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农村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在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也将职业教育当成了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一直都得不到显著的改善和提升,这也成为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
在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时的对农村的教育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我国农村的教育进行改进和提升,而因为农村和城市相比,资金和设备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所以在教育的师资方面也就存在着一些劣势,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当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支持,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1 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出,全国各地都要重视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工作,加强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还要将农业技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样一来就给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最近几年,很多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思考农村经济发展当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也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也采取了多种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有专业资质的教师。
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开展一些必要的课程之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基地去开展一些农业科研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教育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
2 当前农村职教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数量不足
根据相关的统计显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职业教育中现有专业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从平均水平来看,每个班仅有一个专业课教师,按照我国制定的标准,比标准低了一半,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专业课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都是由文化课老师来担任的,或者是借教师。
2.2 师资素质偏低
在农村职业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就是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在当前的教师队伍当中,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学历上都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标准,专业教师当中,还有很多根本就没有上岗资质。在农村的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当中,很多都是民办学校的教师来担任的,他们并没有经过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就直接上岗,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也不是很强。有专业资质同时还符合基本要求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甚至教师的学历也非常低,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3 师资队伍不稳定
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一直都不是很好,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是非常高,所以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本就无法很好的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好的教师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高薪的科研企业十分的向往,所以这些教师很有可能会通过各种方法离开学校,非专业课教师在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时候通常是觉得自己被轻视,要求学校将自己的职位调至文化课教师。上级部门指派的教师会认为这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没有非常强的责任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2.4 培训职业教师的规模较小;渠道受阻
当前,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通常都是十分重视文化课的后备师资,但是对职业师范院校的培训却不是非常的重视,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促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其他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其专业的属性分配到相对应的行业当中,而这一部分的人进入到教育行业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当前我国城乡差距是依然存在的,所以很多教师在进入到教育行业之后通常都会担任文化课教师。最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做法但是其中职业教师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如果委托大专院校去培养,會花费很多资金,同时也可能受到比较严重的限制。
3 建设一支优良的农村职教师资队伍的思路与建议
3.1 各市、县教师进修学校都设立“职教培训部”,以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做为基地,与专业院校联合,立足本县,抓紧培训职教师资。特别是对那些由文化课教师改行任职业课教师、又热爱职教工作的,应优先培训。
3.2 各市(地区、自治州)利用师范学校现有条件,创办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校”,同省职业师范学院成龙配套,扩大职教师资培训规模,提高师培质量。
3.3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要为培养和提高农村职教师资素质多做工作。大专院校多设职教师资班,扩大招生数;由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组织讲师团,各地短期培训教师为发展农村经济多承担一些智力扶贫的任务。国家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大专院校为农村培训职教师资的收费标准,应低于为企事业单位代培生的收费标准。
3.4 改革现行招生制度。允许职高保送定向培养的师资生,允许职高学生报考专业院校的师资专业,实行“定校招生,定校分配”和少部分实行面向农村职业中学对口招生。为此,可对报考专业师范院校或专业的职高学生,放宽录取分数线,或免考某些学科,增加职教专业的考试内容。也可以考虑面向职业高中学生单独考试招收师资生。
3.5 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在农村中学,把文化课教师必须会教一门专业技术课作为达标的内容,否则应视为不合格教师。现在农村中学都相继设立了卫生室,应配备一名卫生中专医疗系毕业生任校医,他们应既是校医,又是医疗防病职业技术课教师,还可兼讲畜禽疾病防治课。
3.6 为防止送培师资生流失,地方政府应明文规定:凡送大专院校代培的师资生,必须回本单位任教,10年内不得改行。如要改行或调动,需向送培单位归还全部培训费。
3.7 适当提高职业技术课教师的待遇。职业技术课教师担负着教课、实验实习指导、科研、技术服务和生产等任务,工作强度较文化课教师大,应该从学校的生产经营收益中拔出一定比例经费予以适度的补助。他们的科研成果被推广运用,取得效益的,或获各级科技成果奖的,应按规定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文化课教师都能兼任职业技术课的中学,可试行“计时工资制”,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
结束语
随着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农村中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的需求将大量增加,据有关方面预测统计,当前全国急需9个方面的人才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列为第二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未雨绸缪,把培训职教师资提到重要日程。解决职教师资的渠道要多而宽,应立足本地培训为主,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改,聘、借、兼”作为补充形式。
参考文献
[1]范兆雄.教师的目标依赖与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0(24).
[2]傅雪凌.效益—职教师资培训的首选目标[J].江苏教育,2010(27).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
在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时的对农村的教育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我国农村的教育进行改进和提升,而因为农村和城市相比,资金和设备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所以在教育的师资方面也就存在着一些劣势,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当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支持,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1 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出,全国各地都要重视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工作,加强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还要将农业技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样一来就给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最近几年,很多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思考农村经济发展当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也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也采取了多种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有专业资质的教师。
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开展一些必要的课程之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基地去开展一些农业科研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教育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
2 当前农村职教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数量不足
根据相关的统计显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职业教育中现有专业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从平均水平来看,每个班仅有一个专业课教师,按照我国制定的标准,比标准低了一半,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专业课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都是由文化课老师来担任的,或者是借教师。
2.2 师资素质偏低
在农村职业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就是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在当前的教师队伍当中,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学历上都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标准,专业教师当中,还有很多根本就没有上岗资质。在农村的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当中,很多都是民办学校的教师来担任的,他们并没有经过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就直接上岗,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也不是很强。有专业资质同时还符合基本要求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甚至教师的学历也非常低,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3 师资队伍不稳定
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一直都不是很好,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是非常高,所以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本就无法很好的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好的教师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高薪的科研企业十分的向往,所以这些教师很有可能会通过各种方法离开学校,非专业课教师在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时候通常是觉得自己被轻视,要求学校将自己的职位调至文化课教师。上级部门指派的教师会认为这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没有非常强的责任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2.4 培训职业教师的规模较小;渠道受阻
当前,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通常都是十分重视文化课的后备师资,但是对职业师范院校的培训却不是非常的重视,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促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其他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其专业的属性分配到相对应的行业当中,而这一部分的人进入到教育行业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当前我国城乡差距是依然存在的,所以很多教师在进入到教育行业之后通常都会担任文化课教师。最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做法但是其中职业教师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如果委托大专院校去培养,會花费很多资金,同时也可能受到比较严重的限制。
3 建设一支优良的农村职教师资队伍的思路与建议
3.1 各市、县教师进修学校都设立“职教培训部”,以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做为基地,与专业院校联合,立足本县,抓紧培训职教师资。特别是对那些由文化课教师改行任职业课教师、又热爱职教工作的,应优先培训。
3.2 各市(地区、自治州)利用师范学校现有条件,创办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校”,同省职业师范学院成龙配套,扩大职教师资培训规模,提高师培质量。
3.3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要为培养和提高农村职教师资素质多做工作。大专院校多设职教师资班,扩大招生数;由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组织讲师团,各地短期培训教师为发展农村经济多承担一些智力扶贫的任务。国家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大专院校为农村培训职教师资的收费标准,应低于为企事业单位代培生的收费标准。
3.4 改革现行招生制度。允许职高保送定向培养的师资生,允许职高学生报考专业院校的师资专业,实行“定校招生,定校分配”和少部分实行面向农村职业中学对口招生。为此,可对报考专业师范院校或专业的职高学生,放宽录取分数线,或免考某些学科,增加职教专业的考试内容。也可以考虑面向职业高中学生单独考试招收师资生。
3.5 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在农村中学,把文化课教师必须会教一门专业技术课作为达标的内容,否则应视为不合格教师。现在农村中学都相继设立了卫生室,应配备一名卫生中专医疗系毕业生任校医,他们应既是校医,又是医疗防病职业技术课教师,还可兼讲畜禽疾病防治课。
3.6 为防止送培师资生流失,地方政府应明文规定:凡送大专院校代培的师资生,必须回本单位任教,10年内不得改行。如要改行或调动,需向送培单位归还全部培训费。
3.7 适当提高职业技术课教师的待遇。职业技术课教师担负着教课、实验实习指导、科研、技术服务和生产等任务,工作强度较文化课教师大,应该从学校的生产经营收益中拔出一定比例经费予以适度的补助。他们的科研成果被推广运用,取得效益的,或获各级科技成果奖的,应按规定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文化课教师都能兼任职业技术课的中学,可试行“计时工资制”,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
结束语
随着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农村中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的需求将大量增加,据有关方面预测统计,当前全国急需9个方面的人才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列为第二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未雨绸缪,把培训职教师资提到重要日程。解决职教师资的渠道要多而宽,应立足本地培训为主,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改,聘、借、兼”作为补充形式。
参考文献
[1]范兆雄.教师的目标依赖与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0(24).
[2]傅雪凌.效益—职教师资培训的首选目标[J].江苏教育,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