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传承问题解析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福建泉州南音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对于南音传承,一直都有原汁原味保存及改革创新的两种思路、两种做法。传统南音组织往往更偏向于守旧,专业南音乐团、学校南音教育则往往更偏向于革新,这种改革创新都是符合新时代、新乐感的创新。在南音界,创新与维持传统,其实原本并不矛盾。当前真正的矛盾,是混淆了"清唱"与"剧唱"之别,而一味地往"剧唱"方向发展。笔者认为,需要重新梳理、研究声腔历史上"清唱"与"剧唱"的发展脉络及各自特点,重新制定南音保护与传承策略,以利于南音、昆曲之类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之保护。
其他文献
选择玉米耐低钾自交系J6—1、较耐低钾自交系N40和不耐低钾自交系丹937,在5个不同钾素浓度水平下对其幼苗性状和钾素作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钾素水平的升高,3个自交系
采用固定取样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种群和分布进行调查,并选用7种除草剂进行防除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发生较为严重,且以阔叶杂草为主。播前喷施
兰维薇《情之真切,趣之盎然,剔透于心,悠然于境—评民乐室内乐<玲珑)兼及当代民乐室内乐创作梳理》,中央音乐学院孙嘉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音乐剧(天使合唱团)的启示》,
以皮棉产量为指标,利用系统聚类中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将30个高品质抗虫棉杂交组合聚为高、中、低产3类,比较3类组合3个产量因子及10个形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并将其与皮棉产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