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有效导学实践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对于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农村中学的教师更应当注重对新课改理念的践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对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文本知识、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在教学互动中,生发出一种自主探究的意识。基于上述原因,在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导学训练,学生需要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将自主探究活动在教学互动中进行得更为深入。本文着眼于农村中学学情,探究了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导学的意义,并根据教学实际,汇总了几个实施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情 中学英语 有效导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研究就已经出现在相关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有效导学” 的研究和实践多数还集中在城市中学,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很广泛。实践证明,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导学”意义深远,它不但能够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相应的导学引导,还能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升课堂主体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最终提升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着眼农村中学学情,探讨有效导学的意义
  1.落实课改,体现主体性
  农村初中学生相对于城市初中学生,其视野相对狭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在课堂中主动地进行质疑、互动。因此,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导学,是进一步落实新课改、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教学互动,有效导学都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2.激发兴趣,实现自主性
  兴趣是行动的助推器。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时期较晚,口语表述水平整体不高,一种较为有用的锻炼形式就是通过英语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生发出一种质疑的意识。由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实现兴趣教学,提高英语授课实效。
  成长中的中学生,其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农村中学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更是有着很广泛的可开发的空间,实施有效导学正是对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一种挖掘,对自主学习兴趣的一份激励,可以更具实效性地调动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3.增进互动,营造氛围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有效导学正是着眼于新课改的目标,也就是在英语课堂中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小组互动等形式,让每一名中学生都能找到自身的位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一种“乐学”的课堂氛围。
  农村中学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在教学设施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切实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地引入有效导学的策略。相关的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实施有效导学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激活了课堂气氛,为落实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汇总英语授课经验,探究有效导学的策略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导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导学实践的时候要基于具体教学实际,探究出适合本地区教学发展的导学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1.布置导学案,打好“有备之战”
  近年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和一些城市中学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研读学情,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设计有效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堂之外预先洞悉文本内容,打好“有备之战”,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要求在课堂上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引导者,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当仅仅给予中学生教材知识,更应当让中学生在教学互动的环节中滋生一种自主探究学科知识的兴趣,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授之以渔”更优于“授之以鱼”。
  教师设计文本教学之前的导学案时,要结合课堂主体的实际特点以及文本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导学案例,并交由小组组长搜集本组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导学案时遇到的“拦路虎”,进而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答疑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例如,在课文Going Shopping的教学中,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符合学情的导学案,例如在识记“how much sth”“I want to buy sth”等短语的时候,可以将相关的问题情境设计成帮爸爸妈妈购买农用物品或者生活用品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更贴近自身生活实际的认同感,为落实文本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发挥小组优势,搭建对话平台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导入能让学生在和谐互助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知识的博大精深,而实施有效导学的过程中有一个有利的“助推器”,即小组,充分利用教学环节中的小组互助优势,通过小组协作,让学生在一种自主的氛围中探究英语文本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及时汇总导学案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新型对话平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进行文本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之前所提到的纸质导学案等形式,让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导学中充分调动思维,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
  例如,在学习课文How was your weekend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汇总多彩的答案,在小组讨论时,可以运用抢答、必答等形式,将教师引导的相关问题进行展示,通过小组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展示相应答案,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内容。在这种互动环节中,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而且相互交流了在“weekend”所应当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 “Helps parents do housework”等,上述有效的导学形式,对学生而言,也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3.创设授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要想在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导学,除了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导学案设计或利用激情的导语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情境也是进行导学实践的一个有效策略。心理学家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研究指出,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阶段,其大脑中的兴趣点一旦被激发,就会显现一种强大的探究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实践的时候,可以针对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与农村经济条件、学生的身心发育实际等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课前的导学案设计之外,作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良好的课堂导语,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等,都属于有效导学,都对英语的文本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引领学生共同感受文章Wild animals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自然界中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中感受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美好图景,从而产生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次,教师在进行文本内容的相应导学时,可以通过设计相关角色进行情境创设,有针对地对文本内容进行导入。
  例如,对于个别基础设施并不完备的农村中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人本”的优势,在导入Wild animals的时候,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找学生扮演那只亟待救援的乌鸦,一些学生在扮演乌鸦的时候,非常可爱地说出诸如“I am thirsty,who can give me some…”等语句,这样学生就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互动的情境之中,在教师有效的导学中,产生自主学习文本知识的兴趣。
  4.落实多元评点,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普遍缺乏一种彰显自我的意识,实施有效导学就要着眼于这一学情特点,通过实现多元化的点评激励机制,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文本学习之中都能够收获正面的情感激励,进而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文本教学做好铺垫。
  英语教师在进行有效引导、实施多元评点的时候要注重各个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除了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文本问题之外,在进行评点的时候,也应当给予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评语,遵循“多肯定,少批评”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学生信心的树立正是课堂主体进行自主探究的催化剂。
  例如,在讲授Amazing things的时候,对于学生表达出来的令人惊奇的事件,教师可以用“Good idea” “ A very good answer” “Continue to exert oneself”等激励性的话语对学生主动的回答进行评点,引导农村中学学生不断增强表达自我观点的信心。而且激励性评点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有一种“亲其师”的感受,继而达到“信其道”的目的,为英语文本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村中学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设施都相对薄弱,希望相关的教育部门在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投入。而作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则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以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为实施教学的准则,充分践行有效导学,以多样化的导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不断汇总相关的教学经验,为今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琦,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
本体论是一切哲学体系或理论都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传统哲学本体论期望有一个终极的事物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演进,结果找到的总是一个个具体的可被替代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 要:整体设计是相对于教学设计而言的,也是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设计而言的,是指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前后时代的联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  新课程理念进入高中教学已经有十年的时间,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由感性趋向理性,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也不断趋向深入,一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理念在细细咀嚼之后也有了新的味道,“整体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整
摘 要: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在高考时拿到高分,必须注重好词佳句的积累与训练,适当配以强化作文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产生成就感,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关键词:高中英语 高考 英语写作  又是一年,在汗水与泪水中送走了一届学生,又迎来了一届学生。于是我又开始了新的教学旅途,似曾相识,又恍如隔世。那些年轻的脸庞,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搜肠刮肚地写下以下文字。这些是我的感
思想品德课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实现一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以及行为目标。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实现思想品德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产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更加有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以及行为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
摘 要: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加强课堂调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增强个人魅力,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教师要增强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课堂的本领;第三,教师要有效运用教育机智,灵活处理偶发事件。  关键词:课堂
1928 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左翼批评家阿英在寻访确立革命文学文类规范时,提出了“技巧的阶级性”这一命题.如果将其与詹姆逊“形式意识形态”理论加以比较,可以发现阿英始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