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涛,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校长、南村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员,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小学语文名师”“广东省小学语文先进工作者”“广州市小学语文教研积极分子”“广州市小学语文十佳青年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番禺区十佳青年教师”“番禺区优秀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百千万’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先后任广东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小学语文教研会理事,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骨干教师培训导师。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为公正无私,心地端正诚恳。一个人心正,才能充满正能量,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人应正心,为人师者更应正心。中心小学校长皮涛正是秉承“正心从教,育人育心”的信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园地里躬耕25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广大师生。
精彩而纯粹的好课,让学生爱上语文
2010年10月21日,皮涛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高峰体验,在宁夏人民会堂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这是小学语文学科最高级别的比赛,也是高手林立的竞逐。全国各省、直辖市派出一位教师参赛,只评选五名特等奖。面对全国最高级别的专家评审组,六千多人的会场,面对异地教学的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皮涛以淡定、稳当的心态驾驭课堂,以幽默引领学生们阅读,给全场观众带来了一节扎实有效又轻松灵活的阅读教学课——《中彩那天》。最终,皮涛获得了特等奖。皮涛的课堂对学生总是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能让学生迅速喜欢上语文。他先后应邀赴北京、青岛、南宁、福建、东莞、湛江等地教学,均获得听课专家、教师的好评。人教社陈先云称他的课为“纯粹的小学语文课。”北京市教研员李英杰听完皮涛的课,这样评价:“皮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语文课。小课堂里折射出的是广东人的大智慧!”广州市教研员王亚芸称:“皮老师一步步走向全国,正在努力成长为‘广州小语’的名片。”
面对名校学生,他能上出精彩的课;走进落后山区,他的课亦出色出彩。有一次,他在梅州五华上一节《猫》的公开课教学,让华城镇的300多位语文教师惊呼:“原来语文課可以这样上!”2012年,他随全国小语会送教到福建建瓯山区,一堂《少年闰土》获得了满堂喝彩。他说:“我们教育孩子热爱祖国,那么就让他们先爱上我们祖国的文化吧!”哪怕现在身为校长,工作繁重,皮涛依然活跃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语文课。家长们反映:“上了皮校长的语文课,我家孩子爱上语文了。”
以身为范,在教研相长中提升师资力量
“教而不研则死,研而不教则空。”教师不仅要上得好课,还要进行教学研究,促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严谨。皮涛主张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者,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他先后在各级期刊上发表文章20篇,所主持的课题“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文研读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获得广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参与的“小学语文读诵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得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现正主持广东省的规划课题“幼小衔接培养儿童学习力的研究”。他尝试从幼小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力图打通幼儿园跟小学之间的壁垒,形成“课程衔接、策略衔接、特色衔接、家校共育衔接”四贯通的局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019年9月,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在校长皮涛的带动下,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教师们的科研热情高涨,各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研学后教理念下视听资源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运用微课落实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后教策略的研究”“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行动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文本选择的研究”等一系列科研课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019-2021年期间,学校教师积极申报省、市、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并顺利结题有13项。2020年,3个广州市智慧阅读课题成功立项并开展研究。在皮涛的引领下,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了。其中,“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后教策略’的融合应用”“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资源整合——以南村镇中心小学礼仪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为例”两项成果被立项为广州市番禺区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教师们都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去,在学习、研讨、实践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2019年,番禺区四年级语文抽测,中心小学六个班平均分超区平均分3分。在“2020学年番禺区第九届小学优秀学科教研组”评比活动中,学校的语文科组、英语科组、综合实践科组在众多学校科组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道德与法治》、体育、信息技术、音乐科组获二等奖,数学、心理、美术科组获三等奖。学校获评“广东小语会先进单位”,皮涛获评“先进个人”。
育人情怀,孜孜不倦地践行悟道
校长不仅要守好教师的讲台,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还要发挥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皮涛希望能够带动一批教师不断成长,这是一份情怀,也是一份持之以恒的事业。他长期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角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和指导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大批区、市学科骨干教师。
“心怀高远,花自盛开。”从2006年开始,在广州市的各项比赛中,皮涛一直担任着集体备课、指导的重任,他先后指导了青年教师罗江伟、谭礼等人,其中,谭礼在广东省素养大赛中获得特等奖。2009年至2011年,皮涛参与由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广州市第二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指导广州市南沙区金业小学教师黄奉堂,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结对教师”。
2012年6月至12月,皮涛任“广州市北部山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室”主持人,多次到从化区、增城区去指导教师教学工作,先后指导了从化区良口镇善施学校的蔡文静,从化区良口二小的冯丽霞等7位教师。其中,蔡文静迅速成长,多篇论文和案例发表于各级刊物,参加“从化市第一届语文教师学科素养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被评为“从化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南粤优秀教师”。 育人之道,从心开始。皮涛长期深入到一线教学,听课、评课、开设讲座。在广州市番禺区内,他还重点培养了王良珊、曾澎标两位青年教师。其中,王良珊参加番禺区第七届教学新秀评选获得一等奖,在番禺区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广州市第十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广州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被评为“番禺区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的时候,皮涛担当了广州市电视课堂的审课专家,每天对于上线的课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他还指导青年教师周诺丹跟杨思雅完成了线上教学的设计与录制工作,两位教师的网课入“学习强国”平台。
如果没有深厚的基層一线教师的经历,不理解做一名教师的苦与乐,不知道教师的所想所思,不和教师心灵相通,是做不好校长的。皮涛作为校长与教师,他坚守着“正心教学,育人育心”,在锻造自己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师生们。
正心教育,培养“蕴天地正气”的莘莘学子
中心小学以武术教育为学校特色,将武术所蕴含的诚信、正义、大勇纳入育人理念中。皮涛作为校长,他提倡每一位师生都习武健身,做到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近三年来,学校武术队在上级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组织开展的武术竞赛中,共获市级比赛金牌132枚,银牌48枚,铜牌15枚;省级比赛金牌124枚,银牌108,铜牌54枚;国际级比赛金牌69枚,银牌32枚,铜牌16枚。培养健将级、一级、二级运动员3名;通过武术特长考到高校、省市重点中学以及上送到省市运动队的学生16人。学校武术社团获批为“广州市高水平团队”。如今,中心小学的篮球社团、足球社团、游泳社团、辩论社团、广绣社团、书法社团、人工智能社团等百花争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接班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皮涛的带领下,学校坚持“育人先育心”的办学理念,始终关爱学生心理,“让每一颗心灵出彩,让每一个孩子闪光。”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努力推行“851”心理健康教育十四式,即:8个“开设”、5个“开展”和1个“结合”:
(一)8个“开设”:(1)开设“此情此境”正心课堂;(2)开设“我心飞翔”正心聊天室;(3)开设“心之声”心理信箱;(4)开设解开心结的“正心热线电话”;(5)开设“畅留吧”正心留言本;(6)开设“正心沙盘体验”功能;(7)开设“正心阅览”悦读区;(8)开设“乐心乐享”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二)5个“开展”:(1)开展“正心乐园”社团活动;(1)开展学生“心之语”心理档案跟踪;(21)开展教师心理讲座;(3)开展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
(三)1个“结合”:心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校思想、管理理念对于一所学校至关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人正,对每一位师生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做好表率,将有形的管理化为无形的学校文化。中心小学坚持“正心教育”,以“正身、正心、正行、正人”的校训为导航,以“正心德育”“正品教学”“正行管理”“正风环境”为抓手,全面培养“蕴天地正气”的莘莘学子。
(本报通讯员/胡春华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为公正无私,心地端正诚恳。一个人心正,才能充满正能量,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人应正心,为人师者更应正心。中心小学校长皮涛正是秉承“正心从教,育人育心”的信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园地里躬耕25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广大师生。
精彩而纯粹的好课,让学生爱上语文
2010年10月21日,皮涛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高峰体验,在宁夏人民会堂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这是小学语文学科最高级别的比赛,也是高手林立的竞逐。全国各省、直辖市派出一位教师参赛,只评选五名特等奖。面对全国最高级别的专家评审组,六千多人的会场,面对异地教学的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皮涛以淡定、稳当的心态驾驭课堂,以幽默引领学生们阅读,给全场观众带来了一节扎实有效又轻松灵活的阅读教学课——《中彩那天》。最终,皮涛获得了特等奖。皮涛的课堂对学生总是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能让学生迅速喜欢上语文。他先后应邀赴北京、青岛、南宁、福建、东莞、湛江等地教学,均获得听课专家、教师的好评。人教社陈先云称他的课为“纯粹的小学语文课。”北京市教研员李英杰听完皮涛的课,这样评价:“皮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语文课。小课堂里折射出的是广东人的大智慧!”广州市教研员王亚芸称:“皮老师一步步走向全国,正在努力成长为‘广州小语’的名片。”
面对名校学生,他能上出精彩的课;走进落后山区,他的课亦出色出彩。有一次,他在梅州五华上一节《猫》的公开课教学,让华城镇的300多位语文教师惊呼:“原来语文課可以这样上!”2012年,他随全国小语会送教到福建建瓯山区,一堂《少年闰土》获得了满堂喝彩。他说:“我们教育孩子热爱祖国,那么就让他们先爱上我们祖国的文化吧!”哪怕现在身为校长,工作繁重,皮涛依然活跃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语文课。家长们反映:“上了皮校长的语文课,我家孩子爱上语文了。”
以身为范,在教研相长中提升师资力量
“教而不研则死,研而不教则空。”教师不仅要上得好课,还要进行教学研究,促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严谨。皮涛主张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者,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他先后在各级期刊上发表文章20篇,所主持的课题“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文研读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获得广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参与的“小学语文读诵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得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现正主持广东省的规划课题“幼小衔接培养儿童学习力的研究”。他尝试从幼小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力图打通幼儿园跟小学之间的壁垒,形成“课程衔接、策略衔接、特色衔接、家校共育衔接”四贯通的局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019年9月,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在校长皮涛的带动下,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教师们的科研热情高涨,各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研学后教理念下视听资源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运用微课落实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后教策略的研究”“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行动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文本选择的研究”等一系列科研课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019-2021年期间,学校教师积极申报省、市、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并顺利结题有13项。2020年,3个广州市智慧阅读课题成功立项并开展研究。在皮涛的引领下,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了。其中,“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后教策略’的融合应用”“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资源整合——以南村镇中心小学礼仪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为例”两项成果被立项为广州市番禺区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教师们都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去,在学习、研讨、实践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2019年,番禺区四年级语文抽测,中心小学六个班平均分超区平均分3分。在“2020学年番禺区第九届小学优秀学科教研组”评比活动中,学校的语文科组、英语科组、综合实践科组在众多学校科组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道德与法治》、体育、信息技术、音乐科组获二等奖,数学、心理、美术科组获三等奖。学校获评“广东小语会先进单位”,皮涛获评“先进个人”。
育人情怀,孜孜不倦地践行悟道
校长不仅要守好教师的讲台,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还要发挥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皮涛希望能够带动一批教师不断成长,这是一份情怀,也是一份持之以恒的事业。他长期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角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和指导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大批区、市学科骨干教师。
“心怀高远,花自盛开。”从2006年开始,在广州市的各项比赛中,皮涛一直担任着集体备课、指导的重任,他先后指导了青年教师罗江伟、谭礼等人,其中,谭礼在广东省素养大赛中获得特等奖。2009年至2011年,皮涛参与由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广州市第二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指导广州市南沙区金业小学教师黄奉堂,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结对教师”。
2012年6月至12月,皮涛任“广州市北部山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室”主持人,多次到从化区、增城区去指导教师教学工作,先后指导了从化区良口镇善施学校的蔡文静,从化区良口二小的冯丽霞等7位教师。其中,蔡文静迅速成长,多篇论文和案例发表于各级刊物,参加“从化市第一届语文教师学科素养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被评为“从化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南粤优秀教师”。 育人之道,从心开始。皮涛长期深入到一线教学,听课、评课、开设讲座。在广州市番禺区内,他还重点培养了王良珊、曾澎标两位青年教师。其中,王良珊参加番禺区第七届教学新秀评选获得一等奖,在番禺区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广州市第十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广州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被评为“番禺区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的时候,皮涛担当了广州市电视课堂的审课专家,每天对于上线的课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他还指导青年教师周诺丹跟杨思雅完成了线上教学的设计与录制工作,两位教师的网课入“学习强国”平台。
如果没有深厚的基層一线教师的经历,不理解做一名教师的苦与乐,不知道教师的所想所思,不和教师心灵相通,是做不好校长的。皮涛作为校长与教师,他坚守着“正心教学,育人育心”,在锻造自己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师生们。
正心教育,培养“蕴天地正气”的莘莘学子
中心小学以武术教育为学校特色,将武术所蕴含的诚信、正义、大勇纳入育人理念中。皮涛作为校长,他提倡每一位师生都习武健身,做到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近三年来,学校武术队在上级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组织开展的武术竞赛中,共获市级比赛金牌132枚,银牌48枚,铜牌15枚;省级比赛金牌124枚,银牌108,铜牌54枚;国际级比赛金牌69枚,银牌32枚,铜牌16枚。培养健将级、一级、二级运动员3名;通过武术特长考到高校、省市重点中学以及上送到省市运动队的学生16人。学校武术社团获批为“广州市高水平团队”。如今,中心小学的篮球社团、足球社团、游泳社团、辩论社团、广绣社团、书法社团、人工智能社团等百花争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接班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皮涛的带领下,学校坚持“育人先育心”的办学理念,始终关爱学生心理,“让每一颗心灵出彩,让每一个孩子闪光。”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努力推行“851”心理健康教育十四式,即:8个“开设”、5个“开展”和1个“结合”:
(一)8个“开设”:(1)开设“此情此境”正心课堂;(2)开设“我心飞翔”正心聊天室;(3)开设“心之声”心理信箱;(4)开设解开心结的“正心热线电话”;(5)开设“畅留吧”正心留言本;(6)开设“正心沙盘体验”功能;(7)开设“正心阅览”悦读区;(8)开设“乐心乐享”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二)5个“开展”:(1)开展“正心乐园”社团活动;(1)开展学生“心之语”心理档案跟踪;(21)开展教师心理讲座;(3)开展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
(三)1个“结合”:心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校思想、管理理念对于一所学校至关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人正,对每一位师生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做好表率,将有形的管理化为无形的学校文化。中心小学坚持“正心教育”,以“正身、正心、正行、正人”的校训为导航,以“正心德育”“正品教学”“正行管理”“正风环境”为抓手,全面培养“蕴天地正气”的莘莘学子。
(本报通讯员/胡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