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加热炉加热工艺流程改进与标准化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热炉加热工艺是最日常的工作,但也是最重要的,如何让加热工艺成为一种标准化流程工艺,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既能提高热处理工艺质量,又能保证安全。本文针对“稳定钢坯加热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确保安全”的目标,根据现场经验及热处理团队的努力,提出了总结性的分析和建议,并建立了相应的标准,使得热处理工艺硬件和软件的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热处理 标准化 工艺流程 加热炉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c)-0080-02
  加热炉的安全、可靠、稳定不仅是热处理工艺自身的重点工作,也是涉及某公司经济效益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加热工的操作在热处理工艺中始终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的设备和逐年加大的设备检查评审的投入,为确保热处理工艺稳定运行,确保钢坯加热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必须在标准化操作流程改进和优化方面着手开展各项工作。
  1 加热炉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改进和实施背景
  车轮钢坯加热从加热工艺到设备保障以及到现场操作,一直以来都未形成“程序化的正规文本”或标准化文件,现场操作调节随意性较强,加热质量时有波动。为稳定钢坯加热质量,规范现场加热工的操作调节,必须对重要热工参数的调整实行标准化作业。因此公司领导层决定,要求研发部、质量监督部、装备部等部门通力合作,从软件和硬件上不断创造条件,实现手动状态下的标准化作业。
  2 加热炉操作标准化流程改进标准化的理论依据和目标方案
  2.1 理论依据
  (1)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在流程中的职责和权限。(2)细化有关热处理的各项工艺制度和操作程序,流程的执行者参与流程改进和优化的建立,熟知自己在流程中的担任的角色和担当的责任,广泛听取广大员工意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3)引导相关人员理解和接受建立流程改进和标准化的必要性,明确知晓标准化操作流程改进和标准化后的优点和长处。(4)通过不断实践反复探索,实施有效监控和纠正。建立一整套适合现场行之有效的并为广大岗位职工和管理者接受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2.2 目标方案
  (1)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加热工标准化操作文化氛围。(2)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3)建立完善的加热工系统标准化操作体系。
  3 加热工艺系统标准化操作流程改进和实施过程
  (1)对炉温的标准化操作。①热电偶深入长度的规范:电偶保护瓷管总长1000mm,瓷管深入炉内长度120mm或130mm,偶丝端头深入炉内50mm以上,保证测温精准。②均热、二加段两个高温区工艺温度由20℃增至40℃,加热工根据轧线生产节奏选择温度区间。③工艺规范上,加热二段工艺温度上限应比均热段工艺温度上限高20℃。④8个工艺测温点执行工艺规范。调整原则:参考点比相应的工艺点略低。保证炉头均热、二加段炉温均匀,没有局部高温区。⑤车轮三线品种规格相近,可以由终轧温度反推钢温均匀性和透烧性,理想的终轧温度920℃~940℃之间。⑥换规格开轧,交接班开轧,故障排除后开轧,炉头要空3~4角度,第一件钢要在隔墙内。(2)炉压的标准化操作。①1#炉取压点在炉尾进烟道前的内环炉墙上,2#(3#)炉在炉尾进烟道前的外环炉墙上,而6#炉取压点在正对出料炉门口的内环炉墙上。②6#炉的烟闸全开全关,炉压调节范围达25Pa左右;而1~3#炉烟闸全开全关,炉压调节范围一般情况下7帕左右。③以6#炉为例,说明炉压调节和控制的前提条件:第一,双炉门落下。第二,最高值:17Pa或18Pa;最低值:-8或-9Pa。整个压力范围25Pa。第三,当炉温1200℃~1280℃时,炉门坎零压水平面约为+0.5Pa。——炉压控制规范:第一,空炉装钢:-3~-1Pa;装完保温0~+2Pa。第一炉装钢至1/2时,停40~60min,加热时间比工藝规定时间延长40~60min;第二,正常生产:0~+2Pa;第三,短时间停轧保温:+1~+3Pa;第四,长时间停轧保温:+2~+5Pa;第五,低温开轧启动:+3~+5Pa;生产正常后恢复0~+2Pa;第六~在任何情况下,炉压配置不得超过+5Pa。④1-3#炉炉压控制规范,一个是火焰角度:出料炉门下部缝隙冲出的火焰与垂直向上方向的夹角;一个是炉底亮带:从装料炉门前观察,由高温均热段穿越两道矮隔墙的火焰,加热的装料侧矮隔墙后的炉底亮带。控制趋势:第一,满负荷快节奏生产,烟闸开70%~100%,火焰角度10°~20°;炉底亮带300~500mm。第二,一般节奏生产,烟闸开度50%~70%,火焰角度15°~25°;炉底亮带400~700mm。第三,慢节奏生产,烟闸开度30%~50%,火焰角度20°~30°;炉底亮带500~800mm。第四,短时停产,烟闸开度20%~40%,火焰角度25°~35°;炉底亮带700~1000mm。第五,长时间停产,烟闸开度10%~30%;火焰角度30°~40°;炉底亮带1000~1500mm。第六,任何情况下,火焰角度不得超过60°,炉底亮带不得大于2000mm。第七,要求停轧钢时,装料炉门要及时下落(2/3);出料炉门下部缝隙不超过100mm。(3)关于炉内气氛,空燃比的标准化操作:①前提条件:第一,煤气热值9000KJ/m3。第二,安全风以上,执行空燃比规范;安全风以下,空燃比不作规定。第三,安全风仅对高温区而言。第四,安全风定义:保证烧嘴不回火的最小安全风量。②各生产节奏下空燃比规范:第一,快节奏生产:2.4~3.2。第二,慢节奏生产:2.2~3.0。第三,短时间保温:2.0~2.8。第四,长时间保温:1.8~2.6。③对6#炉的相关要求。第一,热风温度不得超450℃。第二,风管风压上限6500Pa;第三,风管风压下限4000Pa。
  4 加热炉操作标准化流程改进及实施效果
  (1)制定了操作标准化——对温度、炉压、炉内气氛随不同生产节奏的调节原则和调节范围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热风温度上限,风管风压上、下限作了规定。已经进入岗位操作标准。(2)运行效果:①钢坯氧化铁皮很薄,全部在炉外剥落,炉内仅有氧化铁皮碎削(连铸锭表层氧化铁皮),减轻了清炉底强度,减少了氧化铁皮对炉底耐材的侵蚀,节约了修炉成本;②钢坯烧损少,为进一步减重创造了条件;③氧化铁皮薄且脱落干净,保证了轧制节奏和轧制外观尺寸和表面质量。
  5 结语
  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得标准化的工作能深入人心,操作工才能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同时在编制过程中,工程师能换位思考,以操作工的角度来判别文件是否已经表述清楚,按照文件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样标准化就能顺利进行。只有通过程序化、流程化的管理,才能做到“可控、能控、在控”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GB/T 33956-2017,轧钢连续加热炉热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 GB/T 32972-2016,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 于美梅.工业企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变化检测中获取同质像斑较难的问题,提出应用矢量数据辅助分割获取同质像斑,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了基于GIS叠置分析的变化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出80%变化的像斑,并能同时获取变化像斑的类别,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该文以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成果快速质量检查为研究内容,以承德市城乡规划局三维数字规划项目0.05米分辨率IMU/DGPS(即POS)辅助航空摄影快速质量检查为例,将传统的人工质检方式和基于FANS FES质检的效率和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使用FANS-FES人工工作量少、速度快、准确度高,能够降低飞行成本,缩短航摄工期,并形成了快速质检验收的整套工作流程和实施方案。最后,结合多年的
摘 要: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污废水处理站建成投入运行两年多的时间内,集水间每逢大到暴雨必然被淹,导致电机、控制柜内电器线路短路烧毁,给公司带来多次经济损失。在公司级领导指派下,笔者经过现场调查、测量、理论计算,为本次增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根据实情设计出汛期泵房。验收后配合原泵使用效果甚佳,解决了原集水间每逢大到暴雨必淹的问题。  关键词:现行规范 汛期 水泵机组 流体力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通信导航站台对飞机的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飞行检验又是影响通信导航精准度的重要因素。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首先对无线电导航知识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了飞行检验的工作流程,最后对下一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通信导航站台 飞行检验 运用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c)-0068-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飞机运输
摘 要:该文介绍了M701F3型燃气轮机机组的燃料供应系统及燃机启动过程,以及在启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可靠性问题。并结合现实遇到的案例,介绍分析了M701F3型燃气轮机启动阶段遇到升速动力不足问题时,从单体设备到系统,直至主控逻辑的检查全流程,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案选择。该文对相同类型机组启动升速阶段升速动力不足问题分析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燃气轮机 启动 升速力不足  中图分类号:TK14 文
摘 要:该文通过对全旋回推进器推力方向控制装置及显示系统进行介绍,就该类型船舶和传统船舶在车舵显示及控制两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该类型船舶引航信息交流的具体内容及重要性进行叙述。并结合自身经验对独立机动模式及航行模式框架下,全旋回推进器船舶基于不同引航指令下所具有的相应特点,以此为船舶驾驶员和引航员的安全操纵提供方便。  关键词:全旋回推进器 信息交流 船舶操纵 引航  中图分类号:U67
本文对光学三维测量中的测量步骤及其三维重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给出了测量实验结果。首先讨论了仪器校准及相机标定两个基本测量步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维重建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基本原理分析的正确性。
摘 要:在智能电网的调度运行中,其所面临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与精确性无法保证,也正因如此,如何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则成为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关键技术。该文笔者从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入手展开粗浅的探讨,并就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确保智能电网调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智能电网 调度运行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
摘 要: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电力使用的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的低碳模式在更多相关领域内适用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该文从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出发,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近零碳排放 碳捕集电厂 二氧化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063
随着物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极为广泛。结合韶关市图书馆在RFID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部署实践,通过数据图表分析,对其在使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