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预后评分系统的建立并比较其与常见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肝母细胞瘤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分系统,并比较其与常见肝母细胞瘤的分期系统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2年经本院收治的13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和病理资料及随访到的112例患儿信息,治疗以手术加化疗为主,化疗分为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来的预后危险因素建立我们的预后评分系统,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其与PRETEXT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CCSG/POG分期系统对肝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的预测能力。

结果

112例患儿中男54例,女58例,中位随访时间35.6个月(3~144个月),中位生存期83.5个月。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得出AFP水平、肿瘤单发多发、PRETEXT分期、有无转移、血管侵犯是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比较将我们的分期系统分成三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得出新建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 CI:0.698~0.873),CCSG/POG分期:0.775(95% CI:0.688~0.862),TNM分期:0.682(95% CI:0.579~0.786),PRETEXT分期:0.665(95% CI:0.566~0.764)。

结论

新建预后评分系统对肝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三个分期系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风疹感染(CRI)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本科收治的新生儿CRI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结果 25例
期刊
@@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本院NICU 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性或交界性心律、房
患儿男,因“生后气促、紫绀5天”入院。系第4胎第2产,胎龄39周,经阴道分娩,Apgar评分1 min5分,5 min 7分,羊水、脐带无异常,生后即出现气促、紫绀,查血常规WBC 97.7×109/L,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发生小于胎龄儿(SGA)的围产期因素及新生儿期患病特点。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胎龄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下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疗效评估,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且随访资料完整的95例NB患儿临床资料。95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6∶1,中位诊断年龄为31.6个月(1.1~15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13~80个月)。中晚期(INSS分期II
目的总结、分析单纯手术治疗低危组患儿的近期疗效,探讨危险度分组及按分组治疗的意义,为规范化治疗神经母细胞瘤,降低预后良好患儿的治疗强度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低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低危组神经母细胞瘤共有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7 d~158个月(平均38.6个月)。原发肿瘤部位后纵隔7例,肾上腺13例,后腹膜3例,颈部1例。根据INSS
目的分析体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至2011年间14例诊断为NB体表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资料。男8例,女6例。发病年龄5个月~6岁10个月,平均发病年龄33个月,年龄<1.5岁3例,1.5~3岁4例,>3岁7例。肿瘤原发部位:后腹膜8例,肾上腺4例,盆腔1例,纵膈1例。体表转移部位:体表淋巴结转移共11例(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