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员具备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24-01
引言
机械制图研究的是空间几何元素点、线、面及形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传统教学中只使用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和挂图,造成学习内容不形象、不够直观,学员学习兴趣低的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教学实践证明,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举例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上学期已经完成《机械制图》和《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制图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常识。AutoCAD2004软件很多操作方法相同于OFFICE办公软件,而且OFFICE软件和CAD兼容性很好,许多符号可以直接利用来画图。
(二)教学方法
首先讲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课堂要求。教学计划是利用6周的时间完成CAD常用命令的教学,再利用6周时间完成《机械制图》第九章零件图和第十章装配图的教学,剩余时间用来学生绘图训练或者完成一些设计图纸。课堂要求是每次课必须完成课堂绘图作业,并计入平时考核成绩。
接下来使用机房的天寓电子教室软件,以广播教学的方式进行演示本课内容,即CAD的三种作图思路和鼠标的操作,对于重点和难点可重复演示几次,以学习情况而定。
最后,进行课堂提问,布置课堂作业,开展实训,并进行课堂答疑。
(三)学法指导
主要是完成课堂绘图作业为主,动手操作软件进行画图。特别要求的是,初学者应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即保持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眼观屏幕的姿势;树立严谨的工程意识,及时制止学生用CAD画一些非机械图样,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软件。
(四)反馈调控措施
1.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些陌生,出现不知道单击和双击等等现象,对计算机缺乏自信和兴趣。如果发现此类学生应鼓励同学间友爱互助,以先进带落后,并及时指导他们,防止厌学现象。
2.部分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CAD软件,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很快完成,可以鼓励他们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建议他们参加绘图比赛等。
二、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是立体从三个方向向三个投影面投影所得,只有清楚投影的过程和方法,才能理解三视图的含义。而对于初学者,难点就在于不能深刻理解三视图的形成,也就无法把平面的三视图与其所表达的立体相对应。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形象地演示三个方向的投影、三个投影面的展开以及三视图中长、宽、高的对应关系。从而也就清晰地了解了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理解了三视图的含义。
(二)相贯线画法和识读
相贯线的作图一直是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的难点,难在空间形状不好想和图形不好做。利用多媒体模拟立体相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学员容易想出相贯线的形状,为作图打好基础。通过多媒体演示相贯线的作图过程,先找特殊位置点,再找一般位置点,最后光滑连接。当两立体的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演示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如圆柱与圆柱相贯,大圆柱的直径不变,小圆柱的直径逐渐增大直到等于、大于大圆柱直径,观察相贯线的变化。像这样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引探”模拟,充分展示相贯线的形成与变化,有利于激发学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三)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绘制
机械制图中绘制和阅读组合体三视图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初学者来说缺乏空间立体感,所以组合体的空间形状很难想象。而在教学中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模型都制作出来,但是通过多媒体可以轻松实现三维与二维对照、立体与视图对照。采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过程也可以演示出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剖视图的形成与画法
机械制图中剖视图的形成是假想的、抽象的,只通過挂图是很难理解的。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机件的剖切过程是很形象的,哪部分被剖掉,哪部分被留下,一眼就能看出。被剖开的机件再进行投影也很容易被学员理解,让学员真实地体会到剖视图的形成过程及画法,从而学员能切实地理解剖视图的形成,正确地画出剖视图。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必将更利于机械制图教学的发展,为教学创造出最佳的条件,进一步增强教与学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师生的潜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小辉,吴灵芳,周晓艳.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辨证分析[J].大众科技,2009(01).
[2]王素英.现代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原则[J].山西科技,2009(01).
[3]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胡迎花.《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0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24-01
引言
机械制图研究的是空间几何元素点、线、面及形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传统教学中只使用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和挂图,造成学习内容不形象、不够直观,学员学习兴趣低的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教学实践证明,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举例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上学期已经完成《机械制图》和《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制图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常识。AutoCAD2004软件很多操作方法相同于OFFICE办公软件,而且OFFICE软件和CAD兼容性很好,许多符号可以直接利用来画图。
(二)教学方法
首先讲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课堂要求。教学计划是利用6周的时间完成CAD常用命令的教学,再利用6周时间完成《机械制图》第九章零件图和第十章装配图的教学,剩余时间用来学生绘图训练或者完成一些设计图纸。课堂要求是每次课必须完成课堂绘图作业,并计入平时考核成绩。
接下来使用机房的天寓电子教室软件,以广播教学的方式进行演示本课内容,即CAD的三种作图思路和鼠标的操作,对于重点和难点可重复演示几次,以学习情况而定。
最后,进行课堂提问,布置课堂作业,开展实训,并进行课堂答疑。
(三)学法指导
主要是完成课堂绘图作业为主,动手操作软件进行画图。特别要求的是,初学者应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即保持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眼观屏幕的姿势;树立严谨的工程意识,及时制止学生用CAD画一些非机械图样,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软件。
(四)反馈调控措施
1.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些陌生,出现不知道单击和双击等等现象,对计算机缺乏自信和兴趣。如果发现此类学生应鼓励同学间友爱互助,以先进带落后,并及时指导他们,防止厌学现象。
2.部分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CAD软件,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很快完成,可以鼓励他们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建议他们参加绘图比赛等。
二、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是立体从三个方向向三个投影面投影所得,只有清楚投影的过程和方法,才能理解三视图的含义。而对于初学者,难点就在于不能深刻理解三视图的形成,也就无法把平面的三视图与其所表达的立体相对应。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形象地演示三个方向的投影、三个投影面的展开以及三视图中长、宽、高的对应关系。从而也就清晰地了解了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理解了三视图的含义。
(二)相贯线画法和识读
相贯线的作图一直是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的难点,难在空间形状不好想和图形不好做。利用多媒体模拟立体相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学员容易想出相贯线的形状,为作图打好基础。通过多媒体演示相贯线的作图过程,先找特殊位置点,再找一般位置点,最后光滑连接。当两立体的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演示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如圆柱与圆柱相贯,大圆柱的直径不变,小圆柱的直径逐渐增大直到等于、大于大圆柱直径,观察相贯线的变化。像这样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引探”模拟,充分展示相贯线的形成与变化,有利于激发学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三)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绘制
机械制图中绘制和阅读组合体三视图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初学者来说缺乏空间立体感,所以组合体的空间形状很难想象。而在教学中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模型都制作出来,但是通过多媒体可以轻松实现三维与二维对照、立体与视图对照。采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过程也可以演示出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剖视图的形成与画法
机械制图中剖视图的形成是假想的、抽象的,只通過挂图是很难理解的。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机件的剖切过程是很形象的,哪部分被剖掉,哪部分被留下,一眼就能看出。被剖开的机件再进行投影也很容易被学员理解,让学员真实地体会到剖视图的形成过程及画法,从而学员能切实地理解剖视图的形成,正确地画出剖视图。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必将更利于机械制图教学的发展,为教学创造出最佳的条件,进一步增强教与学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师生的潜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小辉,吴灵芳,周晓艳.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辨证分析[J].大众科技,2009(01).
[2]王素英.现代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原则[J].山西科技,2009(01).
[3]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胡迎花.《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