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广西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绿色农产品的现状,提出建立项目扶持的体制机制,加强监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加快绿色农产品无害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搭乘电子商务快车,拓宽销售渠道等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绿色农产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29
绿色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等原则,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农产品,包括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
1 广西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必要性分析
1.1 现代农业发展及绿色消费的需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目前仍以粗放经营为主,农业的发展仍只重视数量而非质量,效率低下,造成农业资源损失及生产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威胁可持续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因为绿色农产品以节约材料、保护资源为原则,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全球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越来越发达,随着生活条件和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面临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达国家,85%的居民购买食品时首选有机食品。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增长速度近3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额增速高达30%~50%,至2011年底,国内有机食品的消费量已达800亿人民币。
1.2 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需求
目前越來越多的国家加入WTO,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实施及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关税等调控手段不断减少,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却越来越多。如欧盟在(EC)No 396/2005 号法规体系下连续更新食品、饲料的农残限量标准,2014年仅对茶叶就进行了5次修订,使得茶叶农残限值达到454项。广西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因绿色壁垒使农产品出口受到极大影响,而绿色农产品属于安全无污染的,因此增强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
2 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2.1 绿色农产品范围广,增长迅速
目前,广西认证的绿色农产品范围较广,由较为单一的水果、粮食向多种经营产品发展;认证的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也不断提高,从初级产品逐步转向精深加工;目前广西已形成了包括白砂糖、西麦、绿水江香蕉、漓泉啤酒在内的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认证产品。早在2011年底已有14家企业21个白砂糖类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其产量超过200万t,年销售额100多亿元,在全国白糖类绿色食品中位居第一。
2012年上半年,广西无公害产地已认定5000多公顷,绿色食品基地申报新认证超过近7000hm2。截止2014年底,广西累计认证种植业无公害产品近7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超152.53万hm2,绿色食品28.97万hm2,有机农产品0.32万hm2;绿色食品有效使用标志企业91家,有效使用绿色标志产品171个,广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1.89万hm2,产量38.9万t,超过26个特色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4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西区绿色食品产量163200t,与2013年的90000t相比增加了近1倍;有机食品产量8000t,与2013年产量2108t相比增加了近3倍。目前,广西恭城县、乐业县分别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2.2 绿色农产品标准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不断扩大
要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必须建立绿色农产品标准。从2004-2006年广西就制定了粮油、蔬菜、水果等6个分册共139个地方农业标准,仅2006年,广西修订、发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广西农业地方标准就达到了474项。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55项,绿色食品农产品或其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22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方法13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11项。 而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广西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截止2012年广西已创建148个(次)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覆盖了粮食、蔬菜、水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规模达147.33万hm2;示范基地带动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用面积300万hm2以上。
2.3 创新绿色农产品发展模式
目前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模式,产业联盟的模式:即,由龙头公司牵头,多个公司加盟组成产业联盟。联盟有助于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价格标准等,能通过加盟的方式把广西各个适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的县份组织起来。产业联盟有助于统一标准,打造品牌和共享资源。目前广西已形成了有机产业联盟,此产业联盟由广西顾式茶有限公司牵头、多个公司加盟来组成,该联盟目前已经有田阳有机芒果、靖西大香糯、巴马红薯和玉米等多个产品加盟进来了。
2.4 多种鼓励绿色农产品发展的措施
为了鼓励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广西出台了多种措施。比如开始大力推进绿色农产的认证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认证,并将“三品一标”认证多寡与县市评优挂钩;对于有“三品一标”的产业优先评定为扶持发展的优势产业;只有具有“三品一标”的产品具备被评定为广西名牌农产品产品、优质农产品的资格等。
2.5 绿色农产品认证申请手续繁琐,时间长,认证费用高
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严格复杂,一般要经过、认证申请 、受理及文审、现场检查、产品抽样 、 环境监测 、产品检测、认证审核 、认证评审、颁证等8个步骤,认证全过程大概要3个多月。另外认证成本比较高,以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为例,一个农产品认证所需费用超过10万元,其中仅环境监测所需费用就高达6万元,另外,即使申报成功,该标志的使用期限也只有3a,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绿色食品的认证成本。虽然目前绿色食品的认真收费标准下调了12%,但除规模化经营的大公司外,小公司以及农民仍是无力承担的,况且认证有效期为3a。同时由于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都要管理严格,致使绿色食品生产成本高企,普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消费诉求仅仅停留在意愿的水平。 2.6 食品的“信用危机”,制约了绿色产品销售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的整体形象,使公众产生了对食品的严重“信用危机”。绿色农产品方面也存在此种问题,比如,2012年广西钦州查出假冒绿色食品。假冒伪劣现象损害了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信任,影响了绿色农产品销售额的扩大,制约了绿色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从消费角度来看,绿色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消费者很难辩别其所购买的农产品质量高低,更难辨别是否是真正的安全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再加上假货横行,造成本来要购买的是优质产品,却往往买到了劣质产品,甚至高价买差货,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使消费者对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即使具备“三品一标”的绿色农产品的安全状况也担忧甚至怀疑。食品不安全事件让食品行业遭遇信用危机,给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 促进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策略分析
3.1 建立项目扶持的体制机制,加强监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政府要制定一些切实有利于绿色农产品政策和措施比如降低申报和检测等费用;建立项目扶持的体制机制,以项目基金的形式对符合的项目给予扶持,比如可以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给予项目基金扶持;同时加强绿色农产品标准及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认证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绿色农产品信用平台,使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绿色农产品认证及质量状况;监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对绿色农产品进行生产过程的监督及质量检测,并公布其结果,对假冒伪劣产品和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给以曝光,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给予守法企业正面宣传及报道,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心,进而增加其市场需求。
3.2 加快绿色农产品无害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广西政府应采取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人员以具有特色的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水产业和绿色优势加工业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加工减量化、无害化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培育一批抗病虫、高效、抗逆作物新品种,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能及节省劳力等绿色新技术和产品;根据地区产业特色,建立绿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做好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3.3 搭乘电子商务快车,拓宽销售渠道,构建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目前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即可以缩短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又可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对接。目前冷链宅配服务行业已经在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变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却非常少。因此,绿色农产品企业应拓宽销售渠道,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交易平台销售的同时,构建专业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以促进绿色农产品的销售。
3.4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各种机会加强绿色农产品国际合作与推广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内唯一与东盟各国在海陆均有相连的广西,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通道,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及重要。广西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加强与中亚、东南亚在绿色农产品的合作与推广。广西要充分利用地理标识打造及推广广西优势品牌,提高广西绿色農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及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提高其知名度方面,广西可以将绿色农产品的推广与广西旅游结合起来,甚至将观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作为广西旅游的一部分,通过此种方式使旅游和绿色农产品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有机食品需求激增 全球市场迎接商机[EB/OL].http://www.cqn.com.cn/NEWS/zgjyjy/220137.htmL .
[2]我国有机食品年消费量达800亿 有机码新标志使用甚少[EB/OL].http://www.bosidata.com/qitashipinshichang1207/9338271G6E.htmL.
[3]广西“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EB/OL].http://news.sohu.com/20120716/n348243298.shtmL.
[4]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EB/OL] .http://www.greenfood.agri.cn/zl/tjnb/.
[5]农业标准化在构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作用重大[EB/OL].http://www.gxqts.gov.cn/new/htmL/2007/02/26170112.htmL.
[6]中央政府门户网[EB/OL]. http://www.gov.cn/gzdt/2012-09/04/content_2216675.htm
[7]促进行业发展,绿色食品收费急降12%[EB/OL].http://info.tjkx.com/detail/24140.htm.
[8]杜凤蕊.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11).
关键词:广西;绿色农产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29
绿色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等原则,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农产品,包括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
1 广西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必要性分析
1.1 现代农业发展及绿色消费的需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目前仍以粗放经营为主,农业的发展仍只重视数量而非质量,效率低下,造成农业资源损失及生产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威胁可持续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因为绿色农产品以节约材料、保护资源为原则,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全球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越来越发达,随着生活条件和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面临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达国家,85%的居民购买食品时首选有机食品。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增长速度近3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额增速高达30%~50%,至2011年底,国内有机食品的消费量已达800亿人民币。
1.2 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需求
目前越來越多的国家加入WTO,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实施及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关税等调控手段不断减少,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却越来越多。如欧盟在(EC)No 396/2005 号法规体系下连续更新食品、饲料的农残限量标准,2014年仅对茶叶就进行了5次修订,使得茶叶农残限值达到454项。广西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因绿色壁垒使农产品出口受到极大影响,而绿色农产品属于安全无污染的,因此增强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
2 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2.1 绿色农产品范围广,增长迅速
目前,广西认证的绿色农产品范围较广,由较为单一的水果、粮食向多种经营产品发展;认证的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也不断提高,从初级产品逐步转向精深加工;目前广西已形成了包括白砂糖、西麦、绿水江香蕉、漓泉啤酒在内的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认证产品。早在2011年底已有14家企业21个白砂糖类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其产量超过200万t,年销售额100多亿元,在全国白糖类绿色食品中位居第一。
2012年上半年,广西无公害产地已认定5000多公顷,绿色食品基地申报新认证超过近7000hm2。截止2014年底,广西累计认证种植业无公害产品近7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超152.53万hm2,绿色食品28.97万hm2,有机农产品0.32万hm2;绿色食品有效使用标志企业91家,有效使用绿色标志产品171个,广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1.89万hm2,产量38.9万t,超过26个特色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4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西区绿色食品产量163200t,与2013年的90000t相比增加了近1倍;有机食品产量8000t,与2013年产量2108t相比增加了近3倍。目前,广西恭城县、乐业县分别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2.2 绿色农产品标准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不断扩大
要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必须建立绿色农产品标准。从2004-2006年广西就制定了粮油、蔬菜、水果等6个分册共139个地方农业标准,仅2006年,广西修订、发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广西农业地方标准就达到了474项。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55项,绿色食品农产品或其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22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方法13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11项。 而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广西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截止2012年广西已创建148个(次)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覆盖了粮食、蔬菜、水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规模达147.33万hm2;示范基地带动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用面积300万hm2以上。
2.3 创新绿色农产品发展模式
目前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模式,产业联盟的模式:即,由龙头公司牵头,多个公司加盟组成产业联盟。联盟有助于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价格标准等,能通过加盟的方式把广西各个适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的县份组织起来。产业联盟有助于统一标准,打造品牌和共享资源。目前广西已形成了有机产业联盟,此产业联盟由广西顾式茶有限公司牵头、多个公司加盟来组成,该联盟目前已经有田阳有机芒果、靖西大香糯、巴马红薯和玉米等多个产品加盟进来了。
2.4 多种鼓励绿色农产品发展的措施
为了鼓励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广西出台了多种措施。比如开始大力推进绿色农产的认证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认证,并将“三品一标”认证多寡与县市评优挂钩;对于有“三品一标”的产业优先评定为扶持发展的优势产业;只有具有“三品一标”的产品具备被评定为广西名牌农产品产品、优质农产品的资格等。
2.5 绿色农产品认证申请手续繁琐,时间长,认证费用高
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严格复杂,一般要经过、认证申请 、受理及文审、现场检查、产品抽样 、 环境监测 、产品检测、认证审核 、认证评审、颁证等8个步骤,认证全过程大概要3个多月。另外认证成本比较高,以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为例,一个农产品认证所需费用超过10万元,其中仅环境监测所需费用就高达6万元,另外,即使申报成功,该标志的使用期限也只有3a,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绿色食品的认证成本。虽然目前绿色食品的认真收费标准下调了12%,但除规模化经营的大公司外,小公司以及农民仍是无力承担的,况且认证有效期为3a。同时由于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都要管理严格,致使绿色食品生产成本高企,普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消费诉求仅仅停留在意愿的水平。 2.6 食品的“信用危机”,制约了绿色产品销售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的整体形象,使公众产生了对食品的严重“信用危机”。绿色农产品方面也存在此种问题,比如,2012年广西钦州查出假冒绿色食品。假冒伪劣现象损害了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信任,影响了绿色农产品销售额的扩大,制约了绿色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从消费角度来看,绿色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消费者很难辩别其所购买的农产品质量高低,更难辨别是否是真正的安全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再加上假货横行,造成本来要购买的是优质产品,却往往买到了劣质产品,甚至高价买差货,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使消费者对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即使具备“三品一标”的绿色农产品的安全状况也担忧甚至怀疑。食品不安全事件让食品行业遭遇信用危机,给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 促进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策略分析
3.1 建立项目扶持的体制机制,加强监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政府要制定一些切实有利于绿色农产品政策和措施比如降低申报和检测等费用;建立项目扶持的体制机制,以项目基金的形式对符合的项目给予扶持,比如可以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给予项目基金扶持;同时加强绿色农产品标准及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认证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绿色农产品信用平台,使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绿色农产品认证及质量状况;监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对绿色农产品进行生产过程的监督及质量检测,并公布其结果,对假冒伪劣产品和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给以曝光,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给予守法企业正面宣传及报道,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心,进而增加其市场需求。
3.2 加快绿色农产品无害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广西政府应采取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人员以具有特色的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水产业和绿色优势加工业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加工减量化、无害化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培育一批抗病虫、高效、抗逆作物新品种,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能及节省劳力等绿色新技术和产品;根据地区产业特色,建立绿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做好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3.3 搭乘电子商务快车,拓宽销售渠道,构建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目前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即可以缩短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又可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对接。目前冷链宅配服务行业已经在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变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却非常少。因此,绿色农产品企业应拓宽销售渠道,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交易平台销售的同时,构建专业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以促进绿色农产品的销售。
3.4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各种机会加强绿色农产品国际合作与推广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内唯一与东盟各国在海陆均有相连的广西,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通道,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及重要。广西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加强与中亚、东南亚在绿色农产品的合作与推广。广西要充分利用地理标识打造及推广广西优势品牌,提高广西绿色農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及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提高其知名度方面,广西可以将绿色农产品的推广与广西旅游结合起来,甚至将观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作为广西旅游的一部分,通过此种方式使旅游和绿色农产品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有机食品需求激增 全球市场迎接商机[EB/OL].http://www.cqn.com.cn/NEWS/zgjyjy/220137.htmL .
[2]我国有机食品年消费量达800亿 有机码新标志使用甚少[EB/OL].http://www.bosidata.com/qitashipinshichang1207/9338271G6E.htmL.
[3]广西“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EB/OL].http://news.sohu.com/20120716/n348243298.shtmL.
[4]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EB/OL] .http://www.greenfood.agri.cn/zl/tjnb/.
[5]农业标准化在构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作用重大[EB/OL].http://www.gxqts.gov.cn/new/htmL/2007/02/26170112.htmL.
[6]中央政府门户网[EB/OL]. http://www.gov.cn/gzdt/2012-09/04/content_2216675.htm
[7]促进行业发展,绿色食品收费急降12%[EB/OL].http://info.tjkx.com/detail/24140.htm.
[8]杜凤蕊.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