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日益增多, 由于自身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显著优点,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中得以大量推广与应用, 但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宁波东部新城B2-3地块是由宁波建工集团公司承建的大型住宅安置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钢筋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 由骨料、水泥、石、砂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 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 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 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 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 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但有些裂縫却属人为造成, 当超过规范要求时, 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取处理措施。我们明确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施工中做到了才能更好预防,成果显著,得到宁波东部新城指挥部的高度好评,现把施工中形成的成功经验作如下探讨:
  一、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的产生的原因分析
  1、设计方面
  结构设计对温差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相应的控制配筋未达到要求, 多产生45􀀁斜裂缝。通过对大量现浇楼板裂缝发生部位的调查与分析, 这种最常见和数量最多的裂缝多产生在房屋四周阳角处离开阳角约一米, 即在分离式配筋楼板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的末端或外侧。另外, 板内布线、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次应力作用等设计因素也会引起楼板开裂。
  2、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现在混凝土施工一般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由专业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供应,作为混凝土原材料本身先由生产厂家进行供应混凝土拌合料半成品,再由施工单位进行浇筑成型,任何一方影响都有可能影响到材料最终的质量。比较常见的原因有:
  (1) 混凝土拌合料的砂子和石子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2) 混凝土厂家水泥储量有限,水泥出厂后未进行稳定储藏,又没有严格检测安定性就使用,造成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水泥中含有的生石灰或氧化镁,在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3) 有些混凝土厂家为了自身经济效益,将掺合料量增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增长储备率。
  (4) 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5) 商品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而使坍落度大,流动性好,就容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甚至有些工地混凝土供应时间产生误差,造成混凝土进场时坍落度较小,野蛮施工,进行加水,人为改变配合比,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3、 混凝土温差变化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4、 施工不当方面的原因
  (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过分振捣,或者模板、垫层不浇水湿润致使模板、垫层过于干燥也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过分振捣后,粗骨料会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则吸水量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当,也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为赶工期、抢进度,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就
  过早拆模,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而且在浇筑前或浇筑中也不及时进行恢复,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3)电线套管、暗装水管等的铺设不当,也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电线套管、暗装水管等的铺设不够牢靠或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电线套管、水管上皮在保护层厚度1/3 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4)混凝土养护不当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准确把握。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致使水泥因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还很低,因不能抵抗这种收缩应力而开裂。
  二、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的预防措施
  1、 设计措施
  (1)在结构设计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应尽量避免过大的跨度,可以通过增加次梁根数来减小现浇板的跨度,以避免现浇板的厚度过大,现浇板的跨中挠度过大,现浇板的跨中裂缝、支座裂缝过大,从而提高现浇板的可靠度与安全性。
  (2)在工程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梁板下口平齐,此时,为了现浇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锚固更加可靠,板底钢筋在梁处应放在梁下部钢筋的上面,设计图还应有大样图表示。
  (3)对于跨度达 200~300 mm 的梯板,为了保证梯板负筋的架立,同时为了梯板支座处截面的抗剪,宜采用梁式配筋,加设箍筋,箍筋最少设 4 肢箍。
  (4)在平面布置上应该尽量规则。减少凹凸转角、体形突变等,这些位置往往是薄弱部位,存在着应力集中,在受到混凝土收缩及出现温差变化时容易产生裂缝。另外,房屋的长度等于或大于 40 m 时,可将房屋每隔 20 m 左右在板的支座上设置 10 mm 宽的伸缩缝,将长板变为短板,而保持原来配置的钢筋不断开。
  (5)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 mm,并应在现浇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现浇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 0.1%。另外,为了防止在屋面板的四角部位出现 45°。裂缝可以在阳角、阴角板块的四周设置辐射钢筋,能有效地抑制裂缝的产生。
  2、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及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于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 左右。在实际施工中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的时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加强教育和管理,在频繁和必须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设施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捣前和浇捣中及时进行整修。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四周阳角、预埋线管多与大跨度房间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等,应重点整修。
  3、 做好混凝土浇捣前的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混凝土在浇筑时应连续施工,中间不得停歇,如必须停歇时,其时间越短越好,并保证第一层混凝土未凝固之前浇上第二层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搗充分又避免过度,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降低强度,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膨胀性的缘故。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4、加强现浇板浇捣后的养护管理
  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低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曝晒。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我们须从图纸会审开始制定综合的治理方案, 主动与业主、设计结合, 加强施工过程的严格把关, 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 使工程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徐晓辉,范颖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6)
  [2] 王国军.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科技信息. 2011(21)
  [3] 李广锋,赵丽梅,谢彦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7)
  [4] 张芳.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5] 车福星.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4)
  [6] 李世东,尹井辉.浅谈如何控制现浇楼板裂缝[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电气火灾时有发生,在电气设计中如何监测漏电电流,先期预报警,避免火灾发生逐渐成为铁路电气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部分。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广泛应用于铁路电气设计中。本文以铁路站房设计为例,概述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原理,并结合工程设计阐述具体设计方案,提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铁路电气设计中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剩余电流漏电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X9
摘要:国家对于环保意识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也有大力的倡导,这也是人们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代社会对建筑与环境提出的新的要求。居民在居住的舒适性满足的同时还有注意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和环保节能观念的植入。这样建筑设计才能够更加适应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理念。  关键词:节能环保建筑设计原则问题理念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保证。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 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 只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它牵涉到
摘 要:浅析淮北双龙矿业有限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应调整目标,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破产矿井;问题;调整;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D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煤炭是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煤炭的开采,资源枯竭,煤矿的破产重组不可避免,但破产重组后的矿井该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以淮北双龙矿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为例,探讨破产矿井发展之路
【摘要】近年来在燃煤火电厂建设中,储煤筒仓的使用逐步增多,筒仓可以节约占地面积,有利于环境清洁保护,筒仓作为储存燃料的主要容器。筒仓体量大,环形筒壁多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通过双控张拉施工,伸长值与拉应力都满足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大量的钢材,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大型筒仓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双控张拉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摘要:固定总价合同的定义、特点,适用原则,违背固定总价合同适用原则遇到的各种问题纠纷,固定总价合同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总价合同、合同争议、风险、索赔  中图分类号: D9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计价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三种合同计价方式有其各自的适用性,就现实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同计价方式,必须根据具体项目具
摘 要:浅析电气系统控制回路断线信号结构的影响,控制回路断线的音响信号装置,控制回路断线的音响信号装置故障后的复位,以及电气控制回路断线的检查处理方法。  關键词:电气设备;控制回路;结构;信号复位;断线检查和处理  中图分类号:U26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煤矿电气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控制电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无触点控制电路。象变电所、主提升绞车、主排水泵、空压机
摘要:目前,在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城市基础测绘已经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基础系统工作,主要负责数字城市建设中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更新与维护工作,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充分的基础资料与实施保障。本文通过对城市测绘概念的解析以及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地位的分析,从而针对如何使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地位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热轧带钢生产工艺,理论分析结合相关数据,深入探讨了精轧温度控制设定策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热轧带钢精轧温度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热轧带钢、终轧温度控制、机架间冷却单元、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G33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钢铁业也不断壮大。进入21世纪,我国钢产量逐年提高。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
[摘要]在全球生态建筑理论思潮方兴来艾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指导实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人类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应用生态共生原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共生建筑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 景观设计;低碳;低碳建筑;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生态城市这个发展模式是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