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羌寨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x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未满12岁的孩子不在招魂之列。在羌族习俗里,未满12岁夭折的孩子称为花童,花童是不用招魂的。
  除此,未被招魂的还有一家上山采药之人,他们被滚石所毙,在王明杰推算下,须到农历五月初二才得以招魂。“时间算得准才能把魂招回来,不然会闹鬼的。”
  
  唱经
  
  与许多人印象中的羌寨不同,萝卜寨是一座没有碉楼的羌寨。依山而建的黄泥材质建筑错落成群,宛如迷宫,分布在海拔1970米的高地之上。萝卜寨并不是它最初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被称为“凤凰寨”、“富顺寨”、“老虎寨”。
  王明杰说,如今寨名的由来,源于一次大屠杀。萝卜寨地处汶川与茂县交界处,传说曾有一位寨子里的首领,为抗拒官府的苛捐杂税而周旋于两地之间,最终惹恼了官府,官府攻上山寨,杀人如削萝卜,故得名萝卜寨。
  震后至今,山寨之中,木头零碎地散落在黄泥里,只有汉明帝年间落成的龙王庙没有垮塌。废墟前面的空地上,是一排排整齐的帐篷,羌民们就在帐篷里继续着还得继续的生活。有人回到已经坍塌的家里掏东西,好一阵功夫过后,带走的是一串粘满黄土的腊肉。
  王明杰守在三女儿家的小卖部后面,自己搭了一个小帐篷,没有进入群居的帐篷里。
  忙碌一天的王明杰会想起张福良教给他的东西。在过去的好几年时间里,王明杰在各种场合为老释比敲羊皮鼓,听着他唱经,“内容很多,得一句一句学。”
  释比唱经的内容包括上中下三卷,每卷各分十二段。上卷为祭山、还愿;中卷为安神、驱邪、嫁娶;下卷专门为凶死之人所唱。王明杰还没来得及将下卷学毕,老释比张福良便于地震中成为“凶死之人”。
  王明杰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日子。2006年6月,汶川县政府给他颁发了一块“古羌释比文化传承人”的牌匾,“以前的老释比没有的,从我这一代释比开始发这个牌。”
  在以往,释比的户口上写的是:文盲。一位研究释比多年的专家说。
  
  智慧
  
  在阿坝师专美术老师杨瑞洪的油画中,萝卜寨是一处白云飘渺的静谧之地。
  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杨瑞洪和他的妻子唐平正陪朋友游览位于理县的桃坪羌寨。他们多年访游于此,熟悉这里的历史和风物。
  “那天阳光真是太好了,”杨瑞洪回忆,“我们决定再待一会儿。”杨瑞洪一行在桃坪一位朋友家葱绿的葡萄棚里多喝了几盏茶。也就是这几盏茶的功夫,他们从汶川开来的汽车被砸成扁平。他们在葡萄棚里躲过一劫。
  桃坪羌寨分为新旧两寨。旧寨有着延续两千年的历史,新寨则建于2006年。风行网络的“天仙妹妹”尔玛依娜是盛开于此的现代羌族传奇。
  桃坪羌寨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羌族建筑的特点——靠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整饬。这些建筑全由石头垒成,威严而深沉,被称为“东方古堡”。桃坪最高建筑为碉楼,这些桃坪地标性建筑在古代主要用于抵御悍敌。
  在桃坪,刚落成的新寨房屋倒塌了一片,新建的碉楼被削去了顶部,90%的建筑出现问题。在旧寨,虽然也有房屋倒塌和开裂,但整体受损程度好于新城,50%的建筑仍能使用。在唐平展示的一幅照片里,一户用黄泥做粘合材料——这是一种传统建筑手法——砌成的数层石楼在地震中完好无损。
  杨瑞洪说,羌族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能将梯形的斜线砌得笔直,那是一种抗震的结构。古羌寨闪烁着先人的智慧。
  羌族先人的智慧仿佛一直延续。地震中,桃坪羌寨自来水中断。寨子里历经千年岁月的“古羌圣水”水道担负起全寨人的饮用和生活用水。
  
  1933年
  
  祖先的智慧也不能抵挡所有的灾难。茂县叠溪,浓缩了80年内两次大地震的苦难。
  在茂县较场乡的叠溪中学里,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杨家将点将台,相传为佘老太君点将之处。1933年,茂县发生7.6级大地震时,这块巨石被硬生生震裂。1950年,在点将台上复又修筑一座碉楼。此番地震后,碉楼只剩下一半。
  1933年8月25日是叠溪历史上最恐怖的一幕。叠溪这座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古蚕陵重镇毁于一旦,只剩下一座残破的城隍庙。
  整个叠溪古城在那次地震中只有6人生还。古城只余一个北门没有塌下,这次经历了8级地震后依然矗立在杂草之中。据说,当时全城倾覆,没有任何残迹可寻。地震造成的山崩,使岷江三处壅塞,形成三大“堰塞湖”。地震造就的两个大小“海子”保留至今,宛若山岭间镶嵌的蓝宝石,成为令游人心绪复杂的景观。
  刘元生是当年叠溪古城里6位生还者之一。地震的时候,刘元生29岁,他于1961年去世。其子刘光复今年64岁,仍生活在叠溪。
  
  刘光复说叠溪自1933年大地震后,再也没有释比老人了。“不过,婚嫁丧葬的习俗还保留,会到茂县那边去请释比过来作法。”
  现在居住此地之人口,都是1933年地震后,从乡下搬过来的。“现在较场这个地方,原来是和半山腰的悬崖一样平,1933年地震的时候,一下子下降了几十米,比坐电梯还快。”
  此地已没有人会说羌语。刘光复说,住在山顶与河对面的人,在1933年地震中幸存者更多些,所以就还会说羌语。在叠溪山上的村庄,还保留着“转山会”的习俗——也就是祭山。此习俗仅限于山上,山下相关的风俗已于1933年终结。
  刘光复所在的村庄在此次地震中没有村民死亡。村民家里,石墙都坏了,砖木结构没什么事,比较结实。这是源于1933年那次大地震之后的经验。
  昭示着羌族信仰的白石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消失了。只是近些年来,新修的房子开始慢慢地拾回习俗,在屋顶置放白石。
  叠溪是茶马古道的一条分支,跟汉族的交流较多。“现在待客也没有羌族人传统的砸酒,而是喝茶,跟汉族差不多了。”刘光复说。
  
  他者
  
  5月31日,羌族“北漂”吴松从成都坐上了去往茂县方向的越野车。茂县山间一处垒石而砌的羌寨是吴松的家乡。在羌族的传统里,人们倾向于聚居的生活方式,远离故土被认为是难以接受的事。几年前,当吴松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他不安于这“云上的生活”,头脑里升起离开的念想。这样的想法遭到了族人们的反对,他们所能接受的距离范围难以超越四川。
  吴松带了几百块钱,悄然离开。他去到了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为比他们寨子里的碉楼还高的大楼清洗外墙。他开始了“蜘蛛人”的生活。每天都在半空中俯瞰着繁华的都市,但却隔绝于都市的墙壁之外。低薪与受辱让他逐渐地感到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回到家乡的他考入了阿坝师专,钻研美术,然后再次离家,去往同样高楼林立的北京,在798工厂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工作。
  地震后,他需要和亲人们在一起。
  他抵达茂县的时间是6月1日,一个本应看到众多孩子笑脸的日子。在茂县的县城,满大街都是卖樱桃的人,平时四五十元一斤的樱桃,现在是几块钱一斤。
  茂县原来有一个很完整的古城,有四个门,城外还有护城河。之后,为了修筑水电站,四个门中有三个门被拆了,大石头拿去砌水电站了。
  茂县90%都为羌人。行走在县城的街道上,飘过眼前的年轻一代已经完全看不出是羌族人。一些中老年妇人还穿着羌族传统服饰,在这些妇人的羌族裙子下,露出一条条牛仔裤。
  年轻人大都已经不会说羌语了,比如吴松。但吴松说,这些年开始有点好转的迹象。在他的言说里,之所以好转可以解释为,只有濒危的东西才值得珍惜。
  茂县山上的那些羌寨人,对传统保持得相对较好,不过如今山里退耕还林,人们没有了耕种的地方,只有靠政府给的补贴生活。年轻人都渴望到外面的世界转转。“没办法,这是生活的需要。”吴松说。
  阿坝师专的杨瑞洪是吴松的老师。杨瑞洪自从1989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之后,生于汶川的他本可留在重庆,但他企望从家乡的山水间寻找本土精神,回到汶川,在阿坝师专做了一名美术老师。这么些年,杨瑞洪和他的妻子唐平走遍了羌寨,描绘和记录羌寨的众多迷人形象。
  并不是所有从羌族聚居地出去的人都还会回来。
  28岁的陈玉堂是西南民族大学里为数不多的羌族老师。在大学里,学习英语专业的他将羌族的情歌翻译成英文,出版了《羌族情歌100首》。
  大学之前的岁月,陈玉堂生活在北川。北川中学是他的母校,他甚至在那里教过一年书。许多他所熟识的人被永远地埋在了倒塌的教学楼下。
  陈玉堂来自北川县坝底乡高山上的一处村落。住在那里的村民如果没有了酱油,需要步行4个小时到山脚下买。陈玉堂曾经在一天之内,从山上走下山再走到北川县城,买了一本英汉对照词典,然后原路返回。他是凌晨出发,在第二天凌晨回到家里。这个速度在那座叫小岭后的羌寨里被传为美谈。
  地震之后,没能跟家人联系上的陈玉堂从成都去往北川擂鼓镇,然后从擂鼓镇出发,花了5天的时间翻越山岭,回到家中,见到安好的亲人。
  很多年前,陈玉堂就觉得自己之于故乡,已经成为“他者”。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看上去就是羌族的羌人。村子里已经没几个老人穿羌族服装。陈玉堂的羌族服饰装扮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中。羌语更是没几个人说了。
  在陈玉堂家的那个山寨里,人们仍然认为白石是值得敬畏的神物。“祖先靠白石的庇佑生活下来。”
  敬畏自然在陈玉堂的家乡一直存在,人们不时祭拜山林。简朴的精神生活能够让他们安于现状。自地震以来,陈玉堂家所在的羌寨基本上处于盲点。“村子里的人都是认命了,他们是不需要心理干预的。”
  “很多人都会说,他们住在那里面那么艰苦,为什么不搬出来呢,为什么要住在那里面呢?但是往哪里搬呢?一来他们对家有眷恋,还有就是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生活不一定比山上好。物质生活虽然不怎么样,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你仔细看,他们的表情和我们不一样。”陈玉堂说。
  陈玉堂正在准备考博士,这是他那个羌寨里的人难得一见的情状。在他们村子里,只有一个释比几个人在跟着释比学习了。这些释比徒弟的出师过程并不比考博士容易,他们需要踩着十几把刀爬到树上去、用舌头舔烧红的铁块……
  即便渴望成为释比之人的意念如此坚定,仍然不可否认的是,羌族的族群记忆在他们那里已是模糊的存在。
  
  腹地
  
  “这是我和释比老人的合影。”成都诗人钟鸣指着电脑上的数码照片说。那位释比老人就是王明杰。钟鸣家里有着令人惊叹的收藏。那些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在手电的照耀下,透出幽暗而神秘的光芒。钟鸣一直致力于办一个民间的博物馆。
  地震的时候,一些藏品跌落,直至“粉碎性骨折”。“按价值计算,损失在上百万。”钟鸣懊悔没听夫人的话,养条狗多好。
  对于此次发生地震的龙门山一脉,钟鸣一直保持着担忧。“从上世纪末到这些年,我往汶川方向走得较多,留有一个印象,就是常年刀耕火种的地缘早已生态失衡,所有山坳旱为土灰。岷江上游至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数百公里,群山连绵起伏,要么开山取石,整座大山被炸掉取走的比比皆是,要么修电站起坝拦河,岷江也几乎成了季节性河流。”
  在钟鸣看来,汶川和龙门山脉乃是酝酿夏文明最重要的腹地之一,是破解5000年前华夏之谜的钥匙。
  钟鸣介绍,从祖系看,黄帝和嫘祖的后裔,是青阳和昌意,分别降江水和若水,也就是岷江和大渡河,昌意娶了蜀山氏,遂有了后来的颛顼、尧、舜、夏禹等等,“蜀之为国,肇于人皇”。钟鸣认为这并非假说,即所谓的“世为侯伯”。而治水的大禹,就诞生在今天的地震中心带,这表明蜀地逸民和炎黄子孙的传承关系。“黄帝、嫘祖、大禹,均为古羌。羌氐戎三分天下,其中,风姓氏一族,顺昆仑、岷山、龙门、彭州进入丘陵地带,然后进入平原,三星堆文化就是这个族系的遗留物。”
  “此次余震的移动,也正好是这个方位。”钟鸣认为,中国地形分为三级:青藏高原、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成都处于一级和二级之间,自高原而下,是最早适合人类居住的盆地,三星堆文化诞生于此绝非偶然。“一直争论不休的族属,从种种迹象来看,很有可能是最早起源于西北高地风姓氏迁徙蜀山的一支,从北方民间学者研究的资料看,与迁徙美洲的燧人氏、风姓氏是一个祖先。”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阿库乌雾是来自凉山的彝族人。“彝族来自羌族的一支,与羌族同源。”阿库乌雾说。
  阿库乌雾刚从美国的印第安人聚居地区考察回来,他发现印第安人也有类似的白石崇拜,“他们在家里做仪式的时候,把白石烧红,浇上水,用蒸汽来熏。”阿库乌雾介绍,印第安人也认同自己的祖先来自于青藏高原一带,经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他们见到我就热烈地拥抱,好像见到自己的兄弟一样。”一位印第安酋长甚至把一块珍贵的胸牌送给阿库乌雾作礼物。
  地震稍缓之后,钟鸣和夫人忙着联系那些身陷灾区的熟识之人。这当中有羌人村支书,有正帮钟鸣回忆古羌文的释比。有一位长者,曾在距汶川三公里处,指给钟鸣看古羌王的葬身之地。“这个传说中的羌王会不会就是大禹?这个寨子里的人,可能祖祖辈辈就守护着羌王。”
  钟鸣认为,羌族文化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核心的部分遗存。“现在剩下的一些寨子只是表面的存在。民族的积淀不去研究不去挖掘,这比房子塌下来厉害多了。”
  “三星堆实际上就是古羌文化。你看这些老虎、龙,都是古羌文化里的核心符号。”钟鸣指着他的收藏之物说,他研究三星堆已有多年。
  钟鸣甚至不赞同羌族没有文字一说。“三星堆的文物里有大量的古文字符号,这实际上就是古羌文的一部分。这些很多都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甲骨文只到殷商,羌文明可以追溯到夏之前。”
  
  重建
  
  5月12日的地震过去十几日了。在成都,杨瑞洪和唐平为汶川地震做了一次画展。他们在朋友的资助下准备买一辆越野车开回去,将未带走的重要物品从危楼里抢救出来。那些私人珍藏大都与羌族有关。
  在萝卜寨,王明杰也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了。
  按羌族传统,释比一般要为凶死之人唱经三天三夜。但这次时间仓促,正常情况下,需祭祀传说中的羌人祖先穆解珠、穆比塔,这次都没有做。原来祭祀的时候要插两个旗,分男女,这次也没有。因为,在这个有着234户人家、接近1200人口的山寨里,几分钟里便有七八十个人遭遇了凶死。
  地震之后,需要释比老人的时候太多了,丧葬、祭祀乃至于以后的重修房子,都要释比到现场唱经,原来有个60岁的老人正准备开始学习,地震之后决定不学了,“学了也用不了几年”。现在,他们开始叫年轻人学习释比了。以往,释比老人是一脉相承,如今,王明杰决定把12种技能分开教给12个年轻人,一人学一种,“只有一个人全学了,容易失传。”
  羌语如果翻译成汉语,“有的意思就要变了。”语言又有不同的口音,释比之所以能传承羌族的文化,就因为释比有固定的口音,“学统一的语言,才能统一传下去。”
  还在阿坝师专的时候,杨瑞洪知道学校曾几次请释比老人到学校的水泥房子里录音,那是一个研究羌族的项目。还没将所有内容录完,地震就来了。“录音最好去到释比老人居住的寨子里录,那才更有感觉。”现在,这寨子大部分已经消失了。
  王明杰这些天听人说,萝卜寨还要建回原来的样子,继续做旅游景点,重建由国家来负责。
其他文献
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只是后花园里的奇花异草,而不是前庭的参天大树。被视为另类,暗含的前提是我们是弱势,是被同情的对象。有人可能觉得这就很满足了,但我觉得不舒服。长远地看,这是不公平的      2007年,大年初一,之前名字只为少数圈内人所知的中国导演王全安,凭借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图雅的婚事》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的故事。丈夫巴特尔因为瘫痪在床,不能再照顾妻子图雅,决
门楚参选总统具有标志性意义:印第安人多年的抗争终于有了成果,危地马拉的政治舞台上,第一次可以传出原住民独立的声音    2月21日,199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危地马拉印第安领导人里格博塔门楚发表声明,宣称将作为候选人参加将于9月份举行的总统大选。    继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之后,拉美历史上出现了第二位原住民总统候选人。在危地马拉,女性土著参选,更开启了一个标志性的时代。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守望相助的中国人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发生在四川的8级地震已经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超过500万人无家可归。面对这一场惨痛的悲剧,中国人表现了空前的同情心和团结。  成百万的人排队数小时,以确保自己捐献的钱、食品和衣物被接收,还有很多人放下他们的工作和家庭来到灾区救援。在有些城镇,人们捐献的衣服堆起来有6英尺高,那些平时被认为为富不仁的企业也慷慨解囊,捐献的款物往往以亿计。  当然这股热潮会
如果你一直穿着裤子走路,就感受不到穿着裙子的人的心理      见过坂东玉三郎你就知道,陈凯歌的《梅兰芳》真的选错演员了。  他身量瘦削,古时大家闺秀般微微含着胸,两臂略显拘谨地贴在身侧,肩膀轻耸,一路均匀碎步,如风吹过水面。面孔白净清秀,看不到皱纹,眼神婉转,在人群里瞥见旧相知,就颔首递去一朵微笑。  你看不出他的年龄,甚至含糊了他的性别,虽然他一身男装。他年已60,舞台生涯53年,中国曲迷称呼
面对基民们持续高涨的热情,朱平坦言自己压力很大:基民坚信基金包赚不赔,义无反顾地杀进来,实际上是在逼迫股票基金在高位仍要大幅建仓,风险越积越大。股市长期会走牛,坚持长期投资的基民无须选时,但新入市的基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面临净值损失的风险    一个不到20人的核心团队,一年内给投资者创造了100多亿的利润。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据朱平的说法,广发基金在去年的牛市中就创造了这样的成绩。
钟睒睒是中国企业家中最能“生孩子”的老板,相反,宗庆后却是最懂得“节育”的领袖    5月23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的第11天,皮肤晒得黝黑的钟睒睒平安落地杭州萧山机场,在闪光灯和话筒的包围下,这个一向有孤傲“独狼”之称的男人号啕大哭起来。他哀恸的面容后来被无数次地定格、放大,出现在报纸、网络和电视机屏幕上。  从5月16日开始,钟睒睒一直奔波在抗震第一线,他走访了什邡的蓥华镇、红白镇,汶川的映秀镇、
那一抹法拉利红  手机界再掀新一轮混搭浪潮,合作对象不再是清一色的时装服饰,更包括男士钟情的跑车品牌。继去年Motorola跟法拉利联手推出以F1赛车为主题的限量版RAZR Maxx V6以来,Motorola新近又推出MOTO Z8珍藏版,机身换上火红衬边的黑色主调,机背的镜面涂上鲜艳火红色,印上卖相抢眼的大个Ferrari字样。另外,随机记忆卡不仅预载法拉利墙纸和引擎铃声,还有两段法拉利跑车的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软实力,是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创新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办人民满意的民办高等教育,需要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近期,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党委利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一方面在学院党内外充分听取广大师生意见,另一方面主动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办学意见,广纳群言善策,对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树立为民意识  “为民、
那些住在这个楼里面的干部,有时候出差回来要出租车,说你拉到哪儿?说到哪儿哪儿,出租车司机说:我知道了,就袁伟民那时候搞的腐败楼、贪官楼    我知道,肯定会有反响      人物周刊:《袁伟民与体坛风云》 (下简称《袁》)这本书后记中提到,“当这本书快完稿时,已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际”,既然成稿很早,为何现在才出?  袁伟民:事情是这样的,这本书是奥运会开幕前开始写,结束的时候,基本完成,然后
继土地利用管理处原处长朱文锦落马后,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上海房地局)前副局长、上海市土地学会会长殷国元近日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知情人士透露,“殷国元被相关部门从飞机场直接带走,据说是被人检举的,和一家楼盘的土地审批直接相关。”  坊间传言,殷国元是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为由被“双规”的,其所拥有的房产至少三十套,每套价值在几百万元,总值在一亿以上。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  殷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