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探究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目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探讨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健康人格;人格培养;素质要求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亦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會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培养健康人格的必要性
  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培养研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格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格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顾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走过很多弯路,如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掌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人格教育对于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现代社会的发展呼唤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需要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人格教育因素研究,为历史教师进行人格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2.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长期漠视对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的现象。新世纪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的主体性发展,这是从素质的本质来看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力、健康的人格等,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要落实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要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格教育因素,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历史为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虚席以待、三顾茅庐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骞通西域,岳飞“仰天长啸”屈死风波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林则徐放眼看世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孙中山百折不挠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世界公民爱因斯坦一生不断地为维护世界和平民主而奔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有志者为了成就大业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坚忍不拔,勇往直前。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说对学生人格培养的素材不胜枚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人格教育资源,并注入新时代的血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特别是目前给教师们带来的困惑,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适时予以纠正,让学生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朝着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人格价值。
  三、加强情感交流,促进人格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能力,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很深的感染,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往往会促进他们形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甚至“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使自己不断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遵纪守法、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思,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使其不断地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扬长避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四、结语
  总之,为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我们就要敢于突破教学参考书,敢于突破教学模式和教学常规,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唐少华.谈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历史教学,2013(2).
其他文献
“新基建”的七大热点领域中,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5G等均与输变电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的形势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当前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管理模式,并将其融合在基建改革配套措施及“数字新基建”的要求中,为新形势下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指导。  输变电工程
期刊
在工程实践中,许多项目建设者认为返工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发生、无法避免,所以返工成了众所周知却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现象。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工艺不成熟、施工现场经验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返工现象屡屡发生,这就迫切要求建筑企业深入探析返工成因,以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现有文献很少有对装配式建筑返工进行研究,而且对装配式建
期刊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明显优势,但也暴露出若干问题。规范发展工程总承包,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呼声日高的当务之急。  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工程总承包要想规范发展,必须立法先行。2019年12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建市规〔2019〕12号,下称“《管理
期刊
巴西输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通过政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开展,特许权协议一般是30年。  PPP项目投资大、期限长,如何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建设资金,如何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股东回报,是中资企业在巴西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重要课题。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投资建設的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二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Projeto Xin
期刊
在组织中,冲突不可避免,回避冲突解决不了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有害的,会给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作为管理者应尽可能地避免和消灭冲突。事实上,冲突恰恰是协调人际关系进行合作的开始,正因为有冲突,我们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才能真正地了解对方;如果没有冲突,大家都相互谦让不发生矛盾,人际互动就会停留在某一层面上而停滞不前。  冲突是人际关系的晴雨表,在一个组织中,人际关系如何,就看冲突的性质和管理者对冲突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立为建军治军基本方略,是中国军队法治建设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建军治军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对于正乘风破浪、奋力前行的人民军队来说,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略。  一、贯彻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略必须强化法治观念  随着国家和
期刊
近年来,在水环境治理市场,各种项目管理模式层出不穷。根据E20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新中标的水环境治理项目中,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模式占比显著上升,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则从25%的市场占有率降至11%。公开新闻数据显示,超过百亿元的EPC项目比比皆是。  EPC模式是工
期刊
数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定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显著表现为对人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以“四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十个核心数学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一观点在之前的课程标准中是没有提到过的,可见当今时代的发展急切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素养,最终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为今
期刊
习主席明确强调,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抓好深化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当前实际,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培育相结合,着力在保持强劲态势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久久见功的过程。抓好这项工作,既需要一个时期的集中教育强力推进,也需要贯穿
期刊
摘要: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课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在如今的高中教学中,外国文学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对外国文学研究者与高中语文教师探讨出更好的外国文学教学方略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育;外国文学;教学方法  当下高中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例较低,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安排不合理,造成了学生中外文化教育的失衡。但当今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