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的数量、分子特征、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及系統进化进行分析,以明确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结果表明,辣椒Exo-PG基因家族有49个成员,不均匀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并分为3个亚族;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酸碱性各占一半,且均定位于细胞外;该家族成员在启动子序列中含有激素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厌氧诱导元件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
  关键词:辣椒;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11-08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0.004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Exo-polygalacturonase Gene Family in Pepper
  MA Zengbao, LIU Ming, DU Zeguang, QI Le, WEI Bingqia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Exo-PG gene family members in pepper, the number,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gene structure, cis acting elements and phylogeny of Exo-PG gene family members in pepper were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pper contains 49 Exo- PG  gene family members, which were distributed unevenly on 13 chromosomes and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The Exo- PG gene family members in pepper encode half of the proteins with acid-base properties, and all of them are located extracell. There are many cis-acting elements in the promoter sequence of the family members, such as hormone response element, low temperature response element, anaerobic induction element and so on.
  Key words:Pepper; Exo-polygalacturonase; Gene family; Bioinformatics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原产中南美洲,约于16世纪后期传入我国。它是重要的蔬菜及调味品,我国栽植面积在200万hm2以上,并且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对保障我国蔬菜周年供应有着重要作用[1 ]。因此,保障辣椒的产量、品质与周年供应成为重大民生问题。
  果胶或果胶物质普遍存在于初生细胞壁和幼小植物组织的中层[2 ],是细胞维持一定形态结构的重要物质。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包被花粉母细胞、四分体的初生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糖蛋白等组成。花粉内壁是成熟花粉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与初生细胞壁相似。通常情况下,多糖代谢密切参与这些壁的形成和降解,从而参与花粉壁的正常发育[3 ]。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于果胶代谢相关的酶,根据其作用底物的不同,可以分为3 种类型,即断裂多聚半乳糖醛酸中α-1,4-糖苷键的解聚酶(PG)、对高甲酯化果胶发挥脱甲酯作用的果胶酯酶以及降解不溶性果胶类物质的原果胶酶[4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PG是解聚酶的一种。已有研究表明,PG基因家族的多个成员特异地存在于花粉中,它们可能在花粉成熟和花粉管伸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 ]。 PG基因是一大基因家族,目前仍不明确在辣椒中有多少PG家族成员在花粉发育中起作用。根据对底物的酶促作用模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分为两类,即随机切割型(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末端切割型(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外切 PG 从多聚半乳糖醛酸链的非还原末端逐个水解, 内切 PG 则可从分子中间随机裂解多聚半乳糖醛酸[6 ]。我们在辣椒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和筛选出辣椒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xo-PG)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基因结构,以预测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旨在为全面鉴定和认识辣椒Exo-PG基因家族,为后续研究辣椒Exo-PG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拟南芥综合数据库TAIR(https://www. arabidopsis.org)上进行搜索关键词“exo-polygalacturonase”,获取并下载拟南芥exo-poly-
  galacturonase基因的蛋白序列。
  1.2   方法
  1.2.1   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鉴定   以下载的拟南芥exo-polygalacturonase基因蛋白序列作为搜索序列,在茄科基因网站(https://solgenomics.net /tools/blast)进行blastp比对,获取辣椒的exo-polygalacturonase基因家族蛋白候选序列[7 ]。将候选序列提交至Pfam(http://pfam.xfam.org/)和SMART进行结构域验证[8 ],最终确定CaExo-PG基因家族成员。利用在线软件ProtParam(http://web.expasy.org/protparam/)分析CaExo-PG家族成员的蛋白质序列长度、分子量及等电点等理化性质[9 ]。利用Euk- mPLoc 2.0(http://www. csbio.sjtu.edu.cn/bioinf/euk-multi-2/)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10 ]。   1.2.2   进化树、染色体定位和保守基序分析   利用 MEGA-X构建辣椒系统进化树,构建方法为最大法(Maximum Likelihood,ML)。将Bootstrap 的重复次数设置为1 000,剩余设置选择默认选项[11 ]。染色体定位分析用MapChart软件进行。通过MEME网站对CaExo-PG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的保守基序进行分析,参数设置为模体基序长度最小为15 aa、最大为150 aa,保守序列数目最大为6,其他均采用默认参数。
  1.2.3   基因结构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   通过GSDS网站(http://gsds.gao-lab.org/index.php)分析辣椒CaExo-PG基因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及数目[12 ]。利用TBtool工具提取CaExo-PG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的起始密码子上游2000 bp序列作为启动子序列,并通过PlantCARE数据库进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13 - 14 ]。
  2   结果与分析
  2.1   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的获取和鉴定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辣椒‘zunla-1’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 49个 CaExo-PG家族成员(表1),根据在染色体的位置,将其名为CaExo-PG1~CaExo-PG49。该基因家族所有成员编码的蛋白质均含有一个“Glyco hydro 28”结构域,氨基酸数的变化范围在106~598个,分子量变化范围在11 415.82~63 472.85,其中CaExo-PG3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最大,CaExo-PG2最小。等电点介于4.73~9.80,其中有24个成员蛋白质呈碱性,25个成员蛋白质呈酸性。通过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均定位于细胞外。
  2.2   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
  2.2.1   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
  为了解辣椒Exo-PG基因家族和拟南芥(ATexo)之间的同源关系,构建辣椒、拟南芥 Exo-PG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图1)。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可分为三个亚家族(Group1、Group2和Group3)。其中第一亚家族有成员21个;第二亚家族有成员19个,第三亚家族有成员9个,ATexo-PG1与CaExo-PG47位于同一亚家族,且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说明这两个基因具有相似的生理学功能。
  2.2.2   染色体定位分析   对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成员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显示,49个基因分散于辣椒的所有染色体上(图2)。其中2号、4号、6号、7号、8号、11号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1号染色体上有4个基因;5号、9号、12号、0号染色体上有6个基因;3号染色体上有7个基因。其中0号染色体最长,3号、9号、12号染色体出现基因簇且都分布于染色体上端,3号染色体分布的基因最多。大多数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
  2.2.3   保守基序分析   对辣椒CaExo-PG基因家族的蛋白质保守基序进行分析(图3),共获得6个保守基序(Motif1、Motif2、Motif3、Motif4、Motif5、Motif6),其中CaExo- PG24和CaExo-PG25没有保守基序。绝大多数基因中有Motif1、Motif5分布,说明Motif1与Motif5在该家族基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otif2、Motif3、Motif4、Motif6也广泛分布于该基因家族。
  2.3   基因结构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2.3.1   基因結构   通过GSDS网站分析辣椒CaExo-PG基因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及数目(图4)。从基因内含子数目分析,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内含子数目为1~13个之间,大多数成员具有3~5个内含子,其中CaExo- PG10具有的内含子数目最多,数量为13个。从基因的长度进行分析,CaExo-PG4的长度最长,大于12 kb,CaExo-PG2长度最短,小于1 kb。有3个成员(CaExo-PG12、CaExo-PG35、CaExo-PG9)含有非翻译区。
  2.3.2   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利用PlantCARE数据库分析了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图5)。CaExo-PG家族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可以分为9大类,分别为auxin(生长素)、defense and stress(防御与胁迫)、gibberellin(赤霉素)、low-temperature(低温响应)、salicylic acid(水杨酸)、anaerobic induction(厌氧诱导)、MeJA(茉莉酸甲酯)、meristem expression(分生组织表达)、endosperm expression(胚乳表达)。其中CaExo-PG9只有厌氧诱导响应元件,CaExo- PG29只有水杨酸响应元件。多数基因含有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分生组织表达的作用元件。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辣椒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出 49个CaExo-PG 基因,分散排布在辣椒的全部染色体上,其中大多数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3号、5号、9号、12号染色体上端有明显的基因簇出现。该基因家族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1 415.82~63 472.85,差异较大;等电点介于4.73~9.80,其中有24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呈酸性,25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呈碱性;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蛋白全定位于细胞外,说明在细胞外发挥重要功能。
  利用1个拟南芥和49个辣椒CaExo-PG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进化树结果将辣椒CaExo-PG家族成员分为3个亚家族,分别为第一亚家族(Group1)、第二亚家族(Group2)及第三亚家族(Group3)。对CaExo- PG基因家族进行了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多数蛋白具有Motif1、Motif5,说明Motif1、Motif5在该家族基因中发挥重要功能。结合进化树分析发现,同一亚族的基因基本含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对CaExo-PG基因结构分析,大多数基因具有3~5个内含子,CaExo-PG10含有内含子最多(13个);在该家族成员中,有3个成员含有非翻译区,其中基因CaExo-PG12非翻译区长度最短,CaExo-PG35长度次之,CaExo-PG9最长。   研究发现,多数辣椒CaExo-PG基因含有激素和逆境响应相关顺式调控元件(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分生组织表达),其中CaExo-PG9只有厌氧诱导、CaExo-PG29只有水杨酸响应。基因CaExo-PG4和CaExo-PG49只含有2个作用元件,即水杨酸响应和厌氧诱导;基因CaExo-PG21和基因CaExo-PG43含有作用元件最多,有7个。
  参考文献:
  [1] ZHENG J Y,LI X F,LIU F,et al.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pepper in 2018[J].  Journal of China Capsicum,2019,17(1):1-9;17.
  [2] KOTINO H,YAMASAKI Y,KATOH K. Degradation of pectic polysaccharides,extracted from suspension cultures of carrot by purified exo-polygalacturonase[J].  Physiol. Plant.,1984,61:20-26.
  [3] 魏兵强.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与候选基因鉴定[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7.
  [4] SINGH J R,SAXENA S,GUPTA R.  Microbial pectinolytic enzymes:A review[J].  Process Biochem.,2005,40(9):2931-2944.
  [5] 张豫超,叶意群,黄   鹂,等.  花粉发育相关基因BjMF6的分子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J].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29(1):158-162.
  [6] 佟兆国,王   飞,高志红,等.  果胶降解相关酶与果实成熟软化[J].  果树学报,2011,
  28(2): 305-312.
  [7] 李洪有,霍冬敖,蔡   芳,等.  荞麦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18,30(1):7-13.
  [8] 孟文静,张家琦,赵康路,等.  谷子Dof转录因子家族分析及功能预测[J].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4):1080-1089.
  [9] 朱冉冉,吉雪花,张中荣,等.  辣椒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6):712-717.
  [10] HOONDAL G S,TIWARI R P,TEWARI R,et al.  Microbial alkaline pectinas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A review[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2,59(4-5):409-418.
  [11] 齐晨辉,赵先炎,韩朋良,等.  苹果Plant U-Box型E3泛素连接酶MdPUB24的耐盐性和ABA敏感性鉴定[J].  园艺学报,2017,
  44(12):2255-2264.
  [12] 郑忠凡,张亚利,胡   灿,等.  辣椒全基因组中LBD转录因子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2016,43(4):683-694.
  [13] 毛佳昊,熊晓辉,卢一辰.  茉莉酸调控植物应对逆境胁迫作用的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2021,19(1):413-419;462.
  [14] 张   茹,王兰兰,陈灵芝.  耐低温辣椒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J].  甘肃农业科技,2020(4):24-27.

  (本文责编:杨    杰)

  收稿日期:2021 - 06 - 15
  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733089);甘肃农业大学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202012012)。
  作者简介:马正宝(1998 — ),男,甘肃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蔬菜学。Email:2372128737@qq.com。
  通信作者:魏兵强(1980 — ),男,甘肃天水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蔬菜遗传与分子育种。联系电话:(0931)7632155。Email:bqwei@gsau.edu.cn。
  執  笔  人:刘   铭。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動态偏离份额模型与区位熵模型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4省(区)八大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6 — 2017年,4省(区)八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变化趋势相同,但竞争偏离分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期末有结构优势的主要为第三产业,有竞争力优势的主要为第一产业;建筑业在全国均具区位熵优势,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均处区位熵劣势。该区域具总体优势的产业首要为工业,其次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处劣势
摘要:在现今企业生产中,工业自动化仪表的使用逐渐广泛,工业自动化仪表主要应用于信息的获取、变换、储存以及传输等方面,并且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各大企业的生产中运用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其施工管理技术。文章对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提高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仪表自动化;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31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香菇绿霉病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香菇绿霉病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其理论抽样模型。  关键词:香菇;绿霉病;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模型  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04-04  doi:10.3969/j.iss
摘要: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育苗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建立了理论抽样模型。  关键词:辣椒;早疫病;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模型  中图分类号:S43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31-04  doi:10.3969/j.issn.1001
摘要:以蒲公英品种河南1号为试材,试验观察了不同播种量对林下蒲公英植株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株高、展幅、鲜叶片数等生长指标方面,低密度(1.5 g/m2和1.0 g/m2)处理优于高密度(3.0 g/m2)处理。在产量指标方面,以播种量1.5 g/m2处理效果最佳,鲜叶片产量为14 287.14 kg/hm2、鲜根产量为11 135.57 kg/h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  关键词:蒲公英;密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其是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当前,城市居民工作压力较大,为了缓解日常压力,人们更向往返璞归真的农村生活,乡村旅游就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将“三农”资源作为旅游载体,将乡村文化、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作为主要吸引物,给旅游者提供了自然、休闲健康的体验农村生活的旅游方式.这为旅游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合理兼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小康与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多重需求的有效载体.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统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内容,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基于此,论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项目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在维护供需双方权益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作为工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放牧、禁牧和休牧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禁牧和休牧制度的推进措施,以保持草地生态的平衡。  关键词:放牧;禁牧;休牧;草地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812;S81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79-06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0.016  中国草地约占国土面积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