化学实验仪器会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视角、多侧面观察了实验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能力,而且通过教师规范的实验操作,为学生以后自己动手实验打下良好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很适合现在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可见度低,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化学药品很贵的实验,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演示实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酸、碱、盐”的性质演示实验等等。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所以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而这些都可以在多媒体辅助实验中,利用投影机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演示和适当的操作注意事项的讲解,以增强实验效果。还可以把学生的实验报告投影出来探讨讲解。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但是我们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还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计算机辅助教學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不可取代性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过程。
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可以通过微机解决其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鉴于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替代不了的,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即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几年来,我们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化学教学和实验上作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我们仍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我们去追求。为了培养21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把充满生命力的CAI工作深入下去,创造出璀璨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