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识字教学的必要性谈起,加强识字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然后紧接着从六个方面对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方法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进行识字训练,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无意识字,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实施鼓励性评价,4.利用字典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5.掌握识字方法、识字规律,6.充分利用“语文园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关键词】识字 兴趣 鼓励 字典 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息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而识字教学的艰巨性则体现在,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同音字一字多义等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三千五百个,而一、二年级阶段要求认识一千六百个常用字,会写其中八百个,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量还是很大的,识字任务相当艰巨,掌握科学的有效的识字方法对于学生加快识字步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国家督學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也强调:“认写分开,及早阅读”。他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识字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方法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阶段。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工作中我体会到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方法。
1 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进行识字训练。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进行识字训练,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是最容易的。而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通过猜字谜活动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我首先根据字形特点出示一些字谜的谜面,学生猜谜底。不管他是猜得对与否,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比较深刻。每个同学在猜谜的过程中都在开动脑筋,认真死思考,同时展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的大笑,让他们在回答正确结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例如“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谜底就是:拿),又如“一加一”,猜一字,(谜底就是:王),“八十八”,猜一个字,(谜底就是:米),“天上无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猜一字,(谜底就是:人)。另外比如“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猜一个字”答案是:面。通过猜字谜这种有趣的识字形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2 养成良好的看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提高学生无意识字能力。就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低年级学习成绩的优劣与智力关系不是很大,主要问题在于孩子是不是喜欢学习,是不是专心听讲。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养成良好听的习惯的同时,参与到汉字的认读上,用眼注视课文,用心记忆生字,视觉、听觉、思想活动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把字音与字形牢固的对应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汉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学过的生字和词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一些词语来说话讲故事,把识字教学寓于学生的自觉行为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无意注意一般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但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还喜欢自己给别的同学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鼓励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课文中的词语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给别的学生讲故事时练习尝试着去运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的讲话和讲故事之中,不失为一种加强识字教学的好方法。既然我们明白喜欢讲故事和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那么我们就应该加以正确的利用,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看一些有趣的故事课外书,然后再让他们讲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听,我相信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很乐意去做的。 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要随时注意提醒学生重点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哪些新的词语,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我们应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另外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却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学生保持良好兴趣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复习效果,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实施鼓励性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老师表扬性的话语,只要老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时,则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们应该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多实施一些鼓励性评价,如“你真聪明”、“这个问题你回答得很好,请坐”。即使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也要找找他的优点,如:“你的声音很响亮”。有时学生回答得好,我会让全班学生一起表扬:“回答得真好,你真厉害”,这样对学生经常地多加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的。
4 与字典为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用新华字典查找生字,无论是部首查字的方法还是音序查字的方法,学生在刚刚接触新华字典时兴趣还是很浓厚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善于对学生的这种新鲜劲和浓厚的兴趣加以有效的利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如每天回家查找预习课中出现的生字,为了增加学生活动的实践性,可以再加一点,并让学生写出这些生字所在的页码,这个作业若能长期坚持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他们的自学能力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在课间和平时,我总还是有意识的表扬那些作业做的比较到位,比如说让他们查找的生字有多音字的时候,有个别学生发现以后,写在了作业本上,此时,我特意当众表扬,而第二次当有出现一个多音字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意识的写上全部的读音以及页码。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更激发了他们查字典的兴趣。
当学生对于用字典来学习生字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依赖性以后,接下去我乘热打铁,增加了难度,当然是在我的刺激之下,为了增加他们的兴趣,我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字典来学习的难度:“现在大家对于用字典来查生字已经很熟练了,几乎你们遇到的生字都能把它的页码找出来,今天我们不但要你帮生字找到字典中的页码,你还能把它藏在字典中的词组找出来吗?我要看看谁组词组对了。”结果第二天有个别学生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于是,我当着全班的面表扬并夸奖了他,经过一番指导,全班都能找到生字的词组,不仅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了,而且面对那么多生字,个别学生甚至不满足于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的范围,而是到范围更大的词语字典等字典中查找词组。
5 掌握识字方法、识字规律,提高识字的自觉性。学生在没有学习拼音的情况下,刚接触一篇新课文,要想认识文中的生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熟悉课文,如说,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等,这时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了,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进行随文识字。如果遇到比较难读、难认的字可以先作一下标记,然后师生一起来学习标记的难字,在学习的同时,告诉学生认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学习生字不仅要记住这个字的音,还要记住它的形。例如:我在教学生字“日”的时候,我就提示说:什么圆圆像盘子?在教学生字“月“的时候,我同样提示说:什么弯弯像小船?在教学汉字“水”的时候,则提示:什么清清哗哗流(水)?等等,当学生从中发现了汉字的规律即象形这个特点之后时,教师就趁势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识记汉字的字形,学生就可以轻松的实现自己去发现并掌握汉字了,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识字教学的目的。
我们汉字中有好多的汉字是象形字和形声字,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在认字的时候可以根据形状来识字。例如口、人等。又如一些形声字,瞄、描、喵、猫、锚等声旁表示音节,形旁表示意义。还有会意字等,意會他的意思,从而理解字,达到识字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用适合自己或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识字。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寻找汉字规律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6 以“语文园地”为突破点,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励每位学生都去发现,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设计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如在进行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四”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发现规律是什么?学生经过认真的观察之后发现,原来: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四行字共有四个偏旁,而且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比如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这节课上,我出示了《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部分的字,让学生在这些字中寻找规律,在偏旁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字的区别以及怎样记住这些字,将所有出现的字扩词,在讲述动词时还可以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更加深刻。初步教会他们形声和形义两种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识记生字过程注意发现、运用,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既认识了字,又有总结出汉字形体的一定规律,从而体味到汉字的构字特点,达到了主动、高效识字的目的。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注重引导发现,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在人际交往、游戏、情境中学习,指导学生在已有经验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教师并注意给予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霞.让小学生识字充满情趣[J]
[2]童伟勤,秦小华.新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
[3]黄嘉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索与实践[D]
【关键词】识字 兴趣 鼓励 字典 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息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而识字教学的艰巨性则体现在,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同音字一字多义等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三千五百个,而一、二年级阶段要求认识一千六百个常用字,会写其中八百个,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量还是很大的,识字任务相当艰巨,掌握科学的有效的识字方法对于学生加快识字步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国家督學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也强调:“认写分开,及早阅读”。他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识字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方法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阶段。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工作中我体会到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方法。
1 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进行识字训练。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进行识字训练,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是最容易的。而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通过猜字谜活动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我首先根据字形特点出示一些字谜的谜面,学生猜谜底。不管他是猜得对与否,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比较深刻。每个同学在猜谜的过程中都在开动脑筋,认真死思考,同时展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的大笑,让他们在回答正确结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例如“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谜底就是:拿),又如“一加一”,猜一字,(谜底就是:王),“八十八”,猜一个字,(谜底就是:米),“天上无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猜一字,(谜底就是:人)。另外比如“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猜一个字”答案是:面。通过猜字谜这种有趣的识字形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2 养成良好的看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提高学生无意识字能力。就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低年级学习成绩的优劣与智力关系不是很大,主要问题在于孩子是不是喜欢学习,是不是专心听讲。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养成良好听的习惯的同时,参与到汉字的认读上,用眼注视课文,用心记忆生字,视觉、听觉、思想活动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把字音与字形牢固的对应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汉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学过的生字和词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一些词语来说话讲故事,把识字教学寓于学生的自觉行为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无意注意一般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但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还喜欢自己给别的同学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鼓励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课文中的词语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给别的学生讲故事时练习尝试着去运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的讲话和讲故事之中,不失为一种加强识字教学的好方法。既然我们明白喜欢讲故事和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那么我们就应该加以正确的利用,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看一些有趣的故事课外书,然后再让他们讲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听,我相信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很乐意去做的。 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要随时注意提醒学生重点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哪些新的词语,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我们应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另外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却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学生保持良好兴趣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复习效果,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实施鼓励性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老师表扬性的话语,只要老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时,则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们应该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多实施一些鼓励性评价,如“你真聪明”、“这个问题你回答得很好,请坐”。即使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也要找找他的优点,如:“你的声音很响亮”。有时学生回答得好,我会让全班学生一起表扬:“回答得真好,你真厉害”,这样对学生经常地多加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的。
4 与字典为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用新华字典查找生字,无论是部首查字的方法还是音序查字的方法,学生在刚刚接触新华字典时兴趣还是很浓厚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善于对学生的这种新鲜劲和浓厚的兴趣加以有效的利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如每天回家查找预习课中出现的生字,为了增加学生活动的实践性,可以再加一点,并让学生写出这些生字所在的页码,这个作业若能长期坚持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他们的自学能力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在课间和平时,我总还是有意识的表扬那些作业做的比较到位,比如说让他们查找的生字有多音字的时候,有个别学生发现以后,写在了作业本上,此时,我特意当众表扬,而第二次当有出现一个多音字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意识的写上全部的读音以及页码。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更激发了他们查字典的兴趣。
当学生对于用字典来学习生字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依赖性以后,接下去我乘热打铁,增加了难度,当然是在我的刺激之下,为了增加他们的兴趣,我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字典来学习的难度:“现在大家对于用字典来查生字已经很熟练了,几乎你们遇到的生字都能把它的页码找出来,今天我们不但要你帮生字找到字典中的页码,你还能把它藏在字典中的词组找出来吗?我要看看谁组词组对了。”结果第二天有个别学生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于是,我当着全班的面表扬并夸奖了他,经过一番指导,全班都能找到生字的词组,不仅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了,而且面对那么多生字,个别学生甚至不满足于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的范围,而是到范围更大的词语字典等字典中查找词组。
5 掌握识字方法、识字规律,提高识字的自觉性。学生在没有学习拼音的情况下,刚接触一篇新课文,要想认识文中的生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熟悉课文,如说,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等,这时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了,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进行随文识字。如果遇到比较难读、难认的字可以先作一下标记,然后师生一起来学习标记的难字,在学习的同时,告诉学生认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学习生字不仅要记住这个字的音,还要记住它的形。例如:我在教学生字“日”的时候,我就提示说:什么圆圆像盘子?在教学生字“月“的时候,我同样提示说:什么弯弯像小船?在教学汉字“水”的时候,则提示:什么清清哗哗流(水)?等等,当学生从中发现了汉字的规律即象形这个特点之后时,教师就趁势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识记汉字的字形,学生就可以轻松的实现自己去发现并掌握汉字了,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识字教学的目的。
我们汉字中有好多的汉字是象形字和形声字,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在认字的时候可以根据形状来识字。例如口、人等。又如一些形声字,瞄、描、喵、猫、锚等声旁表示音节,形旁表示意义。还有会意字等,意會他的意思,从而理解字,达到识字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用适合自己或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识字。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寻找汉字规律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6 以“语文园地”为突破点,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励每位学生都去发现,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设计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如在进行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四”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发现规律是什么?学生经过认真的观察之后发现,原来: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四行字共有四个偏旁,而且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比如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这节课上,我出示了《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部分的字,让学生在这些字中寻找规律,在偏旁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字的区别以及怎样记住这些字,将所有出现的字扩词,在讲述动词时还可以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更加深刻。初步教会他们形声和形义两种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识记生字过程注意发现、运用,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既认识了字,又有总结出汉字形体的一定规律,从而体味到汉字的构字特点,达到了主动、高效识字的目的。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注重引导发现,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在人际交往、游戏、情境中学习,指导学生在已有经验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教师并注意给予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霞.让小学生识字充满情趣[J]
[2]童伟勤,秦小华.新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
[3]黄嘉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索与实践[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