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市场上90%~98%的天然无色钻石通常为Ia型(包括IaA、IaAB、IaB型),无色合成钻石主要为II型(包括IIa型、IIb型)。通过紫外荧光灯、宝石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结合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对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法合成钻石和化学气相沉淀(CVD)法合成钻石进行光谱学特征研究,并对拉曼光谱1335 cm-1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2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市场上90%~98%的天然无色钻石通常为Ia型(包括IaA、IaAB、IaB型),无色合成钻石主要为II型(包括IIa型、IIb型)。通过紫外荧光灯、宝石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结合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对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法合成钻石和化学气相沉淀(CVD)法合成钻石进行光谱学特征研究,并对拉曼光谱1335 cm-1谱峰进行洛伦兹拟合,得到半高全宽值,对半高全宽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天然钻石长波荧光强于短波,合成钻石的短波荧光强于长波;天然钻石内部可见云状物、浅色晶体包体、深色包体,HTHP合成钻石内部可见Fe、Ni金属触媒包体,CVD合成钻石内部可见点状包体,HTHP样品具有磁性;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天然钻石在1179 cm-1、1282 cm-1、1365 cm-1处有明显吸收峰,属于IaAB型;合成钻石在1332~1100 cm-1无明显氮相关吸收,属于II型;UV-Vis-NIR光谱显示,天然钻石存在415 nm(N3)吸收峰,而合成钻石无此吸收峰;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拉曼位移一致,半高全宽存在显著差异,天然钻石的半高全宽均在6.0 cm-1以上,合成钻石的半高全宽值均在6.0 cm-1以下,可为鉴别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智能传播是以技术为驱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通过智媒体进行智能、个性、交互的信息传播活动。主流意识形态智能传播是智媒体时代提出的意识形态传播新命题,其呈现出“技术驱动下的传播创新”与“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两方面特质。同时,主流意识形态智能传播对于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内含的“温度”,拓展主流意识形态辐射的“广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精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应
<正>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总是在不断汲取和消化传统道德结晶,同时又不断从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充实道德人格内涵。
作为网络新媒体技术与民粹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呈现出观念上离散社会共识、制度上破坏社会秩序、情感上“点燃”基层民众、行为上耦合各类思潮等负面影响。青年是网络中的“积极分子”,情感不仅是其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引擎,亦是民粹主义“点燃”青年极端情绪的有效方式。基于共情理论的视角,青年网民网络民粹主义的叙事机理可以阐发为“共情认同—共情传导—共情聚合—共情行动”。为此,需要从青年网民网络民粹
目的 分析肺癌手术后患者常见血液检验危急值的种类及特点,探讨危急值的处理对策。方法 收集67例肺癌手术后患者发生的136例次血液检验危急值资料,分析处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危急值项目中报告最多的项目前4项依次为:生化全项分析49例次,占比36.03%;心梗心衰标志物44例次,占比32.35%;全血细胞分析22例次,占比16.18%;细菌培养加鉴定12例次,占比8.82%。报告最多的子项目前4项依次为
本文研究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在线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采用有缆在线监测系统架构,设计多功能可扩展的监测系统主体结构,搭载多种环境在线监测通用传感器,监测电导率、叶绿素a、溶解氧、pH、VOC、浊度6种海洋生态环境参数和流速、流向、水温、盐度4种海洋自然环境参数,数据由数据采集器经水下信号电缆实时传输至平台终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时序图展示。通过在平台海域的现场试验,该系统下水后运行正常,精确采集1
利用常规宝石学仪器、电子探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三维荧光光谱仪等,对马达加斯加黄色方柱石的宝石学性质及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马达加斯加方柱石的宝石学特征与方柱石理论值基本一致;方柱石样品颜色均匀,具有玻璃光泽,原石晶型较为完好且表面普遍可见纵纹及褐红色杂质,部分样品表面可见晕彩效应,样品内部可见多种包裹体,如黑云母、无色晶体包裹体等。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现场监测是海洋平台安全保障和设计验证的重要手段,随着海洋结构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海洋平台现场监测越发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现阶段海洋环境荷载监测、平台结构响应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各监测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性,指出了现阶段海洋环境及平台结构响应监测技术的局限性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继而总结了各类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及数据分析方法,点明了未来海洋平台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将逐渐降低对陆地端研
准确有效的数据是开展各项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与传统采样监测流程不同,海洋浮标在线监测从样品采集到数据结果完全实现自动化,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不再聚焦“样品采集-分析测试”阶段。本研究选用浙江省近两年浮标监测数据,结合浮标监测特点,从浮体稳定性、仪器设备校准、系统运行维护、数据传输接收、比对监测、异常数据判定等关键环节对浙江省近岸海洋浮标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设计,重点聚焦异常数据判定和比对
<正>海洋是人类的生命摇篮,一望无际的“蓝色大地”,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都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战略空间。然而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船舶排污、陆源污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等不断影响着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