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出版社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因此,出好教材和专著(包括高新科技教材专著)是高校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由于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印数少,稿费和印制成本高,销售难,一般亏损很大,出版社出这类图书,在经济上承受很大的压力。可是,为了有力地促进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发挥高校出版社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国家科技的发展和出版繁荣,高校出版社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出好高新科技教材专著。
一、思想重视,拨出出版基金
高校高新科技教材专著是推进教学科研、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图书,如果没有高校出版社的支持和配合,这些高层次的图书就很难出版,势必严重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提高。因此,高校出版社要高度重视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的出版,舍得把赚到的钱拨出一部分作为出版基金。例如,广西师大出版社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站稳脚跟后,就高度重视教材专著的出版,随着经济效益的逐步上升,教材专著的出版基金也逐年增加,目前供本校各院系出版教材专著的基金每年达四五十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另外,对高新科技教材专著,该社加大出版力度,额外拨款出版。如数学专著《环的同调维数》与《集论拓扑学习论》是广西师大数学系主任程福长教授与广西大学数学系主任戴牧民教授毕生教学与科研的结晶,这两本高层次的专著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后,作为研究生教材广受欢迎,并对这两个系的重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策划有价值的选题
要出好高新科技教材专著,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策划或挑选有价值的选题。要策划有价值的选题,必须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咨询行内专家的意见。例如,为了促进我国的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打算出一套对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实际统计工作者都适用的《应用统计与信息丛书》。这个选题是否有价值,笔者向时任广西师大校长的统计专家王炜炘教授请教。王校长在肯定该选题的出版价值的同时,介绍我向国内最著名的统计专家之一的张尧庭教授咨询,明确该丛书的内容究竟应该是以高精尖的数理统计理论为主,或是以实用的内容为主,或是写成科普读物,或是其他形式。经多次联系与讨论,张教授认为纯数学推导的高难度的统计理论丛书,国内已有出版社正在组稿出版,不宜再搞。至于普及性的统计应用丛书,国内出版社出过多套,并且还有出版社正在出版,再重复出版,大同小异,价值不大。要搞就搞一套既反映最新统计研究成果,又以实用为主的统计丛书,内容应少而精,通俗易懂,理论成果及方法不做繁难的数学推证,使各类型的读者学了就会使用。对于希望对最新统计理论成果作进一步研究的读者,该丛书在有关章节之后将给出详细的参考文献供查阅。此后,笔者又咨询了国内多位统计专家,他们都同意张教授的看法,于是该选题就确定了下来。该丛书出版后,由于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实用性,简明易懂,便于使用,受到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统计研究人员和实际统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三、组织高水平的写作班子
有了好的选题,要写出高质量的书稿,首先要有高水平的作者。要出好丛书,出版社要首先找到高水平的丛书主编,然后协助主编寻找高水平的分册作者。例如,上述《统计应用与信息丛书》这一重点选题确定之后,笔者向王炜炘校长请教主编人选。经反复对比研究,最后决定由出版社出面聘请张尧庭教授为主编,然后协助主编确定丛书各分册的内容,并请国内一流的专家撰写。如由张尧庭教授撰写《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由复旦大学到校长郑祖康教授撰写《寿命估计》,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喜之和台湾大学教授谢邦昌联合撰写《医学统计》,由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沈世镒教授撰写《现代密码学》,由王炜炘教授牵头,并介绍中科院应用数学所三位一流专家杜金观、伍尤桂、李元联合撰写《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在与张教授讨论《抽样调查》分册的作者时,曾考虑国内多位这个学科的一流专家,认为专搞理论研究和只搞应用的都不合适,应找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作者。张教授介绍我们请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社会统计学家倪加勋教授撰稿。倪教授很谦虚,一再叫我们请中科院这方面的理论专家撰写,但在我们一再恳请和鼓励下,最终愉快地接受了撰稿任务,并写出了高质量的书稿。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获得我国统计系统优秀图书评选一等奖。
四、组织好编辑班子,保证编校质量
有了高层次高质量的书稿,若无高水平的编辑进行审编,也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图书。对于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的书稿,应选择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编辑业务熟练的资深编辑作为责任编辑。例如,《应用统计与信息丛书》各分册的责编都选数学专业的资深编辑担任。在书稿编辑加工过程中,切实执行“三审制”。责任编辑进行初审,要从政治上、学术上、规范上、文字上以至标点符号上进行全面严格把关。如《应用统计与信息丛书》各分册的作者都是数学和统计方面的名家,业务水平高,但书稿在科学性上也不可能一点疏漏都没有,仍要认真审读,发现问题及时与作者联系解决。
至于理工科作者写的书稿,文字上、规范上和标点符号上的问题就比文科作者的稿件多得多,应细心地进行编改,使书稿达到出版要求。复审时,对高新科技教材专著这样的重点书稿要求编辑室主任通读,加强把关。终审时,要求总编或主管副总编处理初、复审提出的意见,对重大的政治性和学术性问题作出处理,对书稿是否发排作出决断。另外,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要坚持四校和最后的质检,切实保证编校质量。
五、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出版高新科技教材专著
由于出版高新科技教材专著需要大量资金,光靠出版社出钱出力是远远不够的,全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和重视这项事业,应该鼓励自费出版高新科技教材专著。出版社要制定规范的自费出书的办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为教学、科研、企业单位和专家学者多出高新科技教材专著。如广西师大出版社从建社到现在就努力为中科院桂林岩溶研究所出版科研成果专著,出版社出人力,岩溶所出印制经费,每年都出版几种专著,既有力地促进了岩溶所的科研工作,又提高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出书品位。
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的出版,关系到我国理工科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快速提高,关系到我国高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关系到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出版社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项光荣任务,国家和社会各界也应在这方面多投资、多支持。
(作者为广西师大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一、思想重视,拨出出版基金
高校高新科技教材专著是推进教学科研、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图书,如果没有高校出版社的支持和配合,这些高层次的图书就很难出版,势必严重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提高。因此,高校出版社要高度重视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的出版,舍得把赚到的钱拨出一部分作为出版基金。例如,广西师大出版社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站稳脚跟后,就高度重视教材专著的出版,随着经济效益的逐步上升,教材专著的出版基金也逐年增加,目前供本校各院系出版教材专著的基金每年达四五十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另外,对高新科技教材专著,该社加大出版力度,额外拨款出版。如数学专著《环的同调维数》与《集论拓扑学习论》是广西师大数学系主任程福长教授与广西大学数学系主任戴牧民教授毕生教学与科研的结晶,这两本高层次的专著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后,作为研究生教材广受欢迎,并对这两个系的重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策划有价值的选题
要出好高新科技教材专著,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策划或挑选有价值的选题。要策划有价值的选题,必须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咨询行内专家的意见。例如,为了促进我国的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打算出一套对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实际统计工作者都适用的《应用统计与信息丛书》。这个选题是否有价值,笔者向时任广西师大校长的统计专家王炜炘教授请教。王校长在肯定该选题的出版价值的同时,介绍我向国内最著名的统计专家之一的张尧庭教授咨询,明确该丛书的内容究竟应该是以高精尖的数理统计理论为主,或是以实用的内容为主,或是写成科普读物,或是其他形式。经多次联系与讨论,张教授认为纯数学推导的高难度的统计理论丛书,国内已有出版社正在组稿出版,不宜再搞。至于普及性的统计应用丛书,国内出版社出过多套,并且还有出版社正在出版,再重复出版,大同小异,价值不大。要搞就搞一套既反映最新统计研究成果,又以实用为主的统计丛书,内容应少而精,通俗易懂,理论成果及方法不做繁难的数学推证,使各类型的读者学了就会使用。对于希望对最新统计理论成果作进一步研究的读者,该丛书在有关章节之后将给出详细的参考文献供查阅。此后,笔者又咨询了国内多位统计专家,他们都同意张教授的看法,于是该选题就确定了下来。该丛书出版后,由于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实用性,简明易懂,便于使用,受到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统计研究人员和实际统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三、组织高水平的写作班子
有了好的选题,要写出高质量的书稿,首先要有高水平的作者。要出好丛书,出版社要首先找到高水平的丛书主编,然后协助主编寻找高水平的分册作者。例如,上述《统计应用与信息丛书》这一重点选题确定之后,笔者向王炜炘校长请教主编人选。经反复对比研究,最后决定由出版社出面聘请张尧庭教授为主编,然后协助主编确定丛书各分册的内容,并请国内一流的专家撰写。如由张尧庭教授撰写《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由复旦大学到校长郑祖康教授撰写《寿命估计》,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喜之和台湾大学教授谢邦昌联合撰写《医学统计》,由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沈世镒教授撰写《现代密码学》,由王炜炘教授牵头,并介绍中科院应用数学所三位一流专家杜金观、伍尤桂、李元联合撰写《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在与张教授讨论《抽样调查》分册的作者时,曾考虑国内多位这个学科的一流专家,认为专搞理论研究和只搞应用的都不合适,应找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作者。张教授介绍我们请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社会统计学家倪加勋教授撰稿。倪教授很谦虚,一再叫我们请中科院这方面的理论专家撰写,但在我们一再恳请和鼓励下,最终愉快地接受了撰稿任务,并写出了高质量的书稿。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获得我国统计系统优秀图书评选一等奖。
四、组织好编辑班子,保证编校质量
有了高层次高质量的书稿,若无高水平的编辑进行审编,也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图书。对于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的书稿,应选择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编辑业务熟练的资深编辑作为责任编辑。例如,《应用统计与信息丛书》各分册的责编都选数学专业的资深编辑担任。在书稿编辑加工过程中,切实执行“三审制”。责任编辑进行初审,要从政治上、学术上、规范上、文字上以至标点符号上进行全面严格把关。如《应用统计与信息丛书》各分册的作者都是数学和统计方面的名家,业务水平高,但书稿在科学性上也不可能一点疏漏都没有,仍要认真审读,发现问题及时与作者联系解决。
至于理工科作者写的书稿,文字上、规范上和标点符号上的问题就比文科作者的稿件多得多,应细心地进行编改,使书稿达到出版要求。复审时,对高新科技教材专著这样的重点书稿要求编辑室主任通读,加强把关。终审时,要求总编或主管副总编处理初、复审提出的意见,对重大的政治性和学术性问题作出处理,对书稿是否发排作出决断。另外,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要坚持四校和最后的质检,切实保证编校质量。
五、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出版高新科技教材专著
由于出版高新科技教材专著需要大量资金,光靠出版社出钱出力是远远不够的,全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和重视这项事业,应该鼓励自费出版高新科技教材专著。出版社要制定规范的自费出书的办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为教学、科研、企业单位和专家学者多出高新科技教材专著。如广西师大出版社从建社到现在就努力为中科院桂林岩溶研究所出版科研成果专著,出版社出人力,岩溶所出印制经费,每年都出版几种专著,既有力地促进了岩溶所的科研工作,又提高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出书品位。
高新科技教材专著的出版,关系到我国理工科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快速提高,关系到我国高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关系到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出版社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项光荣任务,国家和社会各界也应在这方面多投资、多支持。
(作者为广西师大出版社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