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反射 揭示旁人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视网膜提取影像,目前看来依然玄乎。而另一种与此有关的理念,则已被证明可行。在1964年的007系列电影《金手指》中,男主角詹姆斯·邦德挫败了一次袭击,因为从他将要亲吻的女士的眼球上,他看见了即将从他背后袭击他的男子的反射像。科学家2013年12月底宣布,依据角膜反射,未来有可能准确识别一个人或一些人。
  科学家发现,一个人的肖像照的眼中,可能生成摄影师或靠近被拍照者的影像。这些附加影像以反射图像的形式,出现在被拍照者的眼睛里。就算反射图像经过强化后看起来也模模糊糊,它们依然携带着足够的细节信息,因而能让其他人辨认出反射在被拍照者眼睛里的人。多个科学团队正在探寻这一被称为角膜成像的方法。该方法可能有广泛用途,如犯罪调查和侦查(甚至重建被拍照者所在的直接环境),又如高级电脑绘图、面部和虹膜辨认及机器人学。
电影《金手指》中,从他所吻女性的角膜反射图像中,邦德看见了他身后的袭击者。

  这方面研究大多都涉及眼部特写和复杂的计算机处理,目的是产生清晰的反射图像。但科学家指出,对辨认犯罪嫌疑人来说有用的图像不一定必须很清晰,这是由于人类拥有非凡的模式或图案识别能力。如今,运用现成的图象处理软件,对一般数字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强化,就能重建人脸。此外,尽管提取反射自角膜的人面像甚至全身像已非首次,但利用眼睛反射图像辨别原本难以辨别的隐蔽旁人,却是首次得到证明。
  在实验中,科学家采用高级数字相机和照相馆照明,为5名志愿者拍摄证件相片风格的坐像。同时,也为这5名志愿者拍摄在他人眼中呈现的角膜反射图像(靠近摄影师站立)。接着,科学家让两组人尝试匹配证件照片和处理过的角膜反射图像照片,其中还有不是这5名志愿者的其他一些人的证件照片作干扰。实验结果显示,对5名志愿者都不熟悉的一组人,他们将角膜反射图像照片与证件照片对应起来的成功率为71%(运用了正确识别匹配或排除不匹配的方法)。那么,熟悉这5名志愿者的另一组呢?正确匹配率高达84%。
(a) 高像素面部照。红框标明感兴趣区域,其中包括角膜的反射性表面。
(b) 提高对比度之后,对感兴趣区域的放大视图。5人在角膜反射图像中清晰可见。从左至右分别为J(科学家)、CF(坐着的人)、IS、SC(摄影师)和AS。绿框凸显的是AS(旁人)。

  接下来,一位代号J的男科学家与5名志愿者排成一线,调查10名新的志愿者(他们对这项实验不熟悉,但熟悉J)是否能一下子就把他与其他人区分开,以及这种区分的信心度。这项实验意在模拟:警方让可能的嫌疑人站成一排,让目击者从这排人当中指认嫌疑人。结果,10名志愿者中有9人从模模糊糊的角膜反射图像照片中认出了J,信心度为80%。科学家得到的结论是,角膜反射图像不仅可能与同一个人已有的高质量图像匹配,而且能让某个人辨认出他(她)知道的那个人。这让科学家很惊讶,毕竟基于角膜反射图像的清晰度很差。
(c) 经过强化后的AS特写。性别、种族、头发颜色、大致年龄和表情等都明显可辨。

  在从他人眼中提取反射的面部信息方面,这项研究代表着一种初始探索。但该方法作为一种法医学工具的用途还远远未得到证明,因为在真实案例中存在太多可变因素。实施绑架或性骚扰的罪犯,不太可能被高端数字相机以39兆像素的分辨率拍摄下来,更何况这样的拍摄还需要很高的光照条件。另外,在这项实验中,对照片进行匹配依然是一种主观活动,基本上就是给出一种意见。如果能直接测量角膜反射图像的某个方面,例如反射图像中某人的两个瞳孔之间距离,再与对同一个人高像素照片中同一参数的测量结果对比,那么肯定会更好。这种客观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当然也会更高。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承认,照相机像素确实是一个问题,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也许要不了多久,一般的智能手机也将具有超高像素的摄像头。最终,角膜反射图像识别的关键可能不在于照相机的像素,而在于参与识别的人。换句话说,找到最佳辨认者(那些熟悉相关面孔的人),可能比获得最好的图像更重要。
  放大被拍照者眼睛部位,显露隐蔽的旁人
实验中,拍照场地布局和相关仪器设备示意图。
其他文献
大量系外行星的发现,特别是像开普勒-452b这样的类地宜居行星的发现,大大激发了人们搜寻地外文明的积极性。不难预期,未来的研究工具和探测技术必将获得巨大发展和进步,随之而来,将有更多更接近于地球的宜居行星被发现。如能像人类所期盼的那样,这些系外行星是“超级地球”,是“最类似地球的行星”或“第二个地球”,那么前景将非常美好。但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望,还要走多长的道路。  对系外行
人类对水,以及蓝色的海洋和湖泊,有一种近乎非理性的原始的渴望。最近的一次全球调查表明,蓝色是我们最喜欢的颜色。仅在英国,受访者中喜欢蓝色的占33%,这一数字比其他任何颜色都高,蓝色之后排在第二位的红色只占15%左右。  蓝色已成为地球的默认色彩。事实上,地球并不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淡蓝色星球,从“航行者”拍摄的太阳系行星“全家福”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是浅蓝色的,相较之下海王星的颜色更
高度亲铁元素能够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远古地球的历史,同时还可揭示月球、火星和其他邻近行星天体的秘史,这是因为在大约40亿年前的陨石大轰炸中,太阳系内的整个世界显然都被含有黄金、铂和其他高度亲铁元素在内的星尘物质横扫过了。  早期的太阳系就像宇宙中的一个打靶场,一些行星物质渐渐凝聚成形,但还剩下很多岩石碎块在星际太空中四处游荡碰撞,产生大规模的陨石轰炸。据认为地球在一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中被分离出了一大块
据媒体2011年10月报道,—名英国出租车司机的遗体被制作成了木乃伊,其制作方法与古埃及法老木乃伊的制作方法是—样的。那么,现代木乃伊的制作方法与古埃及木乃伊有什么异同?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本文为你揭开有关木乃伊的种种奥秘。  1 制作现代木乃伊  采用“改良"的古埃及人的方法,他们被制成了现代木乃伊。  据媒体报道,英格兰西南部城市托基的出租车司机阿伦·比利斯的遗体已按照其遗愿被制作成了
【探究背景】  现在许多家庭废旧空调冰箱中氟里昂任意排放,这种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排放的氟利昂会破坏对地球生命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如何解决制冷机中残留氟里昂的回收、利用的问题?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探究过程】  1.残氟回收器电路图  (1)首次排空气体。打开液体截止阀,关闭气体截止阀,接通系统电源,让系统排空。观察低压表,当低压表读数小于或等于零时,说明系统已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以为,葡萄酒的味道来自葡萄,啤酒的味道来自啤酒花和大麦芽。实际上,这些酒类的味道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种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确切地说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我们不仅用它来酿造葡萄酒、啤酒和烈酒,还用它来制作面包、奶酪等发酵食品。这种微生物就是酵母。  虽然酵母的发酵特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它对食物风味有多大影响人类对酵母进行了长期“驯化”,得到了不同用途、不同风味的酵母。近年来,
编译 方陵生    一家四口,为何定格在庞培城火山灰化石中?可怜庞培,当初究竟遭遇了怎样一场浩劫?科学家制作一座座复原像,向我们直观再现庞培城的末日。      不朽之谜  来自明朝,这个尸身至今不腐的人究竟是谁?少林秘笈,是否正是他“永垂不朽”的原因?科学家层层推理。为我们揭开“长枪客”尸身不朽之谜。    少妇之死  沼泽深处,两百多年前的古尸为何至今不腐?面目狰狞,年轻的她为何死得如此痛苦?
中世纪的时候,桌子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支架上架一块木板搭起来的。当被邀请参加聚餐时,客人们会自己带餐刀前往,用勺子或直接用手来就餐,把肉或鱼放在面包上一起吃,并且很多时候会和邻座共用一只大口杯。  在一场宴会上,侍者拿走了3样东西,并添加了另外3件。仔细观察这两幅宴会的场景图,你能把这6件东西找出来吗?  这是《贝里公爵的最美时祷书》中的一月历画,创作于公元1416年,彩色的插画绘制于羊皮纸上。
向海洋“施肥”是“地球工程”众多构想中的一项。1988年,海洋学家约翰·马丁揶揄道:“给我半条船的铁,我给你一个冰河时代。”  马丁认为,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酶需要铁作为活化剂,缺铁是阻碍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大量“铁”倒入海洋,充当“铁肥”,能够催生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生物快速繁殖。在光合作用下,浮游生物从大气和海洋中吸收二氧化碳,浮游生物数量越多,意味着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从而可以
自然界摩擦力无处不在,比如人走路、跑步、汽车行驶等都需要摩擦力,这些主要是物体表面摩擦力,而物体内部的摩擦力会不会影响它的运动速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我用相同的容器装进重量相同的几种物品,在同一张光滑的斜桌面滚下,观察它们的运动速度,从而验证物体内部物体相互摩擦力是否会影响其运动速度。  关键词:等重、同高、摩擦力、速度  实验工具:四个相同的矿泉水空瓶、手提电子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