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存和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新概念和新战略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了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存和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新概念和新战略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分析国情省情的基础上,云南省要走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必须确立和实施环境优先、生态立省,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成为包括生态相对独立领域在内的"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
其他文献
理工类高校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信仰教育与现实不相适应,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不相适应,大众化教育与主体不
马克思在《黑格尔导言》时期,由于与现实的接触,进一步发展了《博士论文》时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哲学观,更重要的也是难以理解的是,马克思此时还提出
在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高校社会服务积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成果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批判“经济
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中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阐述高校民族观教育价值的生成过程,在坚持理论基石、价值诉求、基本主张和理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结合以及两者的综合能否有效,这需要对各自的理论要点进行梳理.存在主义主要坚持七个基本原则:即科学和现实都是荒谬的、模糊性宰制
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已经探讨得比较充分,而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在国内学界尚未得以深入的阐释和批判性的研究.约翰·弗娄和托尼·本尼特用后结构主义
思维方式有形而上学式的和辩证法式的,形而上学思维法虽有其合理性但自出现就有其先天缺陷,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则是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的摒弃及超越.从辩证法的抽象演进过程中,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多种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对
共同体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然而,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并非是惟一指向的,它具有多重含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前现代社会一般意义上现实的共同体,它与家庭紧
甘孜藏区是内地进入藏区的咽喉地带,具有“稳藏先安康”的重要地位.藏传佛教影响较大,是影响甘孜藏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藏传佛教对甘孜藏区社会稳定的作用具有二重性: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