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合理地分析河道行洪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洪灾损失并为河道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对北方地区马颊河流域暴雨洪水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方法”在该地区的适
【机 构】
:
聊城市水利局,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3504),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SF-201803),山东省水利科研项目(SDSLKY2018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地分析河道行洪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洪灾损失并为河道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对北方地区马颊河流域暴雨洪水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方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MIKE11构建马颊河莘县段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在设计标准“1961年雨型”洪水和1971年典型洪水下马颊河莘县段的河道洪水演进情况,根据河道水面线变化及相应最高水位与堤顶的距离,分析洪水上滩情况,评价河道行洪能力。结果表明:马颊河莘县段基本可达到“1961年雨型”防洪标准,仅有少数低洼河段出现洪水漫滩现象,需对相应堤防进行加高
其他文献
为了解半干旱黄土区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规律,给当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郭城驿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面平均降水量,采用
摘要:污染事故对水质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污染事故水质评价可以准确判定事故对水质的影响。针对传统水质评价模型存在不能反映水质监测值动态变化特征、水质优劣指标间相互过度补偿,以及无法区分同一类型水质优劣的问题,构建模糊区间型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改进现有水质评价方法。该模型将水质监测信息集按一定规则聚合转换成区间数,开展水质监测测度区间与各类水质标准区间的相似度判定,基于优化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开展水质指标
摘要:为分析植被对水流阻力作用特征,给流域径流预测及坡面水力侵蚀等提供理论依据,从植被属性(柔性,刚性)、坡面流阻力、坡面流结构、数值模拟4个方面讨论植被对坡面流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规律及意义,对目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展望。诸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室外现场试验、水力模型试验等研究手段对水流阻力和水动力学特征等进行研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传统坡面流模拟试验是对刚性或柔性植被进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的前提和关键步骤是影像分割。在分析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的方法。首先,以河南省开封市某区域为例,采用多尺度分割的方法对GF-2影像进行分割,确定最优分割尺度;然后,在保证地类分割纯度的基础上,对分割的影像进行光谱差异分割,得到研究区域水体分割最佳效果;最后,利用水体在近红外波段均值的特征,设置阈值提取到满意的水体信息结果。根据目视评价和定
SCS模型简单实用且不依赖于实测水文资料,可用于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水文模拟与预报问题,但若直接采用模型推荐的综合参数,模拟或预报精度往往不高。为提高SCS模型在渭河流域的
针对部分地区降水资料缺乏的问题,以德清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日尺度降水资料的插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已有降水数据进行时间尺度转换和空间插值的方式插补出缺资料地区日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