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已经有近60年历史,了解我国TBM法隧道工程技术发展历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其现状,判明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在详细回顾我国TBM法隧道工程5个发展阶段基础上,从10个方面全面分析我国TBM法隧道工程现状:规模上总体呈小幅波动、持续上升状态;分布区域上以西部地区为主,华东、西南、东北、华南占比依次下降;分布领域上以水利水电工程和市政工程为主(占90%);开挖直径以6~8 m直径系列为主(占70%);施工工法方面TBM法与钻爆法相结合、互为补充;TBM平均月进尺从数十米到千
【机 构】
:
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已经有近60年历史,了解我国TBM法隧道工程技术发展历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其现状,判明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在详细回顾我国TBM法隧道工程5个发展阶段基础上,从10个方面全面分析我国TBM法隧道工程现状:规模上总体呈小幅波动、持续上升状态;分布区域上以西部地区为主,华东、西南、东北、华南占比依次下降;分布领域上以水利水电工程和市政工程为主(占90%);开挖直径以6~8 m直径系列为主(占70%);施工工法方面TBM法与钻爆法相结合、互为补充;TBM平均月进尺从数十米到千米大幅波动,以200~700 m/月为主(占75%),施工工期受平均月进尺和掘进长度的影响差异巨大,以1~4年为主(占70%);机型以敞开式和双护盾TBM为主(占90%);品牌以铁建重工、罗宾斯、中铁装备为主(占70%),新增市场大多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建重工和中铁装备设备占有(占90%以上);TBM零部件国产化比例越来越高,但部分关键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有TBM施工业绩的建筑企业近30家,中铁隧道局和中铁十八局以显著优势稳居第一梯队.进而提出我国TBM法隧道工程技术展望:1)从规模上将经历升—平—降—稳的波动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上升期,从分布区域、分布领域上近期仍将以西部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为主;2)TBM法与钻爆法联合施工的方法将会长期存在,并且TBM法占比及单台TBM在同一工程中的施工长度均呈增长趋势;3)支护技术、支护系统将迎来重大创新;4)复杂地质TBM法隧道施工技术正在全面研发与实践,即将实现巨大突破;5)斜井TBM、竖井TBM、微型TBM、超大直径TBM、复合式(多模式)TBM、异形断面TBM等新型TBM已经开始研发应用,正在取得长足进步,技术成熟后将得以大力推广,TBM关键部件必将全面实现国产化;6)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将助力TBM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客观、全面,并最终实现智能化施工.
其他文献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rn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近十年有关葡萄新品种育成报道的相关文献,汇总品种数据,对育种机构、育种材料、育种方式、育成品种主要性状及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共汇总葡萄品种124个,包括鲜食品种104个,鲜食与制干兼用品种4个,酿酒品种17个,砧木品种6个,且以有核和香味品种居多;涉及育种机构51个,主要以国有科研院校为主;利用育种材料96份,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无性系选种、实生选种、自交育种、野生资源收集筛选5种,且以常规杂交为主.调查发现,近十年推出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还未得到有效利用,扩繁和配套栽培技术正处于研
简述我国隧道爆破施工技术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在隧道光面爆破技术、楔形掏槽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爆破施工机械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隧道钻爆法施工中仍大规模使用人工手持风动凿岩工具钻孔,特别是采用人工装药,功效低,安全性差,在推广隧道钻孔机械化、装药自动化、减人增效等方面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回顾我国隧道爆破施工技术近期发展,指出全电脑凿岩台车、改进后的工业电子雷管及全断面(带仰拱)爆破工法已在隧道施工中成功应用,但使用混装或散装炸药进行机械化装药仍处于探索阶段.结合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对隧道爆破
总结隧道注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1)隧道注浆技术随工程建设向更深、更长、更快发展,其重要性不断提升,应用场景已由过去的岩层堵水和地层改良扩展至工程抢险、病害治理、瓦斯防控、保温隔热等领域;2)注浆理论、材料、设备和效果检查方法有较大突破,促进了隧道注浆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高效可控注浆;3)隧道注浆技术克服了多种极困难地层对施工的限制,如水下风化槽、(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密集节理带、富水粉细砂层等,我国隧道注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川藏铁路、海峡隧道的建设和规划,隧道建设进一步深入曾经的工程地质禁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以党政机关为代表的公共机构,应该协同推进节能降耗和降碳减碳,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该负责人说.
川藏铁路的开工标志着我国铁路逐渐向高原艰险建设禁区推进,高原山区铁路建设存在生态环境敏感、建设条件困难、长大隧道占比高、隧道洞渣量大等共性难题,使铁路工程的绿色建造面临重大挑战.为实现铁路绿色隧道工程建设,从隧道工程材料的角度出发,基于“取之于隧道,用之于隧道”的原则,系统提出隧道洞渣减量化设计和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技术途径,探讨隧道洞渣制备机制骨料的质量控制措施;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喷射混凝土损耗大的难题以及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分析低回弹喷射混凝土关键性能特征及其制备技术;为解决隧道曲面狭小结构施工难题以及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