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性。方法 2009年2月~2014年4月,对胃镜、色素内镜、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超声胃镜发现的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5例进行EMR或ESD治疗。16例病变位于黏膜层、病灶<5 mm者行EMR,其余行ESD。结果 85例病变均成功切除,其中EMR 16例,ESD 69例。81例(95.3%)整块切除,4例(4.7%)分次切除。80例(94.1%)完整切除,5例(5.9%)病灶残留,其中切缘残留2例,基底部残留3例。手术时间15~69 min,平均40 min。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4例,黏膜内癌4例,黏膜上皮层癌3例,黏膜固有层癌11例,黏膜肌层癌23例,黏膜下层癌10例。术中出血3例(3.5%),用氩离子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热活检钳电凝或金属止血夹夹闭处理后成功止血。术中穿孔3例(3.5%),均为ESD治疗者,穿孔直径<10 mm,均用金属夹成功夹闭;术后迟发型出血7例(8.2%),口服肾上腺素盐水及静脉药物止血、抑酸等治疗后缓解,无迟发型大出血。追加外科手术8例(9.4%),其中5例因病灶残留,2例因ESD术后病理结果为病变侵及黏膜下层,无病灶残留,但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1例36岁患者ESD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腺癌。无死亡病例。结论 EMR、ESD在治疗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完整切除率高,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采用钼蓝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磷脂含量,测得牦牛脑组织中磷脂平均含量为7.05%。并利用TLC和红外光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产业用电需求预测对于实现精细化用电管理、降低电力企业运行与规划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常见的预测方法在产业结构划分下的中短期用电量预测中效果不佳,分析了不同
<正>进入21世纪,借助高科技飞速发展,小儿外科发展的两大趋势愈发明显,其一趋势是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即传统的手术采用微创的技术来完成,使手术创伤小,切口不明显甚至无瘢痕;
<正>建站不到三年的国内首座太阳能加油站日均销量由7吨提升到35吨,一举进入国际视野。2015年1月9日,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英国最大的通讯社——路透社,对中国石油北京销售亦
采用固定床和回转窑两种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对废旧电路板进行热解,收集热解的固液产物,并测量产物中溴元素的含量,得到了电路板在热解过程中溴平衡的数据.结果表明,回转窑固
介绍了国外癌因性疲乏(CRF)评估研究进展,从常用的CRF测量工具、CRF测量工具研发目的、CRF的研究方法、选择CRF量表的注意事项4方面进行了综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表现为集体的协作劳动形式,而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在漫长而重复的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逐步成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增大,所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也较高。然而,我国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却不断扩大,尤其体现在教育和卫生公共服务上。其原因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