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苋属外来植物幼苗的显微结构特征比较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苋属的6种外来植物,即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 L.)、凹头苋(A.lividus L.)、长芒苋(A.palmeri S.Watson)、反枝苋(A.retroflexus L.)、刺苋(A.spinosus L.)、皱果苋(A.viridis L.)的三叶一心期幼苗为材料,通过表皮撕片法和木质部导管离析法,对6种苋属植物第一片真叶的叶表皮显微结构特征和叶脉导管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苋属6个外来植物幼叶的表皮细胞周长、面积、密度及导管宽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单位面积内的表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蜂窝共面和异面承载能力差距太大的问题,提出了胞壁弓字形弯折蜂窝、层间组合蜂窝和折叠蜂窝等3种新型蜂窝,建立了新型蜂窝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其变形模式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对密度一致的前提下,与传统正六边形蜂窝相比,这3种新构型蜂窝均缩小了共面和异面方向承载能力的差距。其中胞壁弓字形弯折蜂窝的共面/异面承载比提高了21.3倍;层间组合蜂窝两个共面方向承载能力悬殊,承载能力更强的共面方向与异面的承载比值提高了42倍;折叠蜂窝则提高了21.3倍。研究结果可以为抗多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蜂窝结构设计提供新思
以球茎甘蓝“翠玉”品种为材料,栽培于江南地区温室条件下,培养至结球期,对叶片叶绿素荧光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了该品种结球期在江南环境下的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在江南地区,“翠玉”品种最大量子效率(Fv/Fm)约0.83,处于正常范围,实际量子效率(ΔF/Fmˊ)日变化表现出“午休”现象,中午时分样品ΔF/Fmˊ要低于其他时间.快速光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适中.快速荧光参数的测定表明“翠玉”品种对光
弹体在高速侵彻混凝土介质时,由于弹靶之间强烈的局部作用,导致弹体发生质量损失和弹头钝化。为进一步探究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靶质量侵蚀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热熔化机制及变摩擦因数模型,考虑弹体侵彻过程中头部形状变化,修正了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质量侵蚀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30 mm弹道炮平台,开展了卵形弹体高速(700~1000 m/s)侵彻典型混凝土靶体实验,获得了弹体高速侵彻质量侵蚀结果。结合理论模型对本文实验及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验证了本文修正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弹体侵彻过程中,滑动
军事人员在战斗中需要穿戴装备,穿戴装备后对车内乘员承受车辆底部爆炸垂向冲击时的损伤有影响。通过垂向冲击试验与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穿戴装备在身上的分布对于乘员损伤的影响。根据AEP55乘员伤害准则,以盆骨z向加速度和腰椎轴向力为乘员损伤的参考目标,首先通过垂向冲击试验的进行,研究了不同穿戴装备质量对于乘员损伤的影响;接着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进而研究穿戴装备位置与松紧度对于垂向冲击下乘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穿戴装备质量的增加,乘员腰椎损伤加重,脊柱损伤概率减小;装备分布在躯干位置越靠近上
研究了基于Webots仿真软件开发室内移动机器人SLAM测试平台的可行性.系统平台融合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应用Gmapping、Cartographer两种算法实现了环境建图和分析.再通过DWA(Dynamic Window Approaches)和TEB(Timed Elastic Band)两种局部路径算法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导航并作对比.最后基于
期刊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波触发的战斗部爆炸冲击波超压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能可靠获取战斗部动爆冲击波超压峰值。采用提出的测试方法对着靶速度为0、535和980 m/s的战斗部空中爆炸冲击波分别进行了测试,并对战斗部动爆冲击波超压峰值测试结果和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定量分析了战斗部速度对冲击波压力场分布的影响。最后,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薄板样条插值方法重建了战斗部动爆冲击波超压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实战复杂环境下基于实测数据研究动爆冲击波特性提供了依据。
为了提高个性化推荐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全局相似度的在线资源个性化推荐算法.首先分别基于用户和在线资源对其各自相似性进行计算,运用K-means聚类方法根据对用户偏好和在线资源属性及评分的相似性计算结果对其进行划簇,实现用户与在线资源聚类划分,以此实现精准的个性化在线资源推送.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推荐的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为0.77,查准率随着数据覆盖率的增加可达到60%以上,推荐耗时基本稳定在20 s以内.在推荐准确度、查全率以及效率方面均有良好表现.
选取乙醇和异戊醇两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含氧燃料,采用生成速率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醇类含氧燃料分子结构对燃料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醇类含氧燃料热解的主要反应有两类,一类是由脱水反应和断键反应组成的单分子解离反应,另一类是氧化过程中H、OH等小分子自由基的氢提取反应.与乙醇相比,异戊醇具有能量密度更高、水溶性更低、与传统燃料的混合性更好,与传统发动机适应性更强和运输存储更方便等优点.
为研究长期荷载作用对钢管混凝土构件抗撞击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长期荷载与侧向撞击荷载作用的耦合分析模型以及撞击后剩余受压承载力计算模型。对比了一次加载模式下和长期荷载作用下构件遭受撞击的动力响应,采用剩余受压承载力系数量化分析了两种加载模式下构件的剩余受压承载力。典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表明:相较于一次加载模式,考虑长期荷载作用时撞击力峰值和平台值下降,撞击时间延长,构件跨中挠度增大,但撞击力对构件做功基本保持不变;考虑长期荷载作用的撞击过程轴向荷载做功比一次加载模式增大,增加的功主要通
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平台,提出了一种对RoboMaster机器人装甲板的图像识别与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RoboMaster机器人装甲板的光学特征和形状特征识别目标,利用其方位特征和运动特征跟踪目标,并使用PnP算法实时解算摄像头与目标装甲的物理距离,用于补偿云台射击目标时子弹由重力而出现的下坠,最后将转化后的目标位置信息传输给运动控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