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交育种后代产量结构分析与探讨

来源 :北方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稻籼粳交后代产量较高稳定品系为试材,研究2010~2011两年上述材料产量性状及构成因素,探讨籼粳交育种后代产量因素特点。结果表明,株高方面:高产品系达到110 cm左右;产量结构方面: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方面分别达到每穴12穗、成粒140粒、26 g,其产量将达到550~650 kg/667 m2;与粳粳交育种高产稳定材料相比:籼粳交后代高产材料株高增高,分蘖减少,穗粒数增加;其产量优势主要体现于穗粒数及千粒重方面。
其他文献
水稻在生育期间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因产量、成熟期等因素而异。水稻生育阶段不同,其氮肥分配比例也不同。施肥是否科学合理,对水稻的产量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水稻移
通过水体覆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材料及覆盖方法对水体增温都有显著影响。采用悬膜覆盖水体增温悬膜的透光率,同水体增温变化呈正相关。而在贴膜覆盖中表现不明显,因此在生产
从热轧带钢生产工艺方面分析了生产热轧带钢几种常见的轧辊破坏方式,从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延长轧辊使用周期的工艺方法.
水稻"四位一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可以一次完成四项田间作业,与常规水稻栽培相比轻简了生产环节,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从精细整地、优选品种、种子处理、规格
实验以日本引进粳稻品种松前为受体材料,以水稻的近缘属菰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水稻菰的基因组DNA。经过两个世代的培养,T1世代表型(株形、穗形、籽粒特征)变异不明
提出描述钝性裂纹尖端氢扩散现象的数学模型,将结构分析和氢扩散分析的结果进行耦合计算,运用有限元方法揭示静水压力、塑性变形与氢扩散的关系,研究塑性变形与氢在裂纹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