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方式的探讨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期引产的适宜方法。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产科于孕中期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共120例,引产指征为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胎死宫内及个人原因。其中,距离前次子宫手术的间隔时间<2年35例,≥2年85例。肝功能正常者采用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法;羊水过少、孕周过小、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困难或注射失败者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法。共有62例孕妇采用利凡诺引产(利凡诺组),58例孕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米索组)。记录两组孕妇入院时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周、孕次、产次;记录前次子宫手术方法、有无并发症及距离前次手术间隔时间;记录本次引产方式,记录孕妇用药至宫缩发动的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观察产后出血量,胎盘滞留率,胎盘胎膜残留率、疼痛情况及引产成功率等情况。

结果

⑴利凡诺组与米索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距前次子宫手术的间隔时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两组孕妇引产的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索组孕妇用药后宫缩发动的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利凡诺组(P<0.01);米索组孕妇24 h内分娩率89.66%(52/58)明显高于利凡诺组22.58%(14/62)(P<0.01)。⑶利凡诺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87%(52/62)与米索组70.69%(41/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凡诺组孕妇胎盘滞留率(19.23%,10/52)明显低于米索组(48.78%,20/41)(P<0.01);而利凡诺组胎盘胎膜残留率(75%,39/52)明显高于米索组(48.78%,20/41)(P<0.01)。间隔时间<2年的孕妇与≥2年的孕妇,在胎盘滞留、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过程中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监护下对孕中期瘢痕子宫孕妇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和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均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P)的特点,探讨高三酰甘油血症对急性胰腺炎(AP)的病情和临床进展的影响。方法对45例HTGP和同期收治的18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的发病情况(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情严重度及并发症。结果HTGP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ABP组;HTGP组患糖尿病、肥胖和合并妊娠的病例明显多于ABP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H
期刊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与并发牙周疾病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4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及85例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根据患者HbA1c水平和有无牙周病分组,并采用Pearson线性分析HbA1c水平与MCP-1水平的关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与并发牙周疾病的关系。结果T2DM组Hb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