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强有力的电网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包括了配电网。可是由于过去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配电网的发展不够先进,虽然经过城乡电网改造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因为一部分的建设项目过于盲目,因此和强有力的电网建设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配电网有较高的网格化程度,所以只要有正确合适的规划,对其进行和科学及时的处理,能够在主网出现较大安全事故但是无法快速恢复的过程中,在中侧转带附加影响,防止出现停电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配电网;抗灾变能力;扩展规划
引言
配电网对网格化有较高程度的要求,所以设计规划合理、准确有效的控制以及及时处理操作,能够在主网出现重大事故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时,作为保证电网强有力的重要支撑。配电网强有力的评价一般使用的是供电可靠性分析操作,可是在计算供电可靠性的过程中,单单只是考虑网架结构,无法准确考虑电气设备容量的限制。
1.配电网抗灾变形指标
配电网抗灾变性质指标中包含的内容是电气设备风险指数、配电网架抗灾变率指标、发生故障因素后因为网架结构而被甩出去的负荷数值、配电网静态的安全率指标数、配电网静态安全减承载数值、配电网的抗灾变系数以及紧急情况下甩负荷数值等等。
1.1电气设备的风险系数
电气设备的风险系数,是沟通电气设备的负荷值除以安全系数和电气设备极限容量数据。假如电气设备风险系数在1之上时,那么与之对应的电气设备则是存在危险性的,伴随着电气设备风险系数的不断升高,风险程度和危险性系数也会随之增强。只有在全部的电气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下时,才能够认定这个配电网是安全可靠的。所以配电网之中危险性程度最高设备的静态安全程度应该是这个配电网在静态过程中安全程度[1]。
1.2配电网架抗灾变率指标
配电网架抗灾变率指的是不考虑电气设备中的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中可以转换供应的承载数值除以故障总体影响的承载数量。
1.3发生故障之后因为网架结构原因而被甩出去的承载负荷数值
此项指标的表示能够看成是故障影响的总体性承载负荷减去不计算考虑电气设备安全因素以及从网架结构中能够转变供应的承载负荷。
1.4配电网的静态安全率指标因素
当不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上可供转换的承载负荷为0时,此项指标也为0,当不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上可供转换的承载负荷不为0时,配电网的静态安全率指标因素就是在保证配电网安全的基础前提下能够恢复的承载负荷除以不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上可供转换的承载负荷得到的结果。
1.5配电网静态安全减负荷值
发生故障之后因为电气设备的极限容量而有被甩出去的负荷,也就是配电网的静态安全减承载负荷值,能够将其描述为在完整的恢复了已经存在的配电网潜力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中需要将去甩出去的负荷。配电网的静态安全率以及配电网静态形式下安全减承载负荷数值下反映了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已经存在的网架构造,因为受到配电网中电气设备的极限容量制约,其能够维持的供电负荷中能够占据的全部比例和需要甩去的承载数量。
1.6配电网的抗灾变系数
分析配电网的抗灾变能力做整体性的分析品评判,不但要考虑到各个电气设备中容量的限制性因素,而且要考虑到配电网网架结构自身对于受到故障因素制约的完整健康的区域内负荷的转移情况。所以能够将其描述成全面的反映了配电网各个电气设备容量限制和配电网网架结构自身存在的制约性因素的配电网抗灾变指数。
1.7紧急情况下甩负荷值数据
其所反映的是紧急情况下全面分析考虑了网架组织构造下的制约因素以及电气极限容量制约之后能够维持的安全供电负荷中占据的比例和被甩出去的承载数量。
2.配电网抗灾变性方式方法分析
配电网抗灾变性分析的操作流程图(图1)如下所示,其是对任意一个故障段在分析后的判断,对任意主线在遭受到故障之后分析、对任意的变电站发生故障之后分析而构成的模块。当中馈线阶段发生故障的流程图可参见图2。在设置了一条故障馈线路段之后,需要先把故障区域做隔离操作,把从网架结构的角度上转化成负荷到其余的健全电源线路上,并且计算配电网网架抗灾变率和因为网架組织结构的因素被甩出去的负荷数值[2]。
主线故障要素分析、变电站故障分析以及高压进线故障分析基本上图2类似,如果需要重复考虑多个地方同时出现的故障情况,就需要定义各个单独的故障做安全性的组合排列工作,之后再分别做独立式分析,并且考虑到多个地方同时出现故障情况的几率不大,因此实际操作中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考虑。
3.配电网扩展规划
在配电网的扩展规划过程中,分析了配电网抗灾变性分析有利于解决配电网中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扩展规划以及完善规划内容有促进性积极意义。
紧急情况下全面分析其所对应的假想故障器材,这在配电网中属于关键性部位,为了能够减少这种部位故障发生造成的危害,需要最大程度的提升这些部位的安全性。例如是,有一条高压进线,这是关键性阶段,就需要充分的考虑是否应该增加进线的回数,如果一台主变压其是整个操作阶段的关键部位,那么就需要了解清楚是否有必要增加一组主变器当成备用品,如果一条单母线处于核心地位,那么需要考虑的要素就是单母线是采取分段方案还是双母线并行方案。如果核心部位是一台出线开关,那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要不要增加旁母线或者是使用可靠性较高的高性能进出口断路器等等。对于任何一个要素都要有充分的考虑,才可能保证整个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
如果造成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危险性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需要解决的是这个配电网的弱势问题,在完成扩展规划的同时考虑清楚电气容量,并将所有的可能性组合。对于提高配电网的抗灾应变能力,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考虑,才能够保证整体的安全性能。
4.结语
风险指数中充分反映了配电网以及电气操作设施的安全性能。抗灾变指数综合反映了配电网的整体性抗灾变性能力,其组成结构是网架抗灾变率以及配电网静态安全率的乘积。网架抗灾变率所反映的是配电网架的强大力度,配电网静态安全率反映的则是电气操作设施容量对配电网抗灾变性能的制约[3]。抗灾变性能的分析,是良好解决配电网主要环节和短板问题的良好对策,针对性的改造了配电网中的指导性意义。文中的研究分析充分证明,以抗灾变性分析的配电网延伸规划具有促进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健,徐精求,董海鹏.配电网静态安全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27(17): 26-30
[2]刘健,董海鹏,蔡建新.配电网故障判断与负荷均衡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26(22): 34-38.
【关键词】配电网;抗灾变能力;扩展规划
引言
配电网对网格化有较高程度的要求,所以设计规划合理、准确有效的控制以及及时处理操作,能够在主网出现重大事故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时,作为保证电网强有力的重要支撑。配电网强有力的评价一般使用的是供电可靠性分析操作,可是在计算供电可靠性的过程中,单单只是考虑网架结构,无法准确考虑电气设备容量的限制。
1.配电网抗灾变形指标
配电网抗灾变性质指标中包含的内容是电气设备风险指数、配电网架抗灾变率指标、发生故障因素后因为网架结构而被甩出去的负荷数值、配电网静态的安全率指标数、配电网静态安全减承载数值、配电网的抗灾变系数以及紧急情况下甩负荷数值等等。
1.1电气设备的风险系数
电气设备的风险系数,是沟通电气设备的负荷值除以安全系数和电气设备极限容量数据。假如电气设备风险系数在1之上时,那么与之对应的电气设备则是存在危险性的,伴随着电气设备风险系数的不断升高,风险程度和危险性系数也会随之增强。只有在全部的电气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下时,才能够认定这个配电网是安全可靠的。所以配电网之中危险性程度最高设备的静态安全程度应该是这个配电网在静态过程中安全程度[1]。
1.2配电网架抗灾变率指标
配电网架抗灾变率指的是不考虑电气设备中的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中可以转换供应的承载数值除以故障总体影响的承载数量。
1.3发生故障之后因为网架结构原因而被甩出去的承载负荷数值
此项指标的表示能够看成是故障影响的总体性承载负荷减去不计算考虑电气设备安全因素以及从网架结构中能够转变供应的承载负荷。
1.4配电网的静态安全率指标因素
当不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上可供转换的承载负荷为0时,此项指标也为0,当不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上可供转换的承载负荷不为0时,配电网的静态安全率指标因素就是在保证配电网安全的基础前提下能够恢复的承载负荷除以不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因素和从网架结构上可供转换的承载负荷得到的结果。
1.5配电网静态安全减负荷值
发生故障之后因为电气设备的极限容量而有被甩出去的负荷,也就是配电网的静态安全减承载负荷值,能够将其描述为在完整的恢复了已经存在的配电网潜力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中需要将去甩出去的负荷。配电网的静态安全率以及配电网静态形式下安全减承载负荷数值下反映了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已经存在的网架构造,因为受到配电网中电气设备的极限容量制约,其能够维持的供电负荷中能够占据的全部比例和需要甩去的承载数量。
1.6配电网的抗灾变系数
分析配电网的抗灾变能力做整体性的分析品评判,不但要考虑到各个电气设备中容量的限制性因素,而且要考虑到配电网网架结构自身对于受到故障因素制约的完整健康的区域内负荷的转移情况。所以能够将其描述成全面的反映了配电网各个电气设备容量限制和配电网网架结构自身存在的制约性因素的配电网抗灾变指数。
1.7紧急情况下甩负荷值数据
其所反映的是紧急情况下全面分析考虑了网架组织构造下的制约因素以及电气极限容量制约之后能够维持的安全供电负荷中占据的比例和被甩出去的承载数量。
2.配电网抗灾变性方式方法分析
配电网抗灾变性分析的操作流程图(图1)如下所示,其是对任意一个故障段在分析后的判断,对任意主线在遭受到故障之后分析、对任意的变电站发生故障之后分析而构成的模块。当中馈线阶段发生故障的流程图可参见图2。在设置了一条故障馈线路段之后,需要先把故障区域做隔离操作,把从网架结构的角度上转化成负荷到其余的健全电源线路上,并且计算配电网网架抗灾变率和因为网架組织结构的因素被甩出去的负荷数值[2]。
主线故障要素分析、变电站故障分析以及高压进线故障分析基本上图2类似,如果需要重复考虑多个地方同时出现的故障情况,就需要定义各个单独的故障做安全性的组合排列工作,之后再分别做独立式分析,并且考虑到多个地方同时出现故障情况的几率不大,因此实际操作中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考虑。
3.配电网扩展规划
在配电网的扩展规划过程中,分析了配电网抗灾变性分析有利于解决配电网中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扩展规划以及完善规划内容有促进性积极意义。
紧急情况下全面分析其所对应的假想故障器材,这在配电网中属于关键性部位,为了能够减少这种部位故障发生造成的危害,需要最大程度的提升这些部位的安全性。例如是,有一条高压进线,这是关键性阶段,就需要充分的考虑是否应该增加进线的回数,如果一台主变压其是整个操作阶段的关键部位,那么就需要了解清楚是否有必要增加一组主变器当成备用品,如果一条单母线处于核心地位,那么需要考虑的要素就是单母线是采取分段方案还是双母线并行方案。如果核心部位是一台出线开关,那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要不要增加旁母线或者是使用可靠性较高的高性能进出口断路器等等。对于任何一个要素都要有充分的考虑,才可能保证整个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
如果造成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危险性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需要解决的是这个配电网的弱势问题,在完成扩展规划的同时考虑清楚电气容量,并将所有的可能性组合。对于提高配电网的抗灾应变能力,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考虑,才能够保证整体的安全性能。
4.结语
风险指数中充分反映了配电网以及电气操作设施的安全性能。抗灾变指数综合反映了配电网的整体性抗灾变性能力,其组成结构是网架抗灾变率以及配电网静态安全率的乘积。网架抗灾变率所反映的是配电网架的强大力度,配电网静态安全率反映的则是电气操作设施容量对配电网抗灾变性能的制约[3]。抗灾变性能的分析,是良好解决配电网主要环节和短板问题的良好对策,针对性的改造了配电网中的指导性意义。文中的研究分析充分证明,以抗灾变性分析的配电网延伸规划具有促进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健,徐精求,董海鹏.配电网静态安全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27(17): 26-30
[2]刘健,董海鹏,蔡建新.配电网故障判断与负荷均衡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26(22):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