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融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
  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体现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思想。而感恩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有
  效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可使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因此,笔者就感恩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在本文中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感恩教育英语教学渗透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与世界意识,形成
  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体现了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
  学生年龄小,爱模仿,社会经验不足,易受外界影响、思想行为易出现偏差、但可塑性强,在英语学习的
  起始阶段,教师要遵循文道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笔者在每一节英语课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
  一、挖掘素材,自然渗透
  小学英语教材取材广泛,包含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语言优美,
  感恩教育内涵具体、生动,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所以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
  素,找好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
  陶。PEP教材Book3 Unit5中讲到了中西方文化的饮食差异。我就以"What’’s for breakfast?"为主题提前
  给孩子们留了家庭作业;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早餐,并画出来。上课了,我把孩子们画的早餐检
  查了一遍。然后选择了几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在班内进行交流。雯雯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喜欢
  吃清淡的食物,所以她做的早餐是面条和鸡蛋。爷爷、奶奶可高兴了,还夸她想得周到。听听他们的对话
  :
  Wen: Good morning, grandma and grandpa! Breakfast is ready.
  Pa: What’’s for our breakfast, Wenwen?
  Wen:Noodles and eggs.
  Pa: Great! We like noodles and eggs very much. Thank you!
  Wen: You’’re welcome.
  而佳佳为爸爸准备的早餐非常丰富:two sandwiches, a glass of milk, butter, chicken and two
  eggs. 这是他特意为爸爸精心配制的营养餐。因为他爸爸工作非常辛苦,需要增加营养。从孩子们的劳动
  成果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看到了他们对家长的关爱之情。感恩教育在这里自
  然渗透到了英语课堂中。
  二、言传身教,直接渗透
  小学生最相信老师的话,也善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老师的一言一行恰似一种无声语言,直接向学生展
  示了自身的思想与心灵,修养与内涵,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感恩品质。教师要以身作则,
  说到做到,在日常教学中多用礼貌语,还有手势、眼神等多种体态语,要体现对他人尊重,对师长尊敬的
  感恩之情,使孩子在文明礼貌的环境中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首先在教学语言中渗透感恩教育,在我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自不可缺少的便是问
  候语。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陌生的人变为相识,使相识的人变为相知。同样,老师的一句话
  可以让孩子们对你更亲近,當孩子成功时,我会说:"You’’re great!"。当孩子们紧张时,一句"Take it
  easy!"树立他们自信心。当他失败时,最需要的是"You try again, you can!"。同样,教会孩子对别人
  也是这么说。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英文问候语的运用,我们一起学了问候语介绍歌:
  早上上午来问好,Good morning不能少。
  此时morning读降调,熟人Good可不用。
  Morning声调读出口,意为"再见"要分手。
  熟人见面招招手,热情大方说Hello。……
  如今看到孩子们在英语课堂上,甚至在平时自然而然地说着"Thank you"时,我心里自然地涌起了一股欣
  喜之情。
  再者在体态语渗透感恩教育。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大多数的信息是靠声调的
  高低和面部表情等非常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如果在英
  语课堂上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那么可使感恩教育更丰富,更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效果。我班有一男
  生叫呈杰,性格非常内向,平时很少言语,上课也不敢举手。我接受这个班后,了解到他的情况。课堂经
  常以关注的目光投向他,当他回答问题时,我拍拍他的小脑袋鼓励他,而且还辅以赞许的目光,欣赏的微
  笑,从而使他获得愉快的体验,信心倍增。久而久之,呈杰经常感受到我对他的关怀和爱护时,他也敢用
  钦佩的目光与我对视了,在英语课堂上变得比以前活跃得多了。如果在英语课堂上能真心实意地去关心有
  困难的学生,他就会产生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理,从而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自觉、认真地学
  习英语。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说过:"真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当一位教师以一个微笑,赞许的手势,温暖的
  眼神,俯下身与孩子交流时,那么他的教育也就成功一半了。在英语课堂上有了师生间的,生生间的这些   融洽的感恩情感,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可能的。
  三、组织活动,有机渗透
  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美好世界的无限热爱
  和向往。因此,我就围绕教学的情景化,趣味化和民主化上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在练
  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
  1、创设情境,渗透感恩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的英语教学应重视体验性原则。小学英语教学呈现给学生的不能是枯燥的语言符号
  ,应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感悟。比如用英语歌曲教学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在教后歌曲《I Love
  Father and Mother》时,我让孩子自己为歌曲配动作。他们按自己的领会编配动作,可爱且达意,把他
  们对父母亲的爱意都融入了歌曲中。也可以让学生创作表演,身临其境,培养他们感受语言的能力。在教
  学《I Have A New Pen》时,在课的尾声,设计了一个"手拉手,献爱心"的捐赠活动。即把学生的学习用
  品捐献给一个山区小姑娘--小乐。我说:" She is poor. Can you help her? ""Sure。"" OK!"孩子们的
  热情,让我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这个虽是虚拟但又是那样真实的情景中去了。
  听着那一句句真切流利的话语,看着眼前这群热情天真可爱的孩子,我意识到他们在有着感恩之心的同时
  ,已经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更学会了运用。
  2、小组合作,渗透感恩教育
  心理学研究清楚地表明,儿童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富有成效地学习,而且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使用这一教
  学策略也是卓有成效的。小组活动不仅给孩子一个交流的舞台,而且利于孩子们互相协作精神的培养,懂
  得成功不仅仅来自于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大家的同心合力。我在教学"There be "句型的
  时候,每个小组轮流主题谈话。设小组表演奖,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小组准备的主题有:Our
  classroom ,In the school ,A big book shop,Fruit shop 等等。通过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竞争
  意识,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而且他们从中学会了正确评价他人,赏识他人,对别人的帮助怀有感恩
  之心。
  3、个性作业,渗透感恩教育
  鼓励学生在课外与同学、家长之间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妇女节"、"教师节"、"儿
  童节"等节日临近时,教会学生自已制作卡片,用"Happy Women’’s Day"、 "Happy Teachers’’ Day"、
  "Happy Children’’s Day"等美好愿望為母亲、老师、同学们送去祝福。有些孩子动手能力较差,那么别的
  孩子就会帮助他们。"Excuse me, can I help you? ""Thanks for help…"美好的情感在课堂内外得以延
  伸。收集英语格言和小诗,也是我个性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把收集来的格言和小诗摘录在笔记本
  上,让他们自己查字典领会意思。
  4、形成性评价,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能力水平的认识,更多地依赖于周围,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同学的评价。平
  时,我让学生自己画好评价卡:"黄笑脸"--较好;"红笑脸"--最好。评价有三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我们的评价卡上没有哭脸,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无论别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以微笑去对
  待别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有了这样的评价卡。孩子们的自信心不仅大大地提高,而且课堂内
  友好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渗透感恩教育,不仅深化了教学内容,扩充了
  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情绪,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从而使素质教育
  更好地开展,为提高学生的再继续发展素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英语教师实用手册》, 浙江大学生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  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应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  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  ,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
一、我们为什么要掌握词汇?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人认为单词记忆是关键。主张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单词词汇。如Hammer所说:"如  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mmer,1991)。没有一定量的词汇。我们就  无法用所学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的交际。  也有人认为,句子学习是中心。著名的英语教育实践家李阳就提出句子中心论,认为只要一个一个的突破  英语句子,就可以在英语学习
期刊
【摘要】每年高考单项填空必有一至两道考察情态动词的题目。近几年对于情态动词的考察始终不偏不怪  ,创设的情景逼真,设问角度注重综合化和细微化。其中考察较多的就是"情态动词 have done"的用法。  "情态动词 have done"结构所涉及的动作都发生在过去,做这类题目要以过去为前提。下面我将按照推测  、可能性、必要性、责备、意愿、假想等几种类型来分类、用近三年的高考题做例句把"情态动词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  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  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  生学习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  学过程中始终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