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山彝族漆刻壁画的装饰性特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60-01
  中国壁画艺术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摩崖壁画。自春秋战国的宫殿壁画到汉唐的佛教墓室壁画,历时一千余年的中国壁画艺术不断发展并趋于鼎盛。而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便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古老而凋敝的壁画艺术才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北京首都机场大型壁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壁画艺术春天的来临。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与现代装饰的融合,使得中国当代壁画变得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漆壁画就是其中的一种。漆壁画是壁画与漆艺的结合,既是壁画的衍生变异,又是漆艺的开拓发展。而漆刻壁画则是漆壁画的一个分支,比起漆壁画来,漆刻壁画的工艺性和装饰性更强一些。
  有着悠久历史的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独具特色的漆器堪称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它们造型独特精美、图案古拙质朴、色彩纯净绚烂,多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艺术家们由漆器而受到启迪,将壁画与新兴的漆刻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颖的漆刻壁画。漆刻壁画涉及最多的题材当为凉山州的彝族人民,优秀作品有《凉山风情》、《支格阿鲁》、《居木三兄弟》等。
  凉山彝族漆刻壁画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其画面的装饰性。
  这种壁画主要借助于色彩、线条、肌理等艺术语言,并以象征、隐喻、借用、具象、抽象及工艺制作等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和事物,画面不仅新颖美观,而且还散发出浓郁的装饰气息。
  凉山彝族漆刻壁画在传统彝族漆器绘制工艺的基础上,将各种新型漆材料、辅助材料、新工艺手段都运用到漆刻壁画的创作中。另外,极具装饰效果的螺锢(又名“螺甸”、“螺填”、“锢嵌”)也常被髹漆工艺用来作装饰。螺锢洁白润泽,具有美妙的五彩色,是一种质地优良的装饰材料。它主要撷取淡水或海水中各种贝壳色彩与光泽最佳的部分,将其珠光层分层剥离,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再制作成人物、花草、鸟兽、山水等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里。光辉华丽的金银箔、朴素淡雅的蛋壳,加上光滑多彩的凃绘,凹凸有致的刻漆、堆漆等,材质美和工艺美使漆刻壁画变得美丽无瑕,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装饰美来。
  具有装饰性的漆刻壁画是中国当今漆画界的主流。由于漆刻壁画所独具的装饰美,较之其他画种它更多一些风韵和魅力。
  如入展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凉山风情》,它以凉山民俗风情为题材,表现彝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火把节的欢乐场景。画家运用流畅的线条、浓艳的色彩、生动的人物造型,将彝族人民农耕、纺织、斗牛、摔跤、骑马、放牧、聚会、歌舞饮乐等情事一一地描绘出来。画面阔大,气势恢宏,色调热烈明艳,人物神情飞扬,既是凉山州风土人情的生动写照,又是彝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美好象征。
  装饰性在此画中随处可见。且不说上下边沿横长条形上的复沓、回环、连绵的红色彝族男女剪影是为了凸显画面的内容特意刻绘装饰的;即如日月星云、十二生肖、彝族文字和彝族漆器等也都具有浓重的装饰色彩;甚至连飞翔的鸟儿,奔驰的骏马,争斗的牛羊,闪烁的火焰和彝人的服饰都表现出不少的装饰意味。装饰是一种美。画家对如此众多的人与物进行恰到好处的装饰,不但使画面更有美感,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还透露出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
  《支格阿鲁》以其强烈的装饰性渲染了它的神话色彩。支格阿鲁是彝民族的射日英雄,也是彝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创世英雄。支格阿鲁又译为“支格阿龙”,意即大鹰神龙。画家创作时就根据这个意思,把主画面嵌在雄鹰图案里,雄鹰便被赋予了比拟意义。彝族的支格阿鲁射日与汉族的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一样,都表达着华夏远古先民们希望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同一主题。
  此画主用红色描绘支格阿鲁弯弓射日的壮丽图景。据说,拥有神奇力量的支格阿鲁,骑着一匹叫斯木都典的由神鹰变成的飞马,到天牢里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路上,他专门为民除害。他消灭妖魔鬼怪,征服毒蛇猛兽,驯服雷公闪电,还用神弓仙箭射落了天上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只留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从此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画面上,支格阿鲁搭箭拉弓,侧身向天仰射日。就在仙箭即将离弦而去的一刹那,我们看到了神力英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姿壮采,其挟风劫雷的气势,使得飞马咆哮,云霞翻卷,金乌坠落。天地为之动容,山河为之失色。作品迸发出出人意料的震撼力、穿透力和感染力。除主人公外,飞马、云霞、金乌都被夸张和装饰化了。其余部分如抽象化了的雄鹰,以及围绕主画面的那些与支格阿鲁射日传说相关的类似于白描的诸多图像,皆无不具有装饰性。画家似意犹未尽,还在画的上边沿装饰以对称的日月星辰與旋转羊角纹图案、下边沿装饰以卷草形连续纹样图案;雄鹰图案外又横竖成行地排列着彝族文字。画家如此这般地对画面予以重重装饰,其意大约是为了烘托并突出彝族人民的英雄——支格阿鲁的崇高而伟大的形象。
  《居木三兄弟》的装饰别具一格。它描绘和讴歌了彝族同胞的手足情谊。画中居木三兄弟携手跳舞,其乐融融,气氛热烈,笔调欢快。画以白线勾勒人物轮廓,黑线刻画人物五官、鬓发和衣纹,红色平涂三兄弟。画作的主画面较小,外面框之以两个环,小环为白色“回”字形连续纹样,大环为橙红圆“品”字形连续图案。两环色彩、图案各异,带有鲜明的装饰性质。居木三兄弟身后的背景是用红、橙、黑图绘而成的光芒四射的太阳。这个极富装饰性的太阳象征时代的祥和、生活的幸福、亲情的温暖。图画外的环和环外的方形装饰图案,寓有天圆地方之意,暗示出天伦之乐的无限美好与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主题画之外的画,从上往下,第一排表现的是彝族农事活动;第二、三排描绘的内容较多,有男女情爱,有天伦之乐,有祖先崇拜等;第四排的锅庄,彝族宗教毕摩,则反映了彝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这些似抽象非抽象的图画,既有人物,也有日月、祥云、动物等图腾,颜色或赤红,或暗红,其造型简约,形态较小。对于主题画而言,它们都是从属性的装饰性的图案,但却极大地丰富了图画的内涵,且具有烘云托月的作用。浅黄底色上点缀的卷草形连续复合纹样,和画幅上下各以弧形连续图案与动物、彝文配搭的横式镶边一道,把画面装饰、衬托得格外地醒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57-02  对于声乐一词,古今中外有一种相同的解释-语言在旋律上的扩大,延伸和走动。这一概念生动形象的明确了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一书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而绝,板正为三绝”我国戏曲界历来有“千斤百,四两唱”之说,都强调了咬字吐字在演唱中的重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55-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包括听和说,书面语言包括读和写,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听说方面所占比重很大,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所
期刊
【摘 要】 数学的许多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和展现形态,刚开始接触时没办法说透,所谓体会和感悟,大多是在学习过程的后半段取得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离不开课前的学习以及课后的回味、咀嚼,才能将数学知识提升为数学思想方法,享受数学的美感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 课前学习;课后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