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类指标看豪宅投资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2010年,豪宅市场却风生水起,一系列的限贷、限购等政策对高端市场的影响似乎并不大,豪宅市场相对于整体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逆向敏感,使其受关注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时机指标
  某种程度上说,豪宅市场是独立于整个房地产市场之外的高端商品,且政策对其影响甚微。其购买人群的资金与实力很强。尽管该类人群面对宏观经济、行业及货币政策的风吹草动多表现为逆向敏感,但在对未来走势的判断中,对于下面这些必备的时机指标必须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
  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直接作用于购房者的投资欲望。豪宅投资者的基本特性包括:没有刚性的自住需求,已有的房产跨地域、跨业态、跨年代,更加深谙房地产投资之道。因为不缺,所以挑剔;因为了解,所以理性。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一旦经济形势不好,这类客群自身的产业盈利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投资消费欲望会受到巨大冲击,甚至会出售房产来拯救实业。这对豪宅市场的影响很大,比如2008年的价格高企,但成交惨淡。2010年,国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尤其是与缓慢复苏的全球环境相比,国内的实业和资产的营运能力都在提升,豪宅市场的表现便很强势。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也是需关注的要点,其实这与宏观经济形势一脉相承。201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其原因就是国内宏观经济相对美国而言整体向好。面对美联储大开印钞机,中国开始频繁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既是应对国内严重通胀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滚滚而来的热钱的一种对冲。尽管不排除继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货币政策也已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但这其中包含了较大的灵活性,保增长的目标不会改变,因此宏观经济仍会继续向好,豪宅投资势头依旧难遏,价格涨幅会高于普通住宅。相对投资价值被日益放大的豪宅,普通住宅受政策调控、加息等的影响较大,而且保障性住房建设也会对普通住宅产生一定利空效应。
  
  产品指标
  豪宅的投资属性比普通住宅更强,可以说是优化资产配置的一种重要渠道。但在当下豪宅鱼目混珠的时代,怎样选择需综合考量,千万不要被一些相对单一的、容易被放大的传统关注因素所蒙蔽。
  豪装不一定是豪宅
  一般来说,奢华装修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这并不是评判豪宅的标准。简单来说,不是处处金碧辉煌就可称之为豪宅,很多时候,这仅仅是开发商混淆购房者视觉的小伎俩,因为装修成本会计入购房成本。什么才是决定豪宅价值的关键指标?其实,ARTDECO(即艺术装饰风格,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的建筑、龙湖式的园林、君王式的装修、休闲式的会所、管家式的物业以及国际名牌和高科技系统的配置都已过气,甚至没有了新鲜感。豪宅在产品方面的“拿来主义”相对容易,可被模仿的一定不是唯一的,也一定不是稀缺的,真正的稀缺价值就体现在不可复制性。所以,产品不是决定豪宅价值的关键指标,只是必备要素之一。真正决定豪宅价值的是外部资源要素,如自然资源、城市资源和人文资源等。自然资源强调景观的独占,如公园、河湖、海景等;城市资源强调核心商圈和配套,如CBD、中关村等;人文资源则强调历史的传承,如颐和园、西山皇家园林等文化氛围。外部因素占据的越多,价值就越高,价格就有真正的支撑。因此,多看看外部资源因素,才是豪宅价值升值空间的重要指标。
  豪地段不一定是豪宅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是李嘉诚的至理名言,但地段其实不是豪宅的唯一标准。以北京为例,CBD、燕莎、中央别墅区等确实是诞生豪宅的优秀地段,以前是,未来也是,但现在不全是。随着城市核心地段土地出让的不断减少,但凡进入三四环的项目都被地王化,产品都会被豪宅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豪宅的价值正在从地段开始出现混淆。豪地段肯定会形成房产的高价格,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这取决于土地稀缺所造成的地段增值幅度,但与那些综合指标俱优的豪宅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其他文献
用劳动这种唯一的因素来解释价值的质,用劳动时间这种唯一的量来解释价值的量,创造价值的是“总体劳动者”,其潜在参照系是个体劳动者。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分别承担了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