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小学学科课程的教育策略行为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做出重大决定和指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创新内容相结合。为此就需要探寻两者融合之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中小学科学教育首先要求注重创新,其次要重视各地实践经验的积累,遵循正确的原则,然后要讲求教育方法,依靠有效途径,运用好科学课堂教学并尝试其它课堂教学和出版图书的力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48-01
  都说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和社会建设的主心骨,所以中小学生就可作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类群体,话虽如此,但如今对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中仍然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科学的最终目的和所含内容有着太多的不切实际,其中的一些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较空泛,总之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过于理想。我们可以这么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科学教育,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做出的指示,另一方面也是对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最佳解决措施。想要这一措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要充分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理念对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探寻教育中的可行之径,最后发挥其理念对中小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必须注重创新
  教育的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提高人民素质,培养国家未来建设的下一代。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影响观察到,这一理念的内容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主要作用为革故鼎新、增强文化魅力和吸引中小学学生的注意等。最后,宣传24字价值观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具体事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要重视各地实践经验的积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一步步的融入到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工作中去。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总结强化,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才能指导实际的工作。龙健民对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二是客观世界和中小学生身处的环境对中小学的影响,三是其中还包含了一些中小学生自身的问题,基于此他对需要让克州中小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等有效对策,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对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一些原则是需要被遵循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从实际出发做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增强教学的注意力和感染力。遵循层次分明原则、方向明确原则和渗透性原则会事半功倍。那么,什么才是方向明确性原则,它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必须把握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把中国共产党方针和政策教育与之相结合,从教导中小学生的思想理念著手,引领他们积极思考和理解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教育,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启发和教育。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必须讲求教育方法
  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能够让两者融合创新的关键,它主要方法有客观理论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和咨询辅导法三种。理论教育法就是以语言为载体,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作为例子再结合科学价值理论直接进行正面教育,换一种说法就是通过摆明事实给小学生讲道理的方法循循善诱,使中小学生通过这些事实和道理形成是非分明正确价值观。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具有十万分的耐心和良好的态度以外,还要时刻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进行观察研究。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要依托有效途径
  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教育、实践育人、文化教育和管理育人四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总而言之,就是要将其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实际的相关课程中,在校园各种文化建设和管理中也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正的把之转化为实际行动。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历史课堂教学
  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可以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比如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很好的加入价值体系内核的内容。怎么加?如何加?就要看教师对科学教材的熟悉程度,教师对科学典故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是极好,对任意一段历史能够信手拈来,这样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教材哪里体现了关于此的知识点,科学教学的课文中类似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点不在少数,教师可以认真把握这样的节点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常静.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再认识[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2]龙健民.克州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问题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10).
  [3]徐金超.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
  [4]徐金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析[J].人民论坛,2014(12上).
  [5]石中英.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徑[J].人民教育,2014(18).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力学》一直是高等院校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多,公理、定理、概念和公式多,且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联系,有好多问题直接来源于实践,但是由于受学时限制,学生普遍认为《工程力学》课程太难,以至丧失学习兴趣,于是面临如此窘况,互动启发式教学应运而生。由于受教学启发,该文就静力学受力分析中,复杂铰在复杂结构中的受力分析进行研究。该文提出一种复杂铰受力分析的新方法,即
【摘要】当今社会小学数学的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问题,而是要学会关爱后进生,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对自己要有自信心,本文主要围绕关爱后进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问题上作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关爱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53-01  从平时的观察调查可以看出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再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素养,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而是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点上再进行教育教学。当我们正确的认识到这一观点之后,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过程,要对学生进行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关注到学生的各个发展方面,以学生的各项素养的培养为重点进行教育活动。  “以人为本
【摘要】学生的普遍看法是:语文课枯燥,说理重,成绩提高困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第一,要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开场白”;第三,懂得幽默,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知识与快乐的主阵地。  【关键词】自信心 兴趣 幽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88-02  学习语文并
钯催化的Ullmann反应合成C-N键获得成功,在各种配体参与下廉价的铜催化Ullmann反应形成C—N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