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陷阱及规避之策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陷阱”,原为捕捉野兽而设的坑。为捕捉猎物,坑之上浮着伪装的树枝、草叶之类,坑底埋着竹尖、利器。后来,“陷阱”演变了,功能增加了,由捕捉野兽进而捕捉人,陷阱的含义演变为阴谋、圈套,用以陷害他人。再后来,陷阱之前加了一个前置定语:“领导”,即专门针对领导干部而设、而挖,为逼迫领导干部就范而下的套、设的局,套上之后、陷进之后动弹不得,只能乖乖听任摆布。
  领导陷阱的主要特性是:危险性、隐蔽性、欺骗性和发散性。其危险性,不言自明,掉下阱之后,轻则头破血流;重则身败名裂;更严重的是走上不归之路。其隐蔽性,指的是以假象隐盖了设阱者的真正意图,不能一下子就识破;其欺骗性,指的是能给领导者温柔乡、甜蜜感;其发散性,指的是陷阱里的人物不仅自己身败名裂了,其恶劣影响还会弥漫扩散到社会上,容易引发老百姓的“仇官”心理,极大地伤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从近年的观察和分析看,领导陷阱的类型主要就是物质、情色两大门类。领导干部要想规避这两类陷阱,笔者认为主要有六项对策:
  第一策是“无欲”。俗话说得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本身对物质无欲望、无所求,知足常乐;为官者就能够“站如松,坐如钟”,刚强而且有定力,设陷阱者你奈我何!
  第二策是“识别”。为了识破陷阱的设置,要有孙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不被表象迷惑,能够很快识破设陷阱者的花招,远离陷阱与圈套。
  第三策是“理智”。“理智”比之“识别”高一个层次。理智者,即明理加智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分析判断,明辨是非曲直,分清美酒还是毒药,区别陷阱还是坦途。站得正、立得正、行得正。在面临理智与情感的抉择时,理智能够战胜情感。在理智的驱使之下坦坦荡荡做官,清清白白做人。
  第四策是“谋略”。“谋略”又比上述“理智”更上一个层次。这里指的谋略,是领导者在“识别”、“理智”两策的基础上,善于与陷阱设置者进行周旋,或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揭穿其诡计阴谋,使其暴露原形;或规劝其收敛放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可以将计就计,使之出丑现形,直至受到党纪、法规的惩处。用谋的目的,在于避免他人再上当受骗,在于陷阱难得再有害人的机会。
  第五策是“自救”。自救如同游泳,为了避免溺水而亡,首先应学会“自救”。自己救自己的办法不说是最好的,但这一策确是来得最快、最实在。官员面处陷阱而自救,是指掉入陷阱之后,能够迅速反应,主动寻求和争取“自救”的手段和工具,避免越陷越深。
  第六策是“求援”。当官员掉入陷阱,面临绝境时,要勇于求助于组织,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迷途知返、回头是岸、求得组织的原谅与帮助。
  总之,千策万策,自律自爱终究是第一策,他律、法律终究是外因。外因虽然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内因终究是根本、是关键,外因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有了自律自爱的内因,才能洁身自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炼就火眼金睛,识破陷阱,避免跌入陷阱;也才能在失去理智的时候,悬崖勒马。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人的政治生命同样是可贵的,作为佼佼者的领导干部获得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机遇和平台更是难能可贵的。领导干部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生涯,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责任编辑:赵春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小儿骨髓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及其与髓外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5例AL进行免疫分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5例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C
一维纳米材料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超高密度存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成为21世纪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一维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早期不同时间点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取80只新生7 d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HIBD 0、2、4、6、8
目的观察和评价霉酚酸酯(MMF)对儿童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SD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SDNS住院患儿16例。男12例,女4例;发病年龄(5.0±1.6)岁。采用MMF[25mg/(kg·d)]联合小剂
目的研究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流感嗜血杆菌(Hi)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Hi探针固定在尼龙膜上;用标记有地高辛的细菌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不同细菌DNA,产物分别与点有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NCPAP)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并肺炎患儿疗效。方法先心并肺炎患儿80例,分为A、B两组。A组应用NCPAP给氧;B组给予鼻导管、面罩或头罩给氧治疗。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