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我国破解“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大多关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内涵与意义、影响因素、过程、机制、模式和路径等,但对于后发企业如何在较短时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讨论尚不足。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思半导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后发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程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引入吸收速度概念,后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呈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5092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19YFB1404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7721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我国破解“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大多关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内涵与意义、影响因素、过程、机制、模式和路径等,但对于后发企业如何在较短时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讨论尚不足。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思半导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后发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程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引入吸收速度概念,后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呈现从提升个体、组织到组织间对外部知识吸收速度动态演进过程;第二,定义互补资产链接能力概念,通过区分互补资产内链接能力、互补资产间链接能力、核心-互补链接能力分别在吸收速度动态演进过程中加速作用,揭示核心—互补链接能力有助于技术研发与内部市场耦合作用,进而加速技术积累、迭代和升级;第三,互补资产链接能力提升知识吸收速度,支撑芯片设计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成果丰富吸收能力、互补资产和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理论内涵,研究结论为芯片设计后发企业快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其他文献
有机玻璃(化学名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简写PMMA),具有高透明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及优异的加工性能,相比于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还具有质轻、抗破碎、易安装等优势,已成为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有效替代品。但PMMA热稳定性差且极易燃烧,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严重的滴落现象,造成次生灾害,使PMMA代替钢化玻璃应用高层建筑领域受限。为此,本课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磷酸三乙酯(T
苏轼《归院帖》逸笔草草,且不具受书人及时间,仅款署“轼白”,述事简略,历来研究甚少,有学者通过帖中“宿学士院”一语便认为帖乃苏轼任职翰林学士时所书,或为公文。洛阳出土的《富弼墓志铭》为研究《归院帖》提供了新线索,帖中“宿学士院”者并非苏轼,而是北宋名相富弼,此帖是苏轼写与某人商议《富郑公神道碑》措辞的手札。
目的 探究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女性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为进食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AN和BN患者,并将来自四川大学的女性师生作为正常对照。收集3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3组受试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行为进行评
有效减轻因难产对母猪生殖系统及繁殖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该文对分娩母猪产前准备工作、分娩时间的确定、分娩母猪和仔猪的护理产前、胎衣处理等工作要点进行了概述,对出现的各种难产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原因和症状提出助产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化”制造的全面实施,三维成像技术在工业检测和工业设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最近一年,“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所谓的“元宇宙”其实是一个运作于三维显示基础之上的虚拟网络世界,而三维成像技术是构建元宇宙的重要三维内容来源。三维成像全面替代二维成像俨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以其硬件构成简单、成本低、计算量小、成像精度高、成像速度快等优势
碳纤维单丝压缩强度的准确评价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研究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拉伸回弹法测试碳纤维单丝压缩强度的测试原理、试样的制备及测试过程,分析了4种用于碳纤维单丝压缩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该测试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4种计算方法获得的碳纤维压缩强度差异较小;在测试过程中,纤维切断方式和标距长度是直接影响压缩强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拉伸回弹法是测试碳纤维单丝压缩强度的有效方法,只需借助单
<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始于2002年,2021年被列入农业农村部114项主推技术之一。为确保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势在必行。该技术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于一体,已在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基本形成了完善配套的技术模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大面积示范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置身于数字化的当代社会语境,新闻生产的传统模式日益遭到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媒介技术的蚕食,致使业已建立的稳定性组织结构被瓦解,深化与延宕了信息生产的“不确定性”趋势,由此促进了新闻生产由“固态化”向“液态化”的转向。“液态”作为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建构的重要理论话语,其具有的“瞬时性”“流动性”“零散化”以及“去规则性”等诸多特质,成为读解当下新闻生产的重要理论话语。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数字化传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文章从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着手,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含英咀华,探讨了此次学科更名对于图书馆资源、人才建设及信息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以期透过学科发展历程探寻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界同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