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激光扫描与机器视觉的煤流量测量研究

来源 :煤炭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主运输系统煤流量监测是煤矿运输智能化的重要环节,可实现运输系统节能降耗,提高矿井原煤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文章研究了融合激光扫描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煤流量测量方法,与传统接触式测量相比可快速精准地获得煤流的截面全轮廓信息.分析了像素点在图像平面与物理空间内对应点的几何映射关系,通过相机标定实验获得图像系统的转换系数,通过数字图像滤波增强等手段提高采集图像的清晰度,采用图像分割算法对激光光斑条纹的有效区域进行分割,利用图像膨胀操作算法修复激光光斑图像中的断点,进而拟合出光斑区域的边缘骨架轮廓,计算提取激光光斑条纹中心线.采用黎曼和法计算每一幅图像中煤流表面上的激光光斑变形轮廓面积,根据实验系统中激光器的投射角度反求带式输送机上方煤流截面积,最终结合带式输送机速度和图像采集帧率等参数计算获得煤流量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7个科室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疾病管理,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诊疗管理,比较两组医疗质量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诊疗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环境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用药不良事件发
目的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治疗依从性、临床行为依从评分、家属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皮疹消失、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合理饮食、坚持治疗、情绪稳定评
1临床资料rn患者,男,47岁,于2007年确诊“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至今,2017年始出现全身骨痛,化验甲状旁腺素>2000 pg/ml,不规律使用骨化三醇及西那卡塞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220/140 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美托洛尔、依那普利治疗,未规律监测血压.有吸烟史,20支/d,吸烟25年,未戒烟.
煤自燃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煤自燃灾害会造成能源浪费、 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电厂烟气中CO2等惰性气体含量达80%以上,氧含量在10%以下,将电厂烟气注入井下采空区既能封存CO2等气体,又能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文章首先从低氧浓度和煤吸附的角度论述了电厂烟气注入采空区防治遗煤自燃的可行性.然后,阐明了电厂烟气采空区封存的优势及技术路线.最后,对电厂烟气注入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认为利用电厂烟气封存采空区具有可行性且前景可观,但气体监测与堵漏防漏方面仍需完善,今后的研究重点在于烟气的远距离输送与封
浅埋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发育特征与煤矿安全开采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浅埋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扰动破坏规律与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以柠条塔井田南翼2-2煤S123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材料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对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相似模拟实验表明,S1233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60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6m,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至地表,达165m,裂采比为27.5.数值模拟实验表明,导水裂隙带发育过程分为孕育、发生与缓增、突增及稳定4个阶段,导水裂隙带最终发育至地表,达165m,裂采比为
1临床资料rn患者,男性,25岁,以“发作性动作停滞1年余”于2018年6月6日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首次发作,表现为脑中出现熟悉的画面,动作停滞,发作持续10余秒钟,3~4个月发作1次.近3个月发作增多,3~5d发作1次,遂来本院就诊.
为了更好地进行底板注浆加固设计,开展了近奥灰特条件下加固深度对底板岩体变形影响研究.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构建了采动作用下奥灰顶部风化岩层影响下底板岩层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注浆加固对不同层位岩层的作用效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奥灰顶部岩层被风化时,岩层变形在垂向上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布置监测点的位移曲线在形态表现为三段.当设计底板加固深度14m时监测点位移值小于岩体不加固时的位移值,位移减小6.2%;当设计加固奥灰顶部风化岩层时,位移值小于设计加固深度14m时位移值,且位移减小明显.开采见方时所有监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80例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活检、HPV分型检测以及HR-HPV-E6/E7 mRNA检测,并以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HPV分型检测以及HR-HPV-E6/E7 mRNA检测结果,及HR-HPV-E6/E7 mRNA检测与宫颈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HPV检测显示阳性44例,占比55.00%;阴性36例,占比4
为更好地预测煤炭自燃风险,分析了影响煤炭自燃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煤炭自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最小信息鉴别原理,利用反熵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基于理想点法的煤炭自燃风险评价模型,并选取15个典型煤矿采煤工作面样本应用于模型.研究表明:测得不同采煤工作面煤炭自燃风险程度与实际相符,各项指标差异可以科学确定不同采煤工作面的自燃特征,有助于煤矿管理者优化自燃防治方案.
针对岩石巷道掘进工艺钻爆法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顾北煤矿-648m水平降温硐室为研究对象,参照岩石巷道断面掘进原始方案,结合现场分析影响爆破效果的一些关键因素(炮孔深度,掏槽形式,炸药单耗等),同时在优化爆破参数的基础上,根据煤矿该岩石巷道的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了掏槽孔超深深度为300mm、400mm、500mm的三种爆破方案.经现场试验对三种爆破方案的效果进行验证,并与原始方案进行对比,最终选用三种设计方案中方案二的炮孔布置情况,方案二的炮孔最佳超深为400mm,炸药单耗降低至1.64kg/m3,炮孔利用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