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个性·高效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人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抹杀了学生个性,剥夺了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权利。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首先深化理解“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重新设计教学模式,抓好课前充分预习、课堂研讨学习、课后复习巩固三个环节,才能让文言文教学高效实用。
  一、预习要过硬
  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我校大力推广了“文言文硬读”,即学生拿到文言文后不借助注释,不看译文,自己去读懂文章。具体做法是:学生依靠反复阅读学习,做到读准字音,熟练朗读文章,疏通文意,关注并学会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情感内涵。 采用“硬读法”教学的好处是:1.促使学生每学一篇文言文都必须 “精”读,变传统的死记硬背为在语境中熟悉文章词句的含义,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自主判断这篇文章教师的考查点,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思考记忆。2.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注释和译文的依赖而去“读懂”文章,文言文理解能力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一旦学生感受到无障碍阅读文言文的乐趣,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自然不在话下。
  二、讨论要落实
  读懂课文大意后,独立整理知识点,主要内容就是课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课上在小组内交流完善。在学生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同词不同义的情况,当意见不能统一时,学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包括各类工具书及现代汉语译文,明确词义,彻底解决阅读中的疑问,在同伴的激励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参与空间。当组内成員相互质疑、解疑后,大家能自觉地完善自己的预习笔记,并由组长把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汇总,交给教师,全班共同探讨解决。探究、思考与记忆就在这样令人兴奋的氛围中进行着,他们在一点一点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字词落实的标准是:组长口头叙述检测题,组员要能做到听写出文句,听写组长的考查题,然后再完成题目,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否则,必须重“读”文本,重新学习。检测题一般包括两类:文言实词10个,虚词5个,文言句子翻译2~3个。全部用时约10分钟。 长此以往,学生对常见文言实虚词将如数家珍,阅读基本功必定越来越扎实。
  三、巩固要及时
  想要把文言文一气呵成地读完读懂,必须要有足够的文言实虚词作后盾,而要把那么多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的作业形式常常是:熟读成诵,默写课文,翻译课文,解释加点的字词,积累文中各种语言活用现象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再有就是对课文文意的探究以及课外知识的补充等。其结果是导致了有些学生耗费时间,做无用功,有些学生来不及完成,只能疲于奔命,而每天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让教师苦不堪言。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让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作业,将自己活页本上的知识点按项整理出题,然后互相解答,小组内交换批改,督查。 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设的作业,同时又学习了他设的作业,量上增多了,但质却没有降下,反而成倍增长了。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热情,使他们主动研读课本,更在出题过程中巩固了所学文言基础知识,让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得心应手。
  作业只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件事,任何人都会厌倦。所以,我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权力下放给组长,组长设计复习方式及内容,不定期地找学生到办公室背诵、默写,定期举行知识竞答活动等,这样,让学生体会到了“寓教于乐”,更加有学习热情,而教师也可尽情地享受事半功倍的喜悦。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坚持“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践行“生本课堂”模式,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文言文教学,即使是枯燥的文言基础知识教学也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由“怕学”变成“乐学”。 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夯实基础,在自信中实现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
  1.于红霞、何志波《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9期。
  2.汪惠迪《少教多学和生本教育》,《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组成丰富,内容相对较多,包含了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如果学生不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建模思想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当抓住建模的核心,将其融入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具备建模意识,得到发展和锻炼。  关键词:高中数学;几何教学;建模思想;应用]  数学建模不仅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更
语文与生活形影相随,两者的外延几乎相等。其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的本质联系。密切联系生活,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学科特点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但一直以来,初中的写作教学因为缺乏规范有序的教材,成为了语文老师的“老大难”问题。其实,“读与写是‘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语文教学的最为明显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
阅读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有阅读能力的人,才有学习的能力。因此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基础积累,引导学生的语言探究,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及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培养其个人素养,陶冶其思想情操。  那么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积极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呢
《〈物种起源〉绪论》是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中的第一篇文章。从编者安排的位置来看,应该是很重要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它受到的重视却不够,其教学现状更是让人忧虑。面对这样的一篇短文,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教,又要重点教些什么?近期我对此做了一些教学微尝试,希望能够给各位老师带来些许启发。  一、绪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感觉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生:说明文。  师:说
课堂是培养、提高语文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学到了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主动性,在于积极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也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平常课堂上常见一种现象:只要老师说请一个学生回答,许多学生就开始紧张了,当叫到某同学的名字后,其他学生就彻底放心了,因为事
主题出版类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  1978—2018  厉以宁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郭齐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  刘娜 等 著  商务印书馆  读懂新时代  刘军民、潘子友 主编  研究出版社  文学艺术类  本源  〔美〕丹·布朗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候鸟的勇敢  迟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借命而生  石一枫
[摘 要: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高效课堂入手,提出了利用翻转课堂,利用互联网 ,利用优化导入教学方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希望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想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打造高效課堂,就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图式理论,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以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为基础的理论。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要学习不同科目的很多内容,学习完之后这些知识并不是混乱无序地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中,而是会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相类似的知识会被储存在特定的区域中,形成一个知识单元,即我们提到的图式。图式理论作为一种知识认知模式,应用广泛,教师将其和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引导,
这个时间,偶然瞥见窗外的一株桂花树正肆意开放,满树的桂花令我欣喜不已。随即起身,出了书房,告诉了婆婆这份惊喜。其实,几日前,在阳台上,我早已嗅到了那清新动人的花香,却一直找不见那开放的植株。望着窗外日渐消沉的日头,再瞥一眼满树的金黄,不知为何,心中荡漾起些许感动与幸福。  手中攥着《做爱思考的教师》一书,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一群美国人,在美洲丛林探险,聘请了当地印第安人做向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