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 悲剧人生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分别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的优秀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对比分析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塑造手法的异同,以探讨作家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艾米丽 韦瑟罗尔奶奶 人物形象 人物刻画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下简称《艾》)因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精巧的人物塑造代表了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以下简称《韦》)则是美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典范。两部作品都以精炼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两位女性悲剧人物形象。本文试对这两位悲剧人物形象作一比照,并分析作家人物刻画手法的异同。
  一、人物形象解读
  从人物分类来看,艾米丽属“圆形人物”,具有矛盾的双重人格。一方面,艾米丽孤僻冷漠、顽固专横、拒绝变革、思想僵化。在强势的父权和贵族势力的淫威下,艾米丽成为旧制度、旧观念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为维护这些传统,她拒绝纳税和邮政服务,放弃与外界交流,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艾米丽勇于挑战传统,追求自由,充满了反叛精神。父亲的死使艾米丽获得自由,开始大胆地追求爱情,“每逢礼拜天下午他们乘着漂亮的轻便马车弛过”。然而世俗的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爱情幻灭彻底击垮了这个作为“纪念碑”和“传统的化身”的南方淑女,并最终导致了她畸变的心理和扭曲的人格—她毒死荷默,以一种极端、扭曲和恐怖的反抗形式為爱情结局。柔美的玫瑰还未绽放,就只能换上铿锵,悲情结尾。
  韦瑟罗尔奶奶体现出“扁平人物”的特征,个性鲜明,是个聪明能干、倔强勤劳、朴实刚毅的南方传统老妇人形象。她坎坷一生,先后经历恋人遗弃、丈夫早逝、女儿夭折等多重打击,依然努力成为贤妻良母。即使在病榻上,韦瑟罗尔奶奶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积劳一生所操持的家。韦瑟罗尔奶奶爱的始终是那个弃她而去的乔治,对他的想念“犹如从地狱里冒出来的一片烟云”。她一生虔诚,笃信上帝,期盼上帝在临终前给予进入天堂的暗示,却在无尽的遗憾与思念中走向死亡。
  二、人物形象塑造
  “人物塑造是指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包括其言行、性格、情感、思想)的具体描绘。”两位作家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两位栩栩如生、个性突出的女性人物形象。
  1.意识流写作手法。《艾》和《韦》两部作品都运用了意识流这一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但二者各有侧重。在《艾》中,作者福克纳巧妙地运用了时间蒙太奇的手法,将艾米丽的不同阶段的事件以特写镜头的方式跳跃呈现于那座阴冷黑暗的旧宅内,这种手法使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并行交错,如同电影片段般一一展示出来,凸显了人物的立体感。
  《韦》文着重通过内心独白,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的老奶奶的回忆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逐层展示人物的经历、情感和性格。小说中老奶奶的意识活动共发生了七次,在这一连串跨时空的从浅层到深层的内心独白中,始终串连着老奶奶的孩子、农活、家务、财产、遭遇,真实清晰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2.叙事形式。艾米丽这一悲剧人物得以成功塑造的载体,在于第一人称复数“我们”这一独特的叙事视角。叙述者“我们”代表全镇的人们,他们作为旁观者见证了艾米丽的人生:“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等我们再见到艾米丽小姐时,……”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使得艾米丽不同人生阶段的外貌形象和主要活动的描写直接、清晰、富有层次感,生动真实地揭示了艾米丽的形象变化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波动。
  《艾》文中时序倒错的手法的运用可谓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全文充分运用倒叙和情节交错设置伏笔、悬念,将过去和现在颠倒、交错,融汇于一体。这一手法为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涂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揭示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无奈、纠结与斗争,以及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和抗争,体现了人物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在《韦》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时间取代了物理时间,弥留之际的老妇人的思想活动自然地流淌,使读者随之一同体验她的经历和情感。波特成功地通过频繁转换视角的手法来反映人物飘忽不定的意识活动。在作品开头,作者首先用第三人称叙述老奶奶,接着以老奶奶的视角来叙述哈里医生,其后叙述角度又转为第三人称来描写哈里医生。这种人称和视角的频繁转换从不同角度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三、结语
  《艾》和《韦》都不愧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艾》文着力于外部的描绘,通过外貌、言语等特征来展示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韦》文则更多的透过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揭示人物多侧面的个性。总之,两位作家精巧的人物刻画手法都较好地烘托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增强了其审美效果,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黄源深.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actors of errors an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n investigation and to make error analysis on listening componen
【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英语课堂以语法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被取代,英语教学界一度批判知识性语法教学约束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开口说的能力。随之,PBL教学法备受推崇,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口语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PBL模式,在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证实PBL模式有助提升语法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语法教学  一、引言  在学习者
【摘要】小说《啊,拓荒者!》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文中主要男性角色艾米与土地的交织关系,探讨作品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共生相融的思想。  【关键词】薇拉·凯瑟 《啊,拓荒者!》 人与土地  《啊,拓荒者!》中艾米是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高原的瑞典移民柏格森家族中的小儿子。作为书中主要男性形象之一,他与土地的纠葛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共生关系。围绕着他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跟他所眷恋和热爱
【Abstract】Willa Cather’s novels mainly describe pioneers’ lives and American society in Westward Movement. Through My Antonia, Willa shows her adherence to pioneering spirit and European traditions.  
【Abstract】The study of children language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hot topic of numerous researcher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nalysis to Chinese content words of these five star children from cons
【摘要】鲁迅小说包含了大量的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本文尝试对鲁迅小说《彷徨》中的杨宪益译本和蓝诗玲的译本的动物隐喻翻译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鲁迅小说 动物隐喻 翻译策略  一、认知隐喻与翻译  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认知语言学建立标志是认知语言学奠基人Lakoff and Johnson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的出版。
【摘要】小组合作学生在新课改后对于教学改革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从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出发,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实施效果不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其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课堂 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有效的生学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另外一方面这也是符合新课改一种具体的体现。本研究深入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当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
【摘要】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都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当今大学英语科目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现代网络技术 英语 教学模式改革  前言  国家
【摘要】本文以一节高中语法课为例,从语法课的特点,教学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应用Smart电子白板辅助高中语法教学的可行性。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反思来说明电子白板在促进创设话题情境,推动课堂互动,有序归纳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实用功能。  【关键词】Smart电子白板 基于话题 语法教学 交互展示功能  一、问题提出  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领悟且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质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是以单元主题为线索,以阅读课为载体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思想,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过程承继性的特点,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