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条纵深4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九寨沟”的字面意思是“九个寨子的山谷”,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九寨沟内山水相依、湖瀑孪生、水树交融、动静有致,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長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步步引人入胜。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九寨沟“六绝”。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缀成画,水中倒映着红叶、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九寨沟集水形、水色、水姿、水声于一体,收尽天下水景之美态,拥有“世界水景之王”的美誉。
  现代诗人肖草在《九寨沟》系列文章中描述:“九寨沟之美,其华在水。水之清,层林倒映;水之变,千色锦缎;水之秀,玲珑剔透;水之姿,瀑布湍急。水,越林出堤;林,护海挡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精华。她,以少女般的纯洁,清人之烦恼;她,以奔腾中的力量,涤世之庸俗。这就是神秘、纯洁、美丽的九寨沟。故曰:九寨归来不看水也。”
  世遗印象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斜面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和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风景区面积72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600平方千米,主沟呈“Y”字形,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组成,总长50余千米。
  则查洼沟的尽端是长湖,日则沟的尽端是草湖,两沟由南向北在诺日朗合为树正沟,两沟尽端的湖泊至树正沟口的落差,高达1000余米,其间呈梯级分布的大小湖泊共有114个,湖泊之间又有17个瀑布群、11段激流和5处钙华滩流。这些不同姿态的水体相串相连,形成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以及钙华滩流为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藏族风情为一体,体现原始美、自然美、野趣美的风景名胜区。
  1992年12月,九寨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又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为我国首个享有两项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被世人称为“人间仙境”和“童话世界”。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绵延超过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牛羚。
  遗产价值
  1.奇特的地貌与水体景观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地质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其中以植物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了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
  九寨沟以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奇特景观,其水景规模之巨、景型之多、数量之众、形态之美、表局之精和环境之佳,位居中国自然风景名胜区的水景之冠。其中,位于九寨沟中部的诺日朗瀑布,瀑宽320米,为中国最宽的瀑布,也是九寨沟的象征。
  2.丰富的物种资源
  九寨沟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山地切割较深,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257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4种;低等植物400余种,其中藻类植物212种。九寨沟植被类型多样,植物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大的世界分区。原始的领春木、连香树、金莲花、独叶草等,对于研究植物系统演化及植物区系的演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九寨沟野生珍稀动物资源丰富,共有17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猕猴、林爵、红腹角雉、绿尾红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蓝马鸡、血雉等。
其他文献
编者按  1921年7月,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时刻,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雄姿英发,豪迈地开启了艰辛而光荣的航程。“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历经百年锤炼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替人民打江山,为人民谋福祉,演绎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传奇,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奋斗史诗。在建党百年之际,朝气蓬勃的“00后”,用心讲述党史故事,真切抒发感恩情怀,立志跟党走,启航新征程!  演讲1  学光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郑卓,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莹,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
【关 键 词】实体书店;融合发展;场景;复合文化空间;效果评估  【作者单位】吴赟,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闫薇,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陈曦,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复合文化空间的建构:实体书店融合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3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
立冬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一切都是静的,都是美的。冬天到了,天气冷了,但是寒冷冻结不了人们对春天的憧憬与向往,湮没不了藏在心里的温度。这个时候,静静聆听大地的声音,回味生命的历程,那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这个时候,不必感叹苍茫萧瑟,品一餐美食,去领略舌尖上的冬日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佳篇赏析】  舌尖上的节气——立冬  刘学刚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四野空旷,天气转凉。芦苇的茎秆由青绿转为金黄,风乍起
记得那天的情景: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记得那人:挂满雨水的脸庞,盈满笑意的双眼。  那是一个周末,爸爸出差,妈妈上班,午饭需要我自己解决。家里没有现成的饭菜,加上功课较多,为图方便,也节省时间,我选择了点外卖。  下好单,我走到窗前向外望去,瓢泼大雨在狂风的裹挟下狠狠地砸向地面。眼前的一幕,让我不禁担心起外卖小哥。这样的大雨使得路上到处积水,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他会不会为了准时送达顾客的餐食而不顾
【关 键 词】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儿童科普出版;5G技术  【作者单位】杨建华,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邱燕,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0.023  2018年3月,电影《头号玩家》在中国上映,它对VR(虚拟现实)游戏的描绘,点燃了人们对VR技术下无限可能世界的好奇与畅想
【关 键 词】“双减”政策;教育;出版;服务  【作者单位】郑汉阳,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周俊,浙江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0.002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
【关 键 词】有声传播;党报;深度融合;转型;全媒体传播  【作者单位】孙宇科,齐齐哈尔大学;杨迎春,齐齐哈尔大学;许畅,齐齐哈尔大学。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35409246);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SJGY20180542)。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
1 心中的孤岛  戴维或许不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母亲生了重病之后,他一直活在强迫之中;强迫自己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是双数,哪怕碰到头也必须刻意地再碰一次。他以为双数是个吉利的数字,尽量做什么都保持这样的规律,可他还是失去了妈妈。  孤独和恐惧缠绕着年幼的戴维,心里的阴霾挥之不去,他试图用妈妈曾经的方式安慰自己,妈妈是个很爱读书的人,给他讲过许多故事。而现在,他学会了将自己沉浸在书海里,读懂那些故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中唐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因参与王叔文倡导的“永贞革新”而被贬,辗转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偏远荒僻之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正是其贬谪经历的概括。然而,刘禹锡虽心有怨愤,却不为怨愤所拘;虽身居困厄,却不消沉于困厄泥潭。其诗文流露的坚毅风骨与豪迈气度,为后世所称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