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求方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具体而言,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必须把握以下“三个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一、将正面教育与平等交流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其中,民主型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契合了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待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对象的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平等的对话交流的方法,就要关心和尊重工作对象,努力营造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对象自由的对话氛围,提高双方在对话中的理解、沟通、领悟及互动能力,不断培养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的需求意识,提高个体对思想政治道德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
当然,强调平等交流并不等于不要正面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的灌输和渗透工作,基本方法就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内容的宣传教育。只要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就离不开正面的宣传教育。正面的宣传教育并不等于硬性的单向灌输。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单向强行灌输。片面灌输割裂了对象的完整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把人仅仅当作是纯理性的人,将人抽象化、符号化。
二、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題而开展的,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工作,但是思想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一般都有其现实根源。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凝聚力、吸引力,核心在于求真务实,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融入到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对象“心心相印”。
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既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正当利益、义利结合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深入了解人的处境、愿望、心理与性格,要尽力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引导每个人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这个基础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并由此凝聚成有利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
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利益所在。要想了解群众的需要,必须深入群众,到问题最多、矛盾最多、困难最多的地方去了解民意民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表现出一定的趋利性特点,现在人们出现的许多思想认识、心理问题与其现实利益的满足,联系越来越紧密,“解铃还需系铃人”,由经济、物质利益而引起的问题,最终还要靠物质的办法予以解决,仅停留在“彼岸的精神世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缺乏现实支撑的,遑论“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对于一部分生活贫困、情绪低落的弱势群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进行有情的操作,在给他们带来帮助和温暖中适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将工作做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三、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手段,这些传统手段是全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党过去的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的统一,在继承传统优良手段的基础上,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新鲜经验和知识,否则,原封不动地照搬照套,就会因失去现实生活的土壤而失去生机和活力、就无法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要善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如心理咨询等。思想政治工作运用网络这一新的载体,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对象的沟通渠道、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文化含量,不断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提高灵活性、互动性、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的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野,可以弥补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关注往往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高度来考虑,而对人们具体的较低层次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的欠缺。
一、将正面教育与平等交流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其中,民主型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契合了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待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对象的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平等的对话交流的方法,就要关心和尊重工作对象,努力营造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对象自由的对话氛围,提高双方在对话中的理解、沟通、领悟及互动能力,不断培养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的需求意识,提高个体对思想政治道德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
当然,强调平等交流并不等于不要正面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的灌输和渗透工作,基本方法就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内容的宣传教育。只要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就离不开正面的宣传教育。正面的宣传教育并不等于硬性的单向灌输。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单向强行灌输。片面灌输割裂了对象的完整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把人仅仅当作是纯理性的人,将人抽象化、符号化。
二、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題而开展的,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工作,但是思想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一般都有其现实根源。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凝聚力、吸引力,核心在于求真务实,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融入到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对象“心心相印”。
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既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正当利益、义利结合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深入了解人的处境、愿望、心理与性格,要尽力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引导每个人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这个基础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并由此凝聚成有利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
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利益所在。要想了解群众的需要,必须深入群众,到问题最多、矛盾最多、困难最多的地方去了解民意民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表现出一定的趋利性特点,现在人们出现的许多思想认识、心理问题与其现实利益的满足,联系越来越紧密,“解铃还需系铃人”,由经济、物质利益而引起的问题,最终还要靠物质的办法予以解决,仅停留在“彼岸的精神世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缺乏现实支撑的,遑论“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对于一部分生活贫困、情绪低落的弱势群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进行有情的操作,在给他们带来帮助和温暖中适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将工作做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三、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手段,这些传统手段是全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党过去的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的统一,在继承传统优良手段的基础上,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新鲜经验和知识,否则,原封不动地照搬照套,就会因失去现实生活的土壤而失去生机和活力、就无法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要善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如心理咨询等。思想政治工作运用网络这一新的载体,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对象的沟通渠道、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文化含量,不断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提高灵活性、互动性、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的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野,可以弥补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关注往往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高度来考虑,而对人们具体的较低层次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