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持续走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遍地开花,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不仅如此,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之路的探索。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探索创新之潮。于是,让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就成为其中比较热门的探究内容之一。结合本园实际,就红土泥塑与园本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展开探讨,试论述了让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
   关键词:红土泥塑;园本文化;融合;创新
   一、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的必要性
   红土泥塑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特别是其中的紫砂茶具,一直以来都在我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历代文人雅客之“珍宝”。新时代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制作工艺较为繁杂,一般要经过采晒土、过滤杂土和泥、砸柔闷泥、加砂、加棉、立木、绑草、捏塑、压光、阴干、粉底、上色等十几道工序,致使红土泥塑的发展后继乏人,特别是其中的捏塑手法由于受到现代数字模具技术的冲击,越来越走向工艺化,失去了继续发展的生命力。
   如果将红土泥塑引入幼儿园,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和继承传统泥塑中捏塑的手法,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创造更加丰富的泥塑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园所通过对接红土泥塑传承人来园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心灵艺术,也会在幼儿心中种下红土泥塑文化的种子,在未来条件成熟时生根发芽,成为继承和发扬红土泥塑的重要人才,这对继承和发扬红土泥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让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对园所、对幼儿、对红土泥塑本身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取得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效果。
   二、红土泥塑与园本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1.创设红土泥塑文化环境
   红土泥塑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其艺术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有许多适合幼儿的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接近生活和具有童真童趣的作品内容。因为只有生活才是幼儿最真实的伙伴,越具有生活化的艺术作品越能够走进幼儿内心,也越能够长久流传。要想让红土泥塑融入园本文化,就需将红土泥塑的艺术作品更多地渲染在园所各处。例如,在园区大门处泥塑一尊笑脸相迎的可爱宝宝;在走廊和墙壁上张贴关于泥塑作品的照片和历史文化内容;在儿童游戏的地方制作和布置泥塑玩偶和人物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所内充满红土泥塑的文化氛围,让幼儿深刻感受到红土泥塑文化特有的气息。也只有在各个细微的地方发力,才能让园所具备红土泥塑特有的文化环境,实现红土泥塑与园本文化的融合。
   2.开辟红土泥塑活动园区
   除了要布置相应的文化环境,塑造红土泥塑的文化氛围之外,园所还应积极创设和开辟出一处红土泥塑为主的活动园区,即“红土泥塑梦工厂”。在“梦工厂”中,幼儿可以尽情与泥土亲近,与红土亲近。幼儿可以自由地塑造手中的红泥,将它们塑造成生活中的食物、工具、厨具、用具、衣服等,也可以指导幼儿捏塑人物,在传统艺术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造并刻画自己心中塑造的虚幻人物,从而在实现对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内心情感,实现美育和德育的“双丰收”。除此之外,园所还可以在“梦工厂”中举办“亲子泥塑活动”“传统泥塑传承活动”“故事人物塑造活动”等各类活动,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并最终实现对幼儿各项素养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才能让红土泥塑真正落实到园本文化之中。
   3.建设红土泥塑园本课程
   要使红土泥塑和园本文化有效融合,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即创设具有园本特色的红土泥塑园本课程。这是一项较为长期和艰巨的建设内容,需要园所围绕红土泥塑文化展开,根据幼儿各阶段的成长和培养需求,创设各类相应的活动主题和学习课程。如,“泥塑之果”,通过红土泥塑制作和表现各类水果,引导幼儿亲近和理解自然、环境、生态、阳光、水土、植物和果实。又如,“人物泥样儿”,通过手艺人的传承,引导幼儿理解人物性格形象与他们的表情、衣着和颜色选取上的关系,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起艺术思维,有效提升其智力水平。
   综上所述,让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不仅可以升华传统的泥塑美术活动和课程,使幼儿建立更加丰富的艺术和生活知识,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其动手能力、艺术感知和思维能力、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当然,红土泥塑进入园本文化中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所幼儿教育,创新和推进了园所建设,形成了新的具有传承传统文化意义的课程体系,這都为新时代幼儿教育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这种融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才基础,为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柏平.构建具有生命力的园本文化[J].学周刊,2012.
   [2]汪桂琼,林余.依托地域特色 建构园本文化[J].教育科学论坛,2015.
   [3]陈秀花.凸显劳技特色 彰显园本文化[J].华夏教师,2019.
   [4]于富业,佳慧.朝阳红土泥塑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
   [5]赵建霞.红土泥塑与园本文化的融合及创新[J].教研,2019.
   注:课题题目《红土泥塑与园本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339。
其他文献
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s Brown诞生的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的人们集聚无比兴奋的心情与追逐先进的欲望,纷纷开始开展这项技术。随着辅助生育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大鼠肝细胞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cystathionineγ-lysae-hydrogen sulfide,CSE-H2S)体系的规律性变化;查明CSE来源的H2S在LPS
摘 要: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应该是幼儿园,却忽略了教育孩子的第一校园和启蒙教师是家庭和自己。现阶段,虽然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但是不能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教育空间,也就是说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还是家庭环境。为此,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做好家长工作的相应措施,希望能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教育幼儿。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长;配合   一、家长要和教师保持一致的教育
学位
摘 要:2018年参加南宁市教科所十三五课题《家园共育提高亲子阅读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C632)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材料,立足一线幼儿园管理经验,以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角度探析开展家园亲子阅读活动的策略。从走“近”亲子阅读、走“进”亲子阅读以及携手亲子阅读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从而令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中整合“家长”“学生”与“老师”“伙伴”的多重身份,推进农村幼儿园亲子
有词的《最后一枪》成就电影《火烧岛》  ——崔健早期经典演奏曲回顾    图文/EM机构    火烧岛上  温暖很少,而历练很多  人生很短,而黑暗很长    我们不能正确说出这个地方  一如我们无法分辨每个希望和幻灭之间的微妙差距  痛苦常常披著甜蜜的外衣  天使也会和撒旦嬉戏    真实的火烧岛住在我们心底  我们被模糊的道德标准囚禁  是谁来审判我?  谁能审判我?  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智慧的结晶,把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阶段,让幼儿从小去感受和体验,对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
农村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所处环境、家庭背景、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制约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