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进海路结构适应性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箱涵进海路是一种适用于滩海软土地基的新型透流进海路结构,本文介绍了该进海路结构简化后的设计计算方法,描述了大港滩海油田建造的一段箱涵进海路试验工程,并对该工程进行了跟踪观测,即使遭遇了30年一遇的特大冰清,结构依然安全稳定,透流效果良好。
  关键词:滩海;软土地基;箱涵进海路
  1 前言
  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目前探明的海上油气区主要分布在海图水深0~3.0m水深线海域,距离岸边约3~8km。该区域海洋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厚10~15m,特别是海床表面有3~4m厚的蠕动流塑性淤泥层,其含水量达75%、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很低,在荷载作用下压缩量和沉降量大,建筑物的稳定性差[1-4]。该滩海区域冬季常受寒潮侵袭,产生海冰,流冰厚度最大0.2m,流冰速度一般为0.3~0.4m/s,流冰方向主要集中在偏西和偏东两个主方向。
  随着国家对海洋环境要求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长距离的不透水进海路结构将被禁止采用。箱涵进海路是一种新型的透流结构[5],路身自重较轻,可将路面上的车辆荷载分布到较大的海底泥面上,因而海底泥面受到的附加荷载较小,一般的软土地基不需要作加固处理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6],在大港油田南部滩海地区具有适应性。
  2 箱涵进海路结构型式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2.1箱涵进海路结构型式
  箱涵路基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带裙板的底板、竖肋板构成,垂直于路轴线的横截面为梯形,沿路轴线的纵断面为矩形,多组箱涵并排放置在海底泥面上构成进海路路基,路基上面铺设混凝土路面。箱涵进海路结构的底板设置了裙板,安装到位后,结构底部有了一定的埋深,结构底端所在位置处地基土的强度指标有所增长,同时由于边载效应,结构底端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箱涵进海路结构结构断面如图1示。
  2.2箱涵进海路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1)结构受力分析
  ①在波浪浮托力的计算中,入射点的水平波浪力值被视为与对应墙前处水平波浪力的值相等,通过实验验证,引入了修正系数K分两种情况考虑:
  当结构的迎冰面为直立平面时,m =1;当为45度尖角形时,m =0.54。因此,合理地选择结构的迎冰面,可以使冰作用力大幅度降低。
  ③其他作用力如结构自重、车辆荷载、裙板两侧的水平土作用力Ep和Ea、裙板底端土层水平面上的水平粘聚力和摩擦力,可参照《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2)结构稳定性计算
  3 箱涵结构进海路试验工程及跟踪观测
  3.1箱涵结构进海路试验工程
  箱涵进海路试验工程位于埕海2-2进海路3868m处,该处海图水深0.5m、泥面高程-2.8m,坡度约为1.0‰~2.0‰。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2009年11月完成。
  箱涵进海路由下部箱涵基础结构和上部路面结构组成,上部路面宽7.0m,路面顶标高+2.0m,路面北侧布置电缆沟,南侧为管线沟。每组箱涵基础结构宽3.5m,顶板长9.0m,底板长15.0m,箱高3.9m,裙板高2.0m,结构总高5.9m。顶板、底板、竖肋板的厚度均为0.3m,裙板厚0.2m。相临两组箱涵基础结构的安装间距为0.3m,共采用16组箱涵基础结构,构成的试验段长60.5m。
  3.2箱涵结构进海路试验工程跟踪观测
  为了验证箱涵进海路结构设计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优化完善结构形式,开展了对试验工程的沉降量和位移量的跟踪观测。2010年初渤海及黄海北部发生了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试验工程位置海域初冰日出现在2009年11月下旬,盛冰日在2009年12月下旬,融冰日在2010年2月下旬,终冰日在2010年3月中旬,总冰期共约120天。盛冰期最大冰厚40厘米,未超过设计冰厚54.5厘米,如图2示。
  从2008年11月箱涵基础结构吊装完成后,开始对箱涵结构进海路进行沉降量的观测,一直到现在,箱涵结构累计沉降量曲线如图3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箱涵基础结构刚安装好后及加载期间,沉降速率较快;卸载后及混凝土路面浇筑期间,结构未发生明显沉降,工后沉降量较小,基本趋于稳定。结构位移量为零。
  4 结论
  箱涵进海路结构与传统的透流结构相比,在软土地基更具有适用性和经济性。从已建的箱涵结构进海路试验工程运行5年情况来看,该结构透流效果良好,沉降量小,抗冰、抗浮托能力强,即使遭遇了30年一遇的特大冰清,结构依然安全稳定,适于在滩海浅水软土地基上修筑道路。为今后软土地基滩海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健,曲昌萍,别社安.滩海人工岛新型储水结构研究[J].化工管理,2014,9(26):113-114.
  [2] 纪作民,庞玉宝,张宝增,等.中国浅海石油开发人工岛设计与建造[J].中国海洋平台,1996,11(6):272-275.
  [3] 曲昌萍,谢燕春,李健,等.新型消防储水罐结构技术在滩海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C]。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呼和浩特:海洋出版社,2009:687-691.
  [4] 李健,曲昌萍,邵文静,等.箱筒型基础结构技术在埕海一号人工井场围埝结构中的应用[C]。第12届三省一市环渤海浅(滩)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交流年会论文汇编.成都: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692-696.
  [5] 马勇.箱涵进海路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
  [6] 韩利.箱涵进海路结构的设计研究[J].科技信息,2009(01):50-51.
  作者简介:
  邵文静(1984-),女,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工程专业毕业,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已经延伸到了各个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技术也被人们开始研究和利用。本文对电子控制技术以及他的应用研究做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控制;应用研究  前言:计算机的电子控制技术是利用电子、控制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工作进行智能化的运行,实现工作过程中关于相关数据
摘 要:尼采悖论源于尼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名言——当你远远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个悖论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延伸出对人类个体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现代社会的很多现象都凸显了尼采悖论的内涵。同时我认为,尼采悖论也存在一些欠缺,主要就是在对社会的状况的考虑上。结合《1984》这部名作,我们可以细细体会一下。  关键词:尼采悖论;解读 《1984》;影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
摘 要: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行业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能建筑也逐渐的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智能建筑中所有功能的实现实际上都是要依赖于现代的高科技技术,而计算机科学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相关人员也加大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智能建筑当中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计算机科学;科技应用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展,这也使得计算机技
摘 要: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包含多项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的质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方案中加入了抽象艺术,使得建筑更具美感。建筑设计一般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建筑的质量。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的抽象艺术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筑设计人员有所帮助,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品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抽象艺术;
k-错线性复杂度是衡量序列伪随机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线性复杂度第一下降点为4的以2的方幂为周期的二元序列,本文通过分析Games-Chan算法,给出了其4-错线性复杂度的所有可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交通流量的迅速增加,我国许多前期修建的道路工程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行车和运输需求,面临着扩改建。本文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其在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有关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道路扩改建;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其建设步伐也极大
摘 要:锅炉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对于锅炉的运行状况也较为关注。这就使得锅炉的定期检查与检验工作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就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来说,其是一项具有强制性特点的工作。就一定意义上来说,加强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锅炉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的保障锅炉的运行效果。本文就锅炉定期检验与检验结论评定的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锅炉
摘 要:我国的高层建筑在当今的发展中结构越来越复杂,而转换层也成为高层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施工项目,在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中需要有很多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在转换层施工中的应用很好的提高了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关键施工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不断进步,这也使得我国的高层建筑不断的增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
11月9日,由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色生物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产业技术》杂志协办的中国(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青岛奥帆中心海尔洲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