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学生由于思维不够缜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缺少精确性,这影响了英语知识的构建与英语能力的提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的本质是图示思维,它是将思维显性化的不同手段。在词汇记忆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借助于图示思维,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图示思维;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初中教学中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说、读、写四个领域,这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传统英语教学经验的积淀。但需要注重的一个事实是,对于当前的初中学生而言,第二语言的学习对思维提出的挑战很大,英语知识远不是所记忆的词汇在语法作用下组织成句子那么简单,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英语表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必须从思维角度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加工。而在此过程中,思维的图示不能忽视。
图示思维对词汇的记忆作用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一个拦路虎大概就是词汇的记忆了。课程改革以来,英语词汇量明显加大,即使最新的教材在词汇量上有所缩小,但相对于课程改革之前的英语教学而言,词汇净增量仍然是可观的,这就意味着相同时间内学生需要有效地扩大记忆容量,才能打败这第一个拦路虎。通常情况下,过关式的词汇记忆与默写成为教师的基本选择,这种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机制(记忆机制与思维机制)的方法,最终结果是磨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因为操作成本低,且符合教师的教学习惯,所以在教学中仍然屡见不鲜。
反之,如果能够从学生记忆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图示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记忆思维,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在词汇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学生需要学习的词汇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范围内知识体系的结构图,通过这个图可以将相关的词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增强学生记忆乃至于将来的词汇运用能力的作用。比如说,在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Finding your way”的教学中,四会的词汇分别是follow/north/west/south/east/trip/kilometer等,三会的词汇则是path。如果机械地进行记忆,也不是说学生记不住,但效果不佳、兴趣不浓;如果用图示的方法促进学生记忆,则效果更好。如让学生在纸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画下箭头,然后分别标上四个方向,又或者画出一个从学校到家的道路示意图,然后将相应的单词有机地整合到图形中,然后沿着道路一边“行走”一边记忆单词,则也能形成有效的记忆。这样的图示,优点在于通过图的方式,将所需要记忆的词汇从思维角度进行精细加工,实际上也就起到了增强记忆与思维的作用。
图示思维对英语学习技能促进
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四个环节,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过程,有效的听、说、读、写决定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学生的思维如何驱动听、说、读、写的有效进行呢?图示思维在其中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目前,有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借助于图示来将思维的触角不断向前延伸。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作为思维的产物,如果思维能够顺畅,那听、说、读、写自然就能够顺利进行。从思维导图这一时髦概念中提取其本质,其实就是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思维。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在听英语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图示的方法速记自己认为的重点(以一至五个单词或一个短句来表示),这样听完一两遍之后,往往就可以将所听内容用图示相对完整地表示出来;在说英语之前,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列提纲)将要说的内容“串”成一个前后连贯的思路图,这样可以很好地起到引导学生说的思维的作用;读分为两种,一种是教材上的Reading等内容,另外一种是教材外的阅读材料,前者学生相对较熟,不需要图示来引导思维,后者与听类似,但其多了进度的自我控制,因此在图示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反复修正,因而准确程度更好,适切度更好;写与说类似,同属信息的英语输出,也与读类似,都有反复修改的空间,故不赘述。
用图示来描述听、说、读、写中的思维,反过来以图示促进听、说、读、写思维,其作用在于图示的方法可以让思维的精确程度更高,从而驱动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词汇的选择,对语法的判断,对英语的整体运用更为准确。
图示思维利于英语学习品质提升
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都是需要学习品质的支撑的。英语学习中,一个字母可以影响一个单词的意思,一个时态可以影响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篇章的意思,英语学习如何保证其精确性,是许多教师经常头疼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图示思维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精确性。小到相似词汇的比较记忆,中到不同时态、不同语法的异同点,大到语篇的读与写过程中的语义掌握,都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现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图示是一个将学习思维显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思维加工的对象显性化、精确化,这对于思维还不够缜密的初中学生而言,有着极为正面的导向作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高度重视思维的显性化措施的研究。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在内的图示思路,应当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对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图示思维;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初中教学中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说、读、写四个领域,这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传统英语教学经验的积淀。但需要注重的一个事实是,对于当前的初中学生而言,第二语言的学习对思维提出的挑战很大,英语知识远不是所记忆的词汇在语法作用下组织成句子那么简单,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英语表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必须从思维角度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加工。而在此过程中,思维的图示不能忽视。
图示思维对词汇的记忆作用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一个拦路虎大概就是词汇的记忆了。课程改革以来,英语词汇量明显加大,即使最新的教材在词汇量上有所缩小,但相对于课程改革之前的英语教学而言,词汇净增量仍然是可观的,这就意味着相同时间内学生需要有效地扩大记忆容量,才能打败这第一个拦路虎。通常情况下,过关式的词汇记忆与默写成为教师的基本选择,这种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机制(记忆机制与思维机制)的方法,最终结果是磨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因为操作成本低,且符合教师的教学习惯,所以在教学中仍然屡见不鲜。
反之,如果能够从学生记忆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图示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记忆思维,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在词汇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学生需要学习的词汇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范围内知识体系的结构图,通过这个图可以将相关的词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增强学生记忆乃至于将来的词汇运用能力的作用。比如说,在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Finding your way”的教学中,四会的词汇分别是follow/north/west/south/east/trip/kilometer等,三会的词汇则是path。如果机械地进行记忆,也不是说学生记不住,但效果不佳、兴趣不浓;如果用图示的方法促进学生记忆,则效果更好。如让学生在纸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画下箭头,然后分别标上四个方向,又或者画出一个从学校到家的道路示意图,然后将相应的单词有机地整合到图形中,然后沿着道路一边“行走”一边记忆单词,则也能形成有效的记忆。这样的图示,优点在于通过图的方式,将所需要记忆的词汇从思维角度进行精细加工,实际上也就起到了增强记忆与思维的作用。
图示思维对英语学习技能促进
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四个环节,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过程,有效的听、说、读、写决定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学生的思维如何驱动听、说、读、写的有效进行呢?图示思维在其中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目前,有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借助于图示来将思维的触角不断向前延伸。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作为思维的产物,如果思维能够顺畅,那听、说、读、写自然就能够顺利进行。从思维导图这一时髦概念中提取其本质,其实就是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思维。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在听英语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图示的方法速记自己认为的重点(以一至五个单词或一个短句来表示),这样听完一两遍之后,往往就可以将所听内容用图示相对完整地表示出来;在说英语之前,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列提纲)将要说的内容“串”成一个前后连贯的思路图,这样可以很好地起到引导学生说的思维的作用;读分为两种,一种是教材上的Reading等内容,另外一种是教材外的阅读材料,前者学生相对较熟,不需要图示来引导思维,后者与听类似,但其多了进度的自我控制,因此在图示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反复修正,因而准确程度更好,适切度更好;写与说类似,同属信息的英语输出,也与读类似,都有反复修改的空间,故不赘述。
用图示来描述听、说、读、写中的思维,反过来以图示促进听、说、读、写思维,其作用在于图示的方法可以让思维的精确程度更高,从而驱动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词汇的选择,对语法的判断,对英语的整体运用更为准确。
图示思维利于英语学习品质提升
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都是需要学习品质的支撑的。英语学习中,一个字母可以影响一个单词的意思,一个时态可以影响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篇章的意思,英语学习如何保证其精确性,是许多教师经常头疼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图示思维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精确性。小到相似词汇的比较记忆,中到不同时态、不同语法的异同点,大到语篇的读与写过程中的语义掌握,都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现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图示是一个将学习思维显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思维加工的对象显性化、精确化,这对于思维还不够缜密的初中学生而言,有着极为正面的导向作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高度重视思维的显性化措施的研究。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在内的图示思路,应当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对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