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方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

来源 :中国药物经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gnan80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方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凤城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变化、生活自理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强脑部血液循环,促进预后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IgA1半乳糖基缺失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儿的症状及临床疗效,将本院62例HSP患儿分成:HSP肾病(HSPN)组8例、难治性HSP(RHSP)组8例、治愈组18例、急性普通HSP(AHSP)组28例,包括已进行激素治疗者13例和未进行激素治疗者15例。并选择30例健康的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IgA1抗体亲和ELISA法和凝集素亲和ELISA法分别
期刊
@@
外伤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常见,多因颅底骨折所致.伤后即出现面肌瘫痪称早发型,伤后3~10 d出现面肌瘫痪称迟发型.我科1996年10月~2006年5月共收治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5例患者,均及时采取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对食道癌根治术的超前镇痛临床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食道癌根治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Ⅰ、Ⅱ、Ⅲ、Ⅳ组),在切皮前30 min静脉给予相应的药物:Ⅰ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Ⅱ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Ⅲ组给予地佐辛5 mg;Ⅳ组给予地佐辛5 mg联合帕瑞昔布钠40 mg。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2、6、12、24 h
期刊
@@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价已经成为肿瘤临床的研究重点之一.艾迪是中药复方注射制剂,既能杀灭并抑制癌细胞,又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