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不能少了中医的身影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医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通常主张以驱恶为主,即找到病灶,切除病灶,杜绝癌细胞的扩散。对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则采用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以化学药物清理体内的癌细胞。以上方案都注重先驱恶,而对保本有失关注,虽短期内会使肿瘤缩小,但后期仍会复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色,在长期与癌魔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与方法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减少放化疗、靶向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十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指出:“在肿瘤多学科诊疗工作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但单用西医或者中医都不能使患者得到理想的治疗结果。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应尽早听从医生的安排,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療方案,争取最理想的疗效。两者的结合应用,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手术患者:根治性手术是多数癌症的首选治疗手段,对有些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也可以接受姑息性手术,其目的在于解除患者的痛苦,减轻主要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手术的优点在于疗效直接,但同时对人体创伤较大,使患者免疫力降低,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并且手术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给残存的肿瘤细胞带来可趁之机,反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癌症患者术后有必要及早介入中医药治疗,以扶助正气,促进机体迅速恢复,预防肿瘤复发。此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有补气、收敛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鸽肉、芡实、太子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以健脾和胃,补气生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将可能残存的肿瘤细胞扼杀在“萌芽”状态,为防治复发和转移设下第一道“屏障”。
  针对放化疗患者:放化疗容易引起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产生腰酸背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人体得不到水谷充养,将导致正气不能抗邪,体质下降,症状明显,加速病情恶化。针对这一系列毒副反应,中医药有巧妙的应对方法,比如,对于骨髓抑制,可使用具有益气养精、补肾生髓作用的中药;对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使用具有扶正与清热化湿作用的中药,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增效”是指中医抗癌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将具有一定杀瘤作用的清热解毒药物与提高免疫力的扶正药物配合,共奏抗肿瘤之功。以胰腺癌为例,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湿热郁结成积,治疗以清热消积为主,伴有脾虚者佐以健脾药物,血淤明显者加用化淤药。
  针对晚期患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西医可用的办法不会很多,如果用中医辨证施治,通过对整体的“扶正”或调理,则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一点已得到业界共识。“扶正”要依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孰盛孰衰而有的放矢,比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要用健脾益气、健脾和胃或健脾化湿等法,常用药如北芪、党参、茯苓、白术等;对于体弱血虚的患者,要将养血法多与健脾法、补肾法同用以增强补血功效,常用药有阿胶、紫河车、枸杞子、当归等;对于久病及肾者,要用滋养肾阴、温补肾阳等法,常用药有生地黄、女贞子、何首乌、黄精、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等。
其他文献
公立医院进行运营管理,需要加强和完善成本核算,强化成本管理和控制。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可以促进医院加强内部成本管控,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为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以B医院为研究对象,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放射科的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研究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为医院全面开展作业成本法提供参考。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是非常之高的,特别是对于久坐或久站的上班族来说,痔疮更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痔疮长在比较隐秘的部位,所以多数人觉得难以启齿,不愿就医,只是“干忍”或随便买点药对付。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提倡的,痔疮如果放任不管或反复发作,很有可能引发肛裂、肛周脓肿、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所以,及时治疗才是王道。  现在,临床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药物、外科手术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