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秉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符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本文主要对数学优等生学习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学优等生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数学优等生;学习状况;强化措施
在提倡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学困生的帮助上。这样的做法,符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符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理所当然。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那么一些学生,天资聪颖,对数学兴趣浓厚,充满渴望,我们不应该将这样一批优质学生安放在被遗忘的角落。
一、数学优等生学习特征的分析
优等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体现了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活动的特点。优等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思维敏锐,敢于质疑,勇于自我否定,能迅速而灵活地调整思维方向。转移经验、侧向思维和遥远联想是其思维的具体表现,特别能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善于数形结合、建立模型思考问题。优生的数学学习带有突然性的特点,这种特性常被称为“灵感”。优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体现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统一的特点。他们有强烈的想象力,问题意识强。
因此,数学优等生不仅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理解深刻、全面;(2)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浓厚的好奇心;(3)可以用不同方式完成学习任务;(4)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式;(5)能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以实现学习目标;(6)学习速度快,效率高;(7)有目标,并具有完成目标的行为。
二、数学优等生的强化措施
1.教师方面的措施
首先,教师要改变认识,重视对优等生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把优等生考虑在内,课堂中要激发优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发挥他们的示范性。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只有提高教学能力,才能使数学问题的设计既有难度又有坡度和清晰度。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那些有新的生成的数学课堂,要通过数学教师清晰的教学思维,及时地捕捉信息、重组信息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还有,教师要妥善整合各种教学关系。要能处理好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的关系,在面向全体的理念指导下努力面向每一个个体;要能处理好解决问题与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目标整体上的全面性的关系;就教学方式而言,要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建构学习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要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关注优等生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2.学生方面的措施
(1)提升课堂学习目标。通过简单的题目训练数学优等生的思考方法,进行向上拓展;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思考的内容。在练习时,教师应该设计好问题,让数学优等生也有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增加题目的开放性。要帮助数学优等生建模,在课堂上培养数学优等生说的能力。有时说的能力比做题目的能力更重要,说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清思路、条理的过程,它会使学生以后做题、做事更有条理。说的能力的培养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中低段就要开始。
(2)提高元认知能力,加强数学思考。在数学学习中,研究解决问题总是第一层面的事情,而研究解决问题之后更深层次的探讨,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这样的元认知却很少得到重视。学生“要掌握方法”,却很难说出“思考方法的方法”是什么,教学处于“观而不知”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引导优等生加以改善和提高。
(3)把数学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已走进小学生,小学优等生更喜欢网络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效用。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学习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增强;网络环境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实现教学的多向开放;可以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优等生不应被教师忽视。教师应该让数学优等生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走出来,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以在未来在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继红.浅谈资优生数学创新性学习的特点[J].上海中学数学,2006(3).
[2]周红强.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都市家教,2011(5).
[3]骆文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1).
关键词:数学优等生;学习状况;强化措施
在提倡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学困生的帮助上。这样的做法,符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符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理所当然。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那么一些学生,天资聪颖,对数学兴趣浓厚,充满渴望,我们不应该将这样一批优质学生安放在被遗忘的角落。
一、数学优等生学习特征的分析
优等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体现了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活动的特点。优等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思维敏锐,敢于质疑,勇于自我否定,能迅速而灵活地调整思维方向。转移经验、侧向思维和遥远联想是其思维的具体表现,特别能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善于数形结合、建立模型思考问题。优生的数学学习带有突然性的特点,这种特性常被称为“灵感”。优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体现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统一的特点。他们有强烈的想象力,问题意识强。
因此,数学优等生不仅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理解深刻、全面;(2)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浓厚的好奇心;(3)可以用不同方式完成学习任务;(4)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式;(5)能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以实现学习目标;(6)学习速度快,效率高;(7)有目标,并具有完成目标的行为。
二、数学优等生的强化措施
1.教师方面的措施
首先,教师要改变认识,重视对优等生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把优等生考虑在内,课堂中要激发优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发挥他们的示范性。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只有提高教学能力,才能使数学问题的设计既有难度又有坡度和清晰度。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那些有新的生成的数学课堂,要通过数学教师清晰的教学思维,及时地捕捉信息、重组信息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还有,教师要妥善整合各种教学关系。要能处理好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的关系,在面向全体的理念指导下努力面向每一个个体;要能处理好解决问题与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目标整体上的全面性的关系;就教学方式而言,要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建构学习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要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关注优等生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2.学生方面的措施
(1)提升课堂学习目标。通过简单的题目训练数学优等生的思考方法,进行向上拓展;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思考的内容。在练习时,教师应该设计好问题,让数学优等生也有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增加题目的开放性。要帮助数学优等生建模,在课堂上培养数学优等生说的能力。有时说的能力比做题目的能力更重要,说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清思路、条理的过程,它会使学生以后做题、做事更有条理。说的能力的培养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中低段就要开始。
(2)提高元认知能力,加强数学思考。在数学学习中,研究解决问题总是第一层面的事情,而研究解决问题之后更深层次的探讨,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这样的元认知却很少得到重视。学生“要掌握方法”,却很难说出“思考方法的方法”是什么,教学处于“观而不知”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引导优等生加以改善和提高。
(3)把数学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已走进小学生,小学优等生更喜欢网络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效用。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学习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增强;网络环境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实现教学的多向开放;可以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优等生不应被教师忽视。教师应该让数学优等生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走出来,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以在未来在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继红.浅谈资优生数学创新性学习的特点[J].上海中学数学,2006(3).
[2]周红强.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都市家教,2011(5).
[3]骆文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