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播火者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lsf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李大钊和全国人民在一起。
2李大钊在向青年们讲述革命策略。
3序幕中的李大钊。
4呐喊。

再现历史风云场面波澜壮阔


  “序幕”,时间:1915年前后,地点:北京。
  1912年2月12日清廷的末代皇帝宣布退位,1913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担任民国大总统,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丧权辱国的日本对华《二十一条》秘密条款。
  大幕拉开,一组组群雕式人物在重重压迫下挣扎、求索,集体合声唱:“沉重、沉重,伤痕累累的巨龙,好黑,好冷,大夜弥漫的天空”,舞台背景黑云滚滚,间或几道霹雳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工农。
1第三场澎湃工潮。
2于冰梅来向李大钊汇报。

  青年工人史宝骏(方旭饰演)以裘(裘盛戎)派雄浑的音色唱道:“列强践踏,山河凋零”,青年女学生于冰梅(路洁饰演,石评梅原形)唱道:“积贫积弱,百病丛生”,群声造型合唱:“呐喊彷徨,热血喷胸;黄道碎首,寻道舍生。忍见神州陆沉欲倾,谁能医我中国之痛?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拿来主义,不行,不行,各种主义都走不通,怎么办?怎么办?谁来救我中国?劈开夜空,带来光明。”于冰梅带领群众大声发问:“到底谁能救救中国?”在雷电的光映下,李大钊(张建峰饰演)着一袭白色长衫和深咖啡色长围巾,从群众中走来,群声热呼:“大钊先生”,李大钊坚定地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国际歌》旋律响起。
3大家热望李大钊指明方向。

  第三场“澎湃工潮”,时间是1922年8月24日,北京长辛店罢工现场。李大钊在油墨印刷机前看传单稿,几位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和罢工骨干们在做罢工前的准备工作。
  火车汽笛声此起彼伏,火车头喷着蒸汽。火车头前是一组罢工的组织者,一队一队的罢工人员手持标语旗帜走过,铁路工人、青年学生、纺织厂女工,40多位群众演员在舞台上或列队行进或横排挺进,幕后有群声伴唱,场面非常雄壮。
  于冰梅唱道:“东方白、山河醒、春雷滚滚,南湖船破烟雨启航扬帆。党组织播火种全国传遍,星星火已燃作烈焰燎原”,唱出了时代背景。
  于冰梅见到农会的刘长锁会长(于帅饰演)和几个农会主要成员,于冰梅向他们传达了李大钊的指示,农会领导们一致决定不进北京城卖菜、不给北京城掏粪,造成市面影响支援长辛店工人大罢工。
  第四场“壮大组织”,时间是前场几天后,地点在陶然亭慈悲庵。
  陶然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从清末到民初就是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剧中人张君宇原形)等人曾在这里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中国革命前途。1925年高君宇因病去世后就埋葬在荒僻的陶然亭。
  罢工总指挥史宝俊、农会刘长锁会长与各路罢工分指挥聚集在慈悲庵,史宝俊代表大家向李大钊汇报罢工情况,史宝俊唱道(高拨子):“汽笛一声怒潮涌,机厂的工人闹罢工……”史宝俊唱后,群声复唱描绘罢工盛况,李大钊向大家布置下一步的革命举措。
  会后,李大钊郑重地告诉刘长锁,根据他在罢工潮中的出色表现和入党申请,党组织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舞台天幕出現一面鲜红的党旗,邓中夏带领刘长锁进行入党宣誓。此时,每一个观众都心潮澎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想起自己入党宣誓的时刻。
  李大钊交给刘长锁一个重要任务,把更多的进步农友吸收到党组织,壮大革命力量。
  舞台的灯光打给李大钊,面对党旗,李大钊深情地说:“我们的力量还很薄弱,要抓住时机,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颗革命的种子。”“烈火横烧旧世界,烧他一个地裂天崩。漫漫征途刀光影,要准备迎接那更艰巨的斗争。”这些波澜壮阔的场面真实、典型地再现历史镜头,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以史实为据真实、厚重、动人心魄

4第三场澎湃工潮。
5第四場壮大组织。

  《李大钊》根据史实,在广阔的叙事中展开每一场戏,只有真实地再现革命斗争是如何进展的,才更有教育意义。
  第一场“播火启明”,地点是北京城李大钊家。
  大幕拉开,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王蓉蓉饰演)手持正编织的毛衣走到舞台前,这位端庄、娴雅的革命家夫人形象鲜明、和蔼可亲。赵纫兰坐到椅子上,边织毛衣边等候李大钊回家。赵纫兰唱道:“与守常青梅竹马结连理,我夫妻聚少离多情相依”。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6岁进中学,19岁去了天津政法学校读书,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求学,赵纫兰全力支持李大钊的求学和革命活动。
  赵纫兰唱道:“他矢志以身许国求真理,唤黎明要做那报晓雄鸡。在红楼将青年辛勤培育,回家来与学生畅谈促膝。他那里洒心血春风化雨,做内助甘随他奔走驰驱。”几句唱词讲述了李大钊繁忙的革命工作: 李大钊1916年5月回国后在北京创办《晨钟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经济、历史系教授,编辑《新青年》杂志,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运动。毛泽东曾深情地说李大钊是他“真正的老师”。李大钊的革命思想鼓舞了很多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去他家里商谈革命的青年志士络绎不绝,赵纫兰热情招待这些热血青年。李大钊的工资很多都用于革命活动,赵纫兰没有怨言,省吃俭用。
1守护在门口的赵纫兰。
2赵纫兰、华儿在为亲人担忧。
3第一场播火启明。

  于冰梅、张君宇来找大钊先生,赵纫兰说先生正和邓中夏他们说话。舞台灯光打到一侧,青年们或坐或立在倾听李大钊讲谈,可以看到好几个青年手持《新青年》杂志,李大钊唱:“十月革命取成功,天下惊秋一叶桐。曙光穿破千重雾,层林尽染万山红。主义真,道路正,赤旗必将遍寰中。国情不同目标同,无产者要做主人翁。真理之光照征程,要胜利还要唤起亿万工农,要把火种播四方。”
  李大钊的女儿“华儿”(李星华、王萌饰演)把毛泽东从湖南寄来的信交给父亲,毛泽东在信中说大钊先生给的经费都用在办刊物、办社团了,已在三湘大地团结起一批革命青年。李大钊兴奋地对夫人说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办起觉悟社,山东的王尽美(中共一大、二大代表)也在发动群众传播革命思想,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警车嘶鸣,张君宇、于冰梅匆匆跑来告诉李大钊,陈独秀被捕了。李大钊立刻外出开始救援,夫人赵纫兰给他拿来御寒大衣,嘱咐他多加小心。
  厚重的历史在戏中真实、凝练、生动地展示出来,观众们觉得学了一次现代革命史,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4李大钊前去营救陈独秀,夫人拿来御寒衣服。
5李大钊、陈独秀出城。

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守正创新


  第二场是“相约建党”,时间1920年2月,地点齐化门外。齐化门是元代的称呼,明清时称朝阳门,漕运的粮食从这个门运进城,民国时期内城9座城门外都很荒凉。
  李大钊化装成到城外拉粮食的商人,陈独秀刚刚被营救出狱,坐在骡子车里面。骡子车在城门口遇到盘查的巡警甲、乙(孙震、赵世康饰演),两个巡警在发牢骚,唱腔采用北京京韵大鼓书的腔,两位演员的唱、念、做、表展示了丑角艺术,京剧的魅力之一在于行当齐全,各有风采。
  巡警说车上还有个人要查看,李大钊巧妙与之周旋,李大钊具有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共产党人与敌人斗争从来是斗智斗勇。
  出城后轻车奔驰,交响乐奏出早春的气息,4个穿砖红色长衫的男生(武生扮演)随陈、李的马车前行,轻盈的“车舞”为李大钊、陈独秀的背景。车舞明显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革命的思潮如洪流滚滚,李大钊与陈独秀的革命思想有如疾风劲草。车舞是创新,在传统戏中只有马童、轿夫,现代戏中也从来没有这种比动漫还活跃的伴舞形式。京剧要发展就要出新、创新,这样才有时代感,才能吸引青年观众,观众是戏曲发展的根基,没有观众演给谁?
1第五场“杀机陡现”。
2赵纫兰在街头与刘长锁接头。

  李大钊唱:“干革命必须建政党,凝聚起我中华钢铁脊梁。”陈独秀唱:“唯有建起先进政党,才能够动员起千千万万热血儿郎”。李大钊吟板(无伴奏)唱:“主张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主义鲜明,革命旗帜高高扬。” 陈独秀吟板唱:“消灭旧的世界,把黑暗社会埋葬。要创造新纪元,开天辟地破洪荒。”在京剧中男声极少运用吟板,但是一旦运用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很多人还牢牢记着现代戏《海港》方海珍在核心唱段中的吟板绝唱:“有多少烈士的鲜血渗透了这码头的土壤”。
3车舞。

  李、陈合唱,群声合唱:“从今后共产党,领导革命方向。”李大钊、陈独秀发出号召:“全国共产主义小组联合起来,共创中国共产党。”舞台上4个红衫青年造型亮相、李、陈亮相,舞台天幕出现嘉兴红船的轮廓。
  扮演李大钊的张建峰是奚派老生演员,扮演陈独秀的张凯是马派老生演员,两个老生流派的优秀青年演员轮番唱,是一个看点。
  第五场是“杀机陡现”,时间:五年后,地点:张作霖帅府。
  为了突出张作霖军阀、绿林的凶残性格,他的座榻类似皇帝宝座,宝座前有脚踏。道具是戏的组成部分,虽然默默无声,但是有很多内涵。
  张作霖(韩巨明饰演)的参谋长杨宇霆(刘明哲饰演)说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北方区的区委书记,几度被孙中山邀请南下共商国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就是李大钊帮助孙中山提出的,张作霖凶狠地下令要秘密抓捕李大钊,消灭共产党。
  舞台上探照灯摇曳,大批军警出动,交响乐奏出白色恐怖气氛。
  农会刘长锁与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在街巷秘密接头,刘长锁告诉赵纫兰有300名军警密布,准备抓捕李大钊,党组织让李大钊迅速撤离。
  第六场“掩护战友”,地点:苏联大使馆。
  一开场就是李大钊在俄式大沙发前焚烧机密文件,背景是深色的天幕,天幕右上方是《列宁在十月》的油画,舞台美术简洁、明快。
  李大钊让夫人赶快通知战友紧急疏散,自己留在大使馆吸引敌人,为战友赢得转移时间,并让趙纫兰完成任务后也及时转移西山。危机关头,电影、电视剧往往是镜头一闪而过,但是京剧却要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运用京剧畅叙内心情感的特长,戏中给赵纫兰、李大钊设计了感人肺腑的唱段。
4张作霖
5第六场“临危不惧”。
6李大钊在焚烧机密文件。
7第七场“英勇就义”。
8燎原烈火。

  赵纫兰唱:“猛然间心头惴惴不安,欲去足沉,踟躇难前。夫君他自己的生死全不念,组织的安危他把心担。”李大钊唱(快板):“敌人图穷匕首现,腥风血雨顷刻间。”赵纫兰唱(快板):“同志疏散刻不容缓,我速去把转移指示传。”李大钊唱:“北方局是我亲手建,隐蔽疏散保安全。”赵纫兰唱:“留的革命火种在,何愁星火不燎原。”李大钊唱:“牵我心者组织危安,知我心者是纫兰。”赵纫兰唱:“一席话刻心间,随君同路历艰难。”李大钊唱:“危难时刻见肝胆,千斤重担落在你肩。”赵纫兰唱:“你愿为革命赴刀山,我怎能贪生无承担。”李大钊唱:“夫人一身英雄胆,你的安危我心悬。”赵纫兰唱:“此去哪怕有凶险,同志安全我心安。”二人越唱越紧,李大钊唱:“倘若不测遭凶险”,赵纫兰唱:“拼死保密咬定牙关”,李大钊唱:“传警完毕你速去西山”,赵纫兰唱:“任务完成即刻还”,李大钊唱:“不可冒险往回转,一路小心莫盘桓。今晚此地要血溅!”赵纫兰坚定地唱道:“消息送到我定然回还。”
  大段的老生青衣快板对唱,越唱越紧,行话是“盖口严”,传统戏中有这样对唱的(《四郎探母》等),但远不如这段对唱震人心魄。演员王蓉蓉、张建峰唱来如同激流过险滩珠玉飞溅,每个字像晶莹的水珠,清晰透亮,剧场里观众齐声喊好,齐鼓掌。   警察厅长率人前来逮捕,李大钊平静地说:“带路吧。”临行看了看夫人刚才给自己围上的长围巾,抚摸了一下,静静地把围巾搭在沙发上。这围巾是夫人亲手织成,李大钊知道夫人一定会回来与自己共患难,围巾既能报信,也是夫妻最后惜别的纪念。一条围巾的处理,使得很多观众潸然泪下。
  最后一场,赵纫兰与李大钊在狱中回忆往事。这时舞台中央出现了青年的李大钊和赵纫兰,玫瑰色灯光下翩翩起舞,真是神来之笔,这不是浪漫,是李大钊与赵纫兰一道干革命、生死与共的写实。
  入狱22天后,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就义前,天幕上的绞索被烈火吞噬,舞台天幕燃起熊熊革命烈火。
1李大钊欣喜地看到新时代祖国繁荣富强。

  “尾声”,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李大钊来到北京,欣喜地看到北京、看到祖国繁荣富强的新面貌热泪盈眶,演员张建峰感情投入几近哽咽。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天安门升旗礼兵阔步迈过金水桥。群声合唱歌颂伟大的党:“一百年肩负着民族期望,山河巨变,浴火重光”。李大钊唱出全党的心声:“新时代党的核心把舵掌,领航开创新的辉煌”,舞台天幕上巨幅党旗迎风飘扬。
  现代京剧《李大钊》由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联合演出,大量的背景音乐以及配乐由交响乐团演奏,30多位演奏员和京剧乐队密切配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京剧唱腔也进行了许多出新,京剧音乐、交响乐为《李大钊》塑造了崭新的音乐形象。意境化、诗意化、象征化大量用于戏中,是京剧《李大钊》的亮点之一。
2乐队。
3尾聲。
4李大钊向往着革命胜利。
5赵纫兰与华儿在狱中。
6狱中的赵纫兰。
7李大钊对王狱长说要保存更多力量。
8英勇就义。

名家名角演绎革命史诗


  第七场“英勇就义”,关闭牢门的撞击声、铁镣铐的拖沓声,警察厅的牢房黑暗、冰冷。
  剧本给李大钊安排了静场(舞台上只有主角一人)唱段,核心唱段一般是从导板起,这次是散板引入更加切合剧情、契合李大钊的性格,然后再唱回龙、慢板、原板等。李大钊深情回忆自己追求真理走过的路:“夜幕降灯昏黄斜月初上,戴铁镣囚牢房,重重铁壁森森高墙,怎禁我豪气满腔。忆家国遭不幸神州沦丧,有多少好男儿救亡图强。我也曾习政法请愿立宪,我也曾图维新留学东洋,我也曾苦求索难觅方向,我也曾陷迷惘荷戟彷徨,十月革命炮声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北斗之光。从此后真理为我指方向,我为真理传播忙,创建中国共产党,山河浴火唤重光。李大钊终生奋斗为信仰,何惜抛洒血一腔。夜漫漫放眼量,凭铁窗望前方,真理之光不可挡,北斗星亮过迎朝阳。”演员张建峰是奚派第三代传人,发挥奚派声腔特点,感情融入在唱段的每一个字,4个“我也曾”唱得层层递进,后面的直抒胸臆也唱得很深沉。
  张建峰在过场戏(交待剧情)中,演得接地气、松弛、沉稳,例如王狱长(魏学雷饰演)利用机会告诉李大钊,狱外的同志们准备劫狱营救,李大钊郑重地让他转告有关同志立刻停止任何营救行动,避免牺牲更多的同志,尽可能多地保存革命力量。李大钊为同志们安危担忧的表情特别细腻。张作霖的参谋长杨宇霆利用留学学友、老乡的身份前来劝降,李大钊严肃地回答他:“比生命更可贵的是共产主义的信仰。”杨宇霆告诉李大钊,赵纫兰和华儿也被关进警察厅的牢房,李大钊凝眉、蹙眉,李大钊不仅是伟烈的革命家,也是充满亲情的丈夫和慈父。
  京剧的优秀传统是给主要人物设计静场唱段。李大钊思念妻女,唱道:“鬼门关横面前把妻儿思念,这些年多苦难风雨如磐,她母女日日为我担风险,最难得无悔无怨心相连。为理想我何惜舍命奉献,痛只痛连累了贤妻娇儿入牢监,母女们苦受熬煎。”
1李大钊、赵纫兰相互惦念。
2李大钊与陈独秀。
3张派青衣名家王蓉蓉。

  灯光打亮舞台左侧(行话是“小边”),华儿发烧躺在牢房草床上,赵纫兰抚慰着女儿,华儿昏睡,这时隐去李大钊和华儿,给赵纫兰静场。赵纫兰回想着李大钊的革命生涯:“我的夫侠骨柔肠英雄汉,舍小家为的是改地换天。跟你受难心情愿,为你吃苦心也甜,铁窗前忆往事历历浮现,曾记得你跋山涉水真理寻遍。”王蓉蓉的嗓音清亮透彻、音准、音色甜美,戏迷称之为“京剧歌唱家”。戏,是要给观众艺术享受的,王蓉蓉的唱从来是戏的看点、亮点之一。
  铁牢里李大钊夫妻相互思念,在心里鼓舞着对方,剧本设计了隔空对唱,唱的是衷情、是嘱托、是信念,李大钊唱:“曾记得你独自持家无悔无怨”,因为深情回顾以往,由京剧的板腔体转入了昆曲的曲牌体,唱词也不再是京剧的七字句、十字句,让昆腔更深刻地抒发人物情感。赵纫兰唱:“你奋笔檄文通宵达旦”,李大钊唱:“你秉烛相伴铁砚磨穿”,赵纫兰唱:“你集会党员把大事办”,李大钊唱:“你门前放哨守安全”,两人用老生、青衣二声部合唱:“肝胆相照,风雨同船,寒夜珍重待春暖,乌云散,红日东方现,光照人间。” 二声部合唱是两个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谱,同时唱一支词曲,最后和谐一致,没有经过严格音乐训练的人往往会跟着对方唱。
  张建峰是北京京剧院的优秀青年领军演员,梅花奖得主、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中宣部全国青年英才、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是奚派第三代传人,代表作品有 《范进中举》《白帝城》《失空斩》《焚绵山》《狼牙山》等。剧组独具慧眼,根据李大钊沉稳的学者风范特选张建峰饰演李大钊,作为河北人,张建峰演河北的伟人是一个幸福的事。张建峰演的李大钊神似、形似,很多慷慨激昂的唱段,张建峰用奚派清秀凝重的声腔来表现,更加深刻、动情,非常成功。
  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扮演者是张派青衣名家王蓉蓉,1978年她在中国戏曲学院上学期间就被张君秋大师收为弟子。她是首届全国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代表作有《状元媒》《西厢记》《望江亭》《秦香莲》《诗文会》《玉堂春》《党的女儿》《沙家浜》等。
  王蓉蓉的个人气质与赵纫兰的气质相合,准确把握人物、精雕细刻演绎人物是王蓉蓉的艺术特色之一。她唱“唤黎明要做那报晓雄鸡”时充满感情,表述了赵纫兰对李大钊的理解,这句唱完,全场掌声雷动。
4工人罷工、农民罢市,北京城一片混乱。
5赵纫兰不惧白色恐怖。
6青年党员于冰梅。
7李大钊说:“支部是堡垒,党员是种子。”

  《李大钊》的主要助演都是舞台上“站中间”的大主演,都有优秀作品。饰演张作霖的是花脸名家韩巨明,饰演陈独秀的张凯是马派优秀青年演员,饰演史宝俊的方旭是优秀裘派青年演员,饰演警察厅长的宋昊宇是马派优秀青年演员,饰演于冰梅的路洁是优秀梅派青年演员,饰演邓中夏的于欣泽是优秀青年老生演员,饰演张君宇的裘识是优秀青年老生演员,饰演刘长锁的于帅是优秀青年武花脸演员,饰演王狱长的魏学雷是优秀青年武生演员,饰演杨宇霆的刘明哲是优秀青年小生演员……《李大钊》一戏中所有演职人员尽职尽责,体现了北京京剧院“一棵菜”的精神。

精雕细刻 传神入戏


  每一个细节都务求精美、符合历史,是《李大钊》的明显特点,每个角色的发型、服装、化妆、道具都严格具有时代特点。
  戏中女学生的月白色右衽中式上衣、黑色裙子以及鞋袜是典型的民国女学生装,史宝俊的工人吊带裤也是民国初期的样式,农会会长刘长锁以及几个农会骨干的化妆都很到位,须眉之间透着豪爽质朴,衣着鞋袜样式色泽都是北京郊区农民的典型,长条板凳也是农民家中最常见的家具。“车舞”“车形”的4个小伙子的行头和鞋袜都是艺术化的,但也是清末民初的款式。
  李大钊在“相约建党”时拿的是骡子车的长鞭子,过去拉货的都是骡子车而不是马车,李大钊腰间系的烟荷包也是民国时代的。因为是到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穿的长衫是灰色派力司(毛料),符合他革命家教授的身份。
  赵纫兰在与刘长锁接头时在旗袍外罩上了长身坎肩,乐亭以及唐山一带在有风或寒冷时,妇女外出都穿上这种大坎肩,抗风保暖。
  天幕背景与剧情丝丝入扣,李大钊在狱中向往着革命成功,天幕上呈现出绛色云霞翻涌。牢狱的铁窗抽象化,非常简洁。
  《李大钊》是一出立得起、留得住、传得开的大戏,每一位观众都深深为中国共产党先驱者们的革命精神所鼓舞、所激励。
其他文献
我是在杨柳吐绿时回到故乡的,那一蓑烟雨,将故乡的小楼笼罩在梦幻迷离之中。恍若醉眼端详一幅水墨山水,笔触正在宣纸上恣肆洇润流淌。草色渐渐浓稠起来,田沟水渠的水开始喧哗了,“鹁鸪鸪,——咕!”“呢,——呖!”“戴砣笠!”轻柔、空灵的鸟声呼唤着农人,犁耙水响的日子到来了。  农人下田之前,不忘喝一碗驱寒酒,酒是先一年的重阳时节自家酿的,度数不高,但特别香醇。下酒菜可多了,有腊鱼腊肉,有时令小菜,更有在田
1郎红器物以“牛毛、 开片”之纹理,“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特点,成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瓷器之珍藏。2郎红器物以“牛毛、 开片”之纹理,“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特点,成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瓷器之珍藏。  俗语云:“家有郎红,吃穿不愁。”郎红瓷器,以其“沉、浓、丽、艳”之釉色,光洁透亮之釉面,“牛毛、开片”之纹理,“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特点,成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瓷器之珍藏。郎红烧制,千窑一宝。郎
在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一次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却何以掀起许多风浪?  大洋深处最近很不太平。  继2月3日英法两艘核潜艇在大西洋“不期而遇”之后,3月20日,美国核潜艇也与自己人“亲密接触”了一把,地点还选在了各国油轮穿梭不息的霍尔木兹海峡。一时间,国际油价也随之起舞。  一次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却何以掀起许多风浪?    水面下的碰撞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与美军“哈特福德”号
在故乡,除了母亲,没有谁能够像它那样时时刻刻、心无旁骛地等我——山,是的,我说的是山。  我离开家在外的二十多年里,它始终在那里,未曾挪动半步,就连那种眺望的姿势也不曾改变半点,只为等待。就像我的母亲那样,每次自知道我的归期以后,无论乡人谁邀约,她都不会出门,总是说,我在家等我儿子回来呢。  山叫南山,正如村南的河叫南河。我小時候,真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村里多篱笆,种菊花的也多。
慢性乙肝是不可能被治愈的吗?事实上,国际临床数据表明约有5%的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表面抗原血清转换,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澳抗”转阴,医学上认为的最接近乙肝治愈的指标。但是,医学专家们知道,5%仅仅是人类与乙肝病毒对抗中极小的局部性胜利。如今,全球肝病医生已经联合起来向乙肝病毒发起新的冲击:向“治愈”挺进!  刚刚过去的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再度令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陷入“忿忿不平”中。他们抱怨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小巧玲珑的漂亮的鸟——牛椋鸟。  它们常年栖身在水牛、犀牛、河马等大型食草动物身上,主要食物就是这些食草动物身上的寄生虫。牛椋鸟每天都在食草动物身上不停地来回飞翔、攀爬,忙忙碌碌,用其扁平的喙,为食草动物清除皮毛里的蜱、蛆、跳蚤、虱子、吸血苍蝇等。据说一只牛椋鸟一天可以吃掉上万只害虫的幼虫。对于食草动物来说,牛椋鸟可以说就是它们不请自来的“清洁工”。这些“清洁工”同时还是
乔家大院是带动祁县经济发展的龙头,身上挂满了县里、村里、院里的寄生虫,甚至吸血虫,谁都想分一杯羹,谁都不想触及自己的利益,把乔家大院拖得喘不过气。    股东名单中的敏感身份    1月26日的晚上,3名乔家大院的相关工作负责人带着账本来到了记者入住的宾馆。他们要在记者面前好好和祁县政府算一笔账。鉴于5年来,县政府对乔家大院一次次的“小动作”,他们对乔家大院的未来仍不敢乐观。  “乔家大院成了一只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赛场外,有一位始终坐在轮椅上的观众,叫塔比雅。她来自利比亚,自幼失去了双腿,只读了5年的书,她现在是一家花店里的临时工,每个月只能赚到少得可怜的薪水。连行走都很吃力的她,却是一个十足的体育迷,无论是球类运动,还是田径运动,她都很喜欢。只要有机会,她就想方设法去看比赛。  今年七月,她毅然花掉了自己辛苦积攒的全部积蓄,幾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伦敦。然而,近在咫尺
按:熊斗寅先生1926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学院经济系,长期从事国际联络、体育信息收集、科研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奥林匹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曾任中国科协研究培训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名誉理事
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就把吸收工人入党作为首要任务。然而,对于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共的党员成分。较早接触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中共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共的成分基本以知识分子为主,工人为次,而农民尚未真正进入中共的队伍。国共合作开始后至五卅运动前的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没有大的改变,但工人党员呈上升趋势,农民党员也陆续出现。  國共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