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也有原则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inle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力生
  阿迪跑者、厦门大学体育部副教授,20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市冠军,10年来参加过不下20次全程马拉松赛。厦门市马拉松公益训练营组织者。从2003年开始在厦门大学开设马拉松选项课,九年来该课程已成为厦门大学校园的热门课程,至今已有3000人次完成马拉松课程的学分。
  原则1 积极主动
  跑马拉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锻炼提高身体机能,让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参加马拉松锻炼能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有利心脏增大心腔容量增大,促进心跳缓慢从容和减速。通常人们安静时每分钟心率是70次,马拉松爱好者安静时每分钟心率是50次。我们知道动物心脏犹如马达,保修期约为14亿次,小型动物每分钟心跳接近200次,它们的寿命是20年;中型动物每分钟心跳是120次,它们寿命是40年;大型动物每分钟心跳为80次,它们寿命是70年;龟类每分钟心跳不足20次,它们寿命可以达到几百岁。通常人们的肺活量是2500?4000毫升,马拉松爱好者平均肺活量是4500?6000毫升,肺活量的提高,也就是生命力的提升;运动不足者,容易引起人体吸收代谢功能不好,造成贫血,马拉松爱好者积极锻炼,促使血红蛋白含量更高,血液如酒精,纯度越高生命力越强;我们人体内的病毒如癌细胞怕高温,通过跑步促使体内温度超过40℃,这样就能大量破坏癌细胞。当您经常参加马拉松锻炼,持续时间长,大量排汗、排毒和杀毒,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健康长寿。
  原则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马拉松爱好者的运动负荷应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慢慢积累慢慢进步。通常我们采用集体慢跑,大家先按每公里7.5分钟配速,也就是田径场400米跑道每圈三分钟,从一公里、两公里跑起,慢慢适应,然后慢慢增加公里数,每次增加一公里,通常经过10次训练,达到能轻松的按每公里7.5分钟配速跑完5?6公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要求,即慢跑5?6公里,每公里按6?7分钟配速完成。以此类推,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通过几个月循序渐进的训练,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能达到按每公里六分钟的配速,完成20公里的跑量,这样就达到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的基本要求了。
  原则3 持之以恒
  马拉松锻炼应该提倡长期化,经常化,终身化,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选择马拉松锻炼,就是选择了乐于锻炼,乐于吃苦。马拉松爱好者应该提倡积极锻炼,经常锻炼,并做到长年累月,持之以恒。从事马拉松训练,最起码应做到每周坚持进行4?5次跑步训练,每次30?90分钟,每次跑量掌握在5?14公里为宜。因为马拉松爱好者体能体力的提高,需要较多的持续跑步时间和较多的跑量为基础。我建议马拉松爱好者应坚持写锻炼日记,记下每天锻炼的内容和跑速跑量,对自己跑步量进行每周一统计、每月一统计、每年一统计。这样能提醒督促自己坚持锻炼,养成习惯,做到终身锻炼,终身健身,终身马拉松。决不能只凭一时兴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锻炼没几次,没有坚强厚实的跑步基础,就去盲目挑战极限,盲目挑战马拉松比赛,那将危害身体健康,非常危险。
  原则4 全面发展
  马拉松爱好者的训练耐力是基础,马拉松比赛是一项超长距离的极限挑战,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我们认为马拉松爱好者的训练应该注重全面发展,速度、耐力、力量、弹跳、柔韧、灵敏六大身体素质均要全面加强,综合提高。
  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非常重要。如果一位运动员400米能跑55秒,那么,让他用80秒跑400米就很轻松;如果一位运动员一公里能跑进2分50秒,那么,让他用每公里四分钟的配速跑步就显得很轻松。
  马拉松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完成比赛的有力保障。我认为马拉松爱好者需要的力量是一种持续性的小负荷力量,建议采用小杠铃负重原地半蹲、小杠铃负重弓步换腿蹲、小杠铃负重大弓箭步走、草地弹性纵跳、哑铃摆臂等,每个练习做100次或50米,重复四组,每周进行两次。这样还能有效避免马拉松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脚抽筋现象。
  原则5 运动量适宜,区别对待
  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量是非常大的,专业运动员每天一个马拉松的跑量也许只是小菜一碟。我曾经尝试过每天一个马拉松的滋味,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和刚刚完成连续三个月,每天60公里,成功挑战丝绸之路的白斌在一起PK跑步,每天早上我们各自跑公路,下午在厦大田径场上拼40圈或50圈,平均每圈85秒。那段时间的大强度训练使我们的跑步能力进步迅速。但是,由于过大的运动量训练,每天都觉得很疲惫,生活只有一个主题——跑步。我相信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跑得不顾家庭,放弃工作,损伤身体。毕竟每个人的精力,体能有限,对于马拉松爱好者,我不提倡过大运动量训练。更高更快更强、不断征服人体极限的马拉松运动训练是专业职业运动员在有科研营养康复等综合保障下才能进行的。马拉松爱好者的训练应该掌握适宜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应根据每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通常我们以训练即停时心率检测运动负荷,每10秒钟心跳20?25次为小运动量,每10秒钟心跳25?30次为中运动量,每10秒钟心跳30次以上为大运动量;我们还可以用自我感觉来判断,每次训练后不感到特别疲劳,精神放松,吃睡正常为适宜运动量。全程三小时水平的运动员和全程六小时水平的运动员,训练方法、训练强度、训练密度、训练要求都有着显著区别。以我为例,现在我自己每天都坚持进行马拉松锻炼,但我对训练有所保留,不敢100%拼命冲,一怕受伤,二怕累坏,因为我的理念是:保持一定的奔跑能力,多跑20?30年,希望80?90岁还能跑完全程马拉松,比四十多岁跑进234一级标准更重要。
  原则6 安全第一
  我们参加马拉松训练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展示挑战人体极限负荷的强悍体能和坚强意志品质,促进身体更好地拥有健康。2500年前第一位马拉松勇士的诞生就是付出了牺牲生命的代价,我在厦门也亲眼见到好几名马拉松爱好者因为参加马拉松比赛或马拉松训练导致死亡。
  我认为,不是人人都可以盲目进行超长距离的挑战。参加马拉松比赛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和长期的系统锻炼作保障。我们作为一名宣传普及马拉松的大众教练,面对的是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跑得快的、跑得慢的等等众多马拉松爱好者,安全问题特别重要。马拉松比赛训练活动搞得再精彩,只要有一人死亡也就意味着失败。所以,每次训练都必须提醒运动员,注意安全,量力而行。强调有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等不适宜参加,或是发烧、感冒、胃肠炎等等急性病发生时也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同时,跑步前一定要求大家做做深呼吸,带领大家充分做好全面热身操。提醒大家留点劲,不能太拼,不得乱冲刺。跑完步后一定得慢慢跑一跑,走一走,压压腿等缓冲活动。
其他文献
尝过众多饮品,还是独钟江南的绿茶。其实,从小就对茶的概念很模糊,回想起来的只有茉莉花混合的茶香,也没有细细地品味,只记得跟小伙伴们疯玩了回来后抱着大搪瓷缸子的茶水牛饮。没办法,生长于北方的粗枝大叶哪能轻易养得温润的君子?那用“旧年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烹茶的妙玉该是从南边来的。  但不管是为了养生减脂还是为了传说中的抗癌美白,现在的我也学会了捧着一杯新鲜的江南绿茶,看着它们在水中舒展,找寻春的气息。
过去的一年,对于户外领域而言,是变化起伏很大的一年。  2014年底体育总局语出惊人的文件,像导火索引爆了整个市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上世纪初,在中国近代第一场大变革时就倡导出的。一百年后,在教育商业化、体育竞技化金牌化的今天,每每想起这个仍是汗颜。大众的运动才是体育的本源,才会激发出蓬勃的市场。  回归本源,不仅仅是体育,也是旅游、教育等诸多行业的大势所趋。极限攀登、徒步、跑步、骑车、
如果你准备只选择一个境外马拉松来跑,我强烈推荐你去波士顿马拉松。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城市马拉松,已经连续举办121年了,中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数次经济危机都没有停止过。难能可贵的是,百年来赛道根本就没有变过,两边的住户,都是看了100多年的家族观众,每年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高手汇聚一堂。这里有最古老的马拉松传统,这里有马拉松之魂。  去跑波士顿马拉松(以下简称波马)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波士顿
想要成为雪场上自由刷道的高手,尽情享受飞驰而下的乐趣,作为一枚从零开始的菜鸟,无论选择从双板还是单板开始你的滑雪之路,总是要打好基础才能扎实地步步进阶。  双板的平衡与回转  很多菜鸟都是从双板开始接触滑雪,平衡与回转都是双板中非常重要的,那么究竟是重视平衡还是重视回转?我们既要告诉你通过准确地控制滑雪板,在各种雪质中畅通无阻的“重视平衡”的滑行方法,也要介绍最大限度利用滑雪板形状的“重视回转”的
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提起稻城,这里的雪山、冰川、峡谷、森林、湖泊等景观首先浮现在脑海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更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朝圣。  从80年代最早的徒步先行者到如今熙来攘往的背包、骑行、自驾客,稻城作为国内自助旅行者天堂的地位似乎一直未曾动摇过。三怙主雪山朝圣、茹布查卡温泉浸浴、亚丁景区的徒步、走访古老寺庙、体验藏家风情……这些,都是到访稻
“双子星”的新世纪 王勇蜂与李致新    上世纪90年代,于王勇峰和李致新是个人一生中的上升期。他们俩被媒体誉为“登山双子星”,因为他们是中国内地第对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者(1999年)。虽然如今在“阿尔卑斯”好手看来,七大洲最高峰的登顶,是种数字游戏抑或“登山的金钱游戏”,但在当时的年代,无论是从登山观念、信息,还是登山技术和成绩探索,他们的脚步是“危险的脚步”,开创了中国登山的一面窗
不知道现在圈里的中心议题是否是计成,因为梅雨季让阳台上的的骑行鞋被冰冻几个月的时间后又面临长霉的危险,而纳普勒斯温暖的阳光显然和我们挨不上什么边;这位一口东北腔的小伙子成了我们龟缩在暴雨中意淫的惟一对象,顺便提到一句的是,本届环意网络上竟然有华语媒体的半现场直播,这让我们一班土鳖不再为这项没有字幕组关心的运动揪心;再顺便提一句的是,两位现场主持人的言语风格显然还欠激情,与第一赛段卡文迪什的勇猛程度
近期,在丹佛召开的美国运动医学年会的一次专题报告上,主题是目前越来越流行,争议也越来越大的赤足跑话题,人们期待解决幻灯片上滑动的问题:赤脚跑步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身体伤害风险?  斯图尔特·J·沃伦博士,印第安纳大学物理治疗的助理教授说:“答案是,两者都有。”  专题报告会议在一间与会人员只能站着的房间里,人们正在期待解决幻灯片上滑动的问题:赤脚跑步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身体伤害风险?  斯图尔特·J·沃伦
提名:王静 五年内成功登顶七座8000米山峰  提名理由  巴基斯坦时间2012年7月31日上午10:00,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著名女登山探险家王静(网名:飞雪静静),成功登顶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8051米的布洛阿特峰,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站在布洛阿特峰的山顶上。这次布洛阿特峰的攀登,一共历经了四次冲顶,相当于23天内攀登了一座6000米、两座7000米和一座8000米雪山,这样
2017年9月30日,德国专业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举办的“狼行天下 贝加尔湖安营扎寨”活动在秋日里美丽的贝加尔湖畔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前期从8月底展开城市选拔赛,经过沈阳和大连站两大赛区竞争激烈的线下选拔,从近千名报名选手中共选出6名具备体力脑力和生存力的优质选手,在狼爪户外形象大使朱炜强的带领下,协同媒体、户外意见领袖等一行20多人,来到贝加尔湖进行终极之旅。整个狼行天下团队队员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