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WebQuest引入政治课堂,根据WebQuest的要求和《认识是从何而来》一课的逻辑顺设计六项任务: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总结。从这六项任务中探索WebQuest在课堂的实施过程及其成败得失。
  [关键词]WebQuest政治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67
  WebQuest是目前较为广泛的网络学习方式,即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笔者按照WebQquest的要求和《认识是从何而来》一课的逻辑顺设计了六项任务: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总结。
  一、导言
  WebQuest导言主要是创设学习情境,提供背景信息,同时设定行为动机。
  《认识是从何而来》WebQuest设问有以下几个。青蒿:知多少;青蒿素:疟疾的克星;认识发现青蒿素: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设置情境,从路边常见的植物——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青蒿导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任务
  任务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探索研究方向。笔者将《认识是从何而来》一课分解为5个小的任务目标,上课前一星期把学习任务单放在班级网站上。
  (一)屠呦呦在第191次实验中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发现青蒿素。屠呦呦的实验是哲学中的实践活动吗?
  (二)20世纪60年代治疗疟疾的氯喹疗效降低,疟疾发病率再次升高,危及患者的生命。屠呦呦研究团队接受抗疟药的研究任务,1971年成功,1973年研发抗疟疗效提升10倍的双氢青蒿素。屠呦呦为什么要研发新的抗疟药物?这说明实践对认识有什么影响?
  (三)屠呦呦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然后进行猴疟实验效果满意,在此基础上又进行药理、毒理研究,并亲自试服以确保用药安全。鼠疟、猴疟实验效果满意,为什么不直接用来治疗人类的疟疾?鼠疟、猴疟实验,药理、毒理研究等说明人类对青蒿提取物的认识非常充分,而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屠呦呦亲自试服,这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哲理?
  (四)目前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疟疾依然高发,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拯救疟疾患者的生命,说明认识发现青蒿素药效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的认识有什么意义?
  (五)(拓展提升)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走访老中医,希冀从中找到提取青蒿素的草药。阅读、学习他人的经验也是认识的来源吗?
  三、过程
  过程是WebQuest实施流程。笔者要求学生课前登录班级网站查阅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允许学生自己搜索浏览相关内容。课堂上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建议学生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也可以自由提问,学生相互讨论或者师生共同交流;各学习小组可以着重探究学习任务单中的一个任务,成果展示时重点阐述,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发言人及其组员负责解答。在探究过程中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求助。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合作探究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适度帮助,给予学生建议和策略指导。
  四、资源
  WebQuest资源是一个对探究问题有帮助的资源清单。教师先上网搜索,挑选有价值的网络资源以网址的形式推荐给学生,当然学生对探究问题感兴趣也可以查阅其他资料。
  五、评价与反馈
  WebQuest评价与反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学习任务探究全程。笔者分别设计了自评表格与他评表格,课堂上发给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全部内容后开始评价与反馈。自评表格与他评表格包括评价项目与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内容可以多种多样,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有对探究过程及其态度、情感、协作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应等级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进行。
  六、总结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是政治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WebQuest《认识是从何而来》选择了屠呦呦寻找、提取、检验、应用青蒿素的图文与视频文件,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的内涵与外延。青蒿素的发现、提取、检验、应用的具体事例将晦涩难懂的哲学原理还原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阅读、学习他人經验也是认识的来源”这一知识的学习任务超越教材,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师生共同参与相结合,在问题中学习,在讨论中深入,在总结中提高。展示探究成果时有的学习小组展示完毕就万事大吉,评价其他小组的探究成果成为形式,这提醒笔者,管理激励评价环节需要完善,WebQuest设计存在瑕疵,应梯度搭建学习“脚手架”。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环境保护政策已经被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了一定的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素材,历史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  [关键词]历史;环境知识;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660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为《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其中讲到,主人公“中国老爸”的女儿在高三的时候,坚决选择进入美国波士顿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学读书。原本以为,语言问题会是最大的难关,结果他女儿发来的“紧急求援”邮件却是历史作业: 写一篇“公民权利”研究论文。具体要求是对比Booker T.Washin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波依斯)、Martin Luther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地位日益提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由单一的知识记忆转变为多元运用,促进其认知的深化,有效培养其综合能力。其中,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次作文”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有效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思维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二次作文;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又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自身生命意识的语言形式。在学生对生命意识的发现、体认、表达过程中,文本语言形式与文本蕴含的生命意识的“共生”程度逐渐加深。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语言形式;言意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1302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消化文本时常常遭遇尴尬
[摘 要]基于微课应用于古诗《春望》的教学实践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微课设计与运用可以采取相应策略:开发系列微课资源分别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利用微课强化课中知识理解,利用微课清除理解障礙,利用微课有效巩固和复习相关知识。  [关键词]微课;设计;古诗词;春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14-
[摘 要]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旨在通过高中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并形成具有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的精神品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史料解读、深入拓展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升华优秀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情境创设;史料解读;深入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
[摘 要]《诗经》之弃妇诗与汉乐府弃妇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從弃妇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恋爱的方式和被弃的态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到后汉,中国古代弃妇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诗中的女性形象也有显著的转变。以《诗经·氓》与《孔雀东南飞》为例,将《诗经》时代和汉乐府时代诗歌中的弃妇形象作比,使读者了解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中最不幸的部分——弃妇的生活感受,洞察当时的婚姻家庭状况,了解当时
[摘 要]课堂的导入和结尾,好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虎头豹尾的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和余音绕梁的结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结尾;激趣;启迪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72-02  历史教师的阵地在课堂,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科素养的落实关
[摘 要]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但是在有限的课堂中,应该努力寻找每节课的“教学支点”,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核心素养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的雅尔塔会议知识点时,可侧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雅尔塔会议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
[摘要]将情境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和研究,但是针对新课改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尤其是文化生活模块中的情境教学的探讨还略显空白。以文化生活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中具体运用情境教学的策略,力图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境教学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