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长期离心运动和针刺干预后大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情况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的变化,探讨针刺干预在运动导
【机 构】
: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长期离心运动和针刺干预后大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情况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的变化,探讨针刺干预在运动导致骨骼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运动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运动组和针刺组大鼠进行3周离心跑台运动,建立大鼠骨骼肌纤维化模型;针刺组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即刻用针灸针从远端沿小腿三头肌纵向斜刺,穿过小腿三头肌肌腹,留针2 min.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TGF-β1、ERK、磷酸化(p)ERK、CT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胶原纤维出现明显的增生和沉积;针刺组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轻于运动组.与正常组比较,运动组大鼠腓肠肌CollagenⅠ、TGF-β1、CTGF蛋白表达及p-ERK/ERK明显升高(P<0.01,P<0.05);与运动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腓肠肌CollagenⅠ、TGF-β1、CT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慢性运动损伤可使骨骼肌胶原纤维沉积,骨骼肌纤维化,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肌纤维化,可能与下调TGF-β1/ERK/CTGF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我国癌症数据[1]中心显示,2015年癌症的新增病例数约为429.2万例,死亡病例数约为281.4万例,在全国癌症发病数约为313.28/10万.癌症患者的病死率占全部死亡患者的1/4,这在我国
使用实验室废弃的网状饲养笼笼盖结合螺栓、魔术贴等材料制作出简便实用的大鼠固定装置,用于大鼠针刺实验.使用本装置进行大鼠固定可提高成功率,延长固定时间,保证针刺实验能
目的:观察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中T RP的磷酸肌醇(Pirt)、结肠黏膜中辣椒素受体(TRPV)1表达的影响,探讨Pirt、TRPV1在针刺缓解IBS-D内脏
针灸应用于生殖领域历史悠久.近20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致力于探讨针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针刺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安全性
目的:通过分析整理针灸调节自主神经相关研究的文献,总结其效应特点和途径.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中近30年针灸调节自主神经研究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药组27例和针灸组28例.针灸组
本文节选自团体标准T/CAAM 0002-2020《实验动物常用穴位名称与定位 第2部分:大鼠》,2020年5月15日由中国针灸学会发布,2020年10月31日开始实施.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对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术后遗留肋间痛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血清5-羟色胺(5-HT)及神经肽Y(NPY)的影响,探讨浮针疗法在OVCF术后遗留肋间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