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取50只5~6周龄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光损伤+LIF组20只和光损伤+PBS组20只。于光照前4 d,光损伤+LIF组小鼠右眼行玻璃体腔LIF注药,光损伤+PBS组小鼠右眼行玻璃体腔PBS注药。采用4 000 lx白色冷光源对光损伤+LIF组和光损伤+PBS组小鼠持续照射4 h建立小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分别采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Jak3、STAT3及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暗适应ERG检查结果显示,0.01、1、100、200、400 cd·s/m2光强度下光损伤+PBS组a波振幅较正常对照组和光损伤+LIF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明适应ERG检查结果显示,在白光、绿光和蓝光刺激下,光损伤+PBS组b波振幅较正常对照组和光损伤+LIF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光损伤+PBS组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光损伤+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光损伤+PBS组相比,光损伤+LIF组Jak3、STAT3、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LIF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Jak3/STAT3信号通道抑制下游Bax/Bcl-2凋亡通道而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单纯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辅以乳突根治术治疗,随访1.5年,观察两组手术有效率及其术后听力提高、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阴道损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例骨盆骨折并阴道损伤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34.5岁。患者均为骨盆骨折合并
背景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认为多种代谢通路参与其发病,其中包括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表明虾青素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及脂质过氧化,但目前鲜见虾青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防治作用研究的相关报道。目的观察虾青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代谢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8只SPF级6周龄雄性SD大鼠纳入研究,其中30只大鼠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