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制作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近几年才广为流传出来的新鲜词汇,又称微课程,就是以微型的视频教学为载体,支持多种新型的在线网络视频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渠道进行学习,如今,微课类型也在逐渐增多,拍摄形式也在逐年改变,本文就微课制作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字:微课的类型;艺术与技术,制作的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并且有的还取得很好的成绩,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教育部门,微课作为一个新媒体更加的适合这项课程的基本要求,成为了移动学习研究的新型教育活动。
  一、微课的基本类型
  微课根据教程的不同,也分为多种不同序列的形式,在学术界,微课可以从制作的方式上,所需要的用途中,发掘他所存在的形式,基本大体上可以分为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动画型微课、改良型微课、幻灯片型微课等等多种形式,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用途来进行细微的改变。
  其中拍摄型微课是一些专业性人员通过摄影设备,对一些专业教师的讲课内容进行记录式的拍摄而成的视频微课。当然,讲授的课程的不同,授课的地点也会不同,比如,绘画课就可能去室外取景点,而机械类的课程就有可能去大型机械制造厂进行讲解,等等,拍摄型微课是一种讲师真人授课的方式,讲师出境会对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教师的表情、神态等等都会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录屏型的微课在制作时要在计算机中安装一些软件,通过履职教师的声音和点男的操作过程,来实现的一种微课形式,这种微课的不会出现教师、也不会出现录制现场,只会出现电脑屏幕和教师讲解的声音,这种教学对于制作者的技术性的要求不高,教师可以自行操作,剪辑;当然,课程只集中在电脑屏幕上,所以对于操作过程的顺序设计,美化组合灯要求较高,否则,只会模糊不清,不易理解。
  动画型微课是制作者利用动画的技术或者一些绘画艺术进行制作的课程,这种微课的形式只能观看不能修改操作,它的特点就是对课程增加了趣味性,在一些不方便出现任务的课程中,都可以采取这种动画的形式。
  改良型微课主要是针对一些中小学的课程,在教师给同学们上课的同时,进行微课的录制,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拍摄剪辑,在经过后期的制作,这样的微课称之为改良型的微课。它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教学的原则基础上,可以剪辑一些不必要的或对课程联系性不强的话语,能更加突出重点难点,在学生学习中能更加清晰明了。
  幻灯片型微课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自从教育改革之后,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备课的阶段,在电脑上进行PPT的制作,把一些重要的难点重点都突出出来,这种微课不需要一些软件和后期制作,只要在幻灯片中体现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就可。这种和幻灯片的微课形式,教师可以自行改变,也可以增加视频和动画,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乐趣性。
  当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模式具有相当的优点:它将教学本身的实践性进行了凸显,体现新科技的发展,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视频的发布改革创新,也让教学的模式向着一个新兴的阶段发展。
  二、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本文已经讲述了微课录制的基本类型,等到录制好之后就是剪辑的步骤了,微课制作之所以与传统的普通授课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在制作的过程中,把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微课本身就是一种视频类的课程,录制和剪辑是必备的,当然,剪辑的不同也会使得微课的形式有着很大区别,也为课程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方式,它将教学的的技艺和摄影技术相融合在一起,教学的内容通过摄影形式表现出来,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技术和艺术的提高和融合在很大方面都有着突破性的进展,这种形式加强了学习的便捷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性,让学生可以自有掌控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其中技术的提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授内容。
  技术的需求对于课程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录制过程中,镜头的方向,景的选取,教授课程的组接部分合最终的剪辑部分都需要技术性人员进过多次商讨,最终使微课衍生出一种艺术与技术融合的课程,单纯的传统的课程加入技术的剪辑,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多彩,微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传统上时间的意义。
  三、艺术与技术突破性的融合
  虽然微课是艺术与技术的产物,但是,如果艺术和技术反而被艺术和技术所奴役的话,微课所期望的技术化的过程不但没有有所体现,反而被艺术型的东西所驱使,过于注重技术性的东西,而忽略了微课本身的教育意义,只有艺术与技术的高效融合,刺額那个从根本上体现微课本身所突出的优点和意义。德国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非同一般,甚至,在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
  当艺术与技术相融合达到一定境地之后,就需要把微课的内容渗透到设计、拍摄和后期的剪辑制作中去,制作人员也要懂得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剪辑人员在进行后期制作的时候,才能与教师的出发点相同,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教师所传输出来的有效信息。剪辑人员需要对课程设计开发考虑,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剪辑人员与教师要相互沟通,当然,对于微课的类型的不同对教学环节的选择和剪辑的方式都要进行不同的调整,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学习,这才能达到微课所具有的意义。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是微课发展的必备阶段,微课的形式也在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着细微的改變,艺术在微课中主要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和成功的美观性,技术在微课中主要担当着后期制作和最终所体现出来的目的。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形式,后者是手段,微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涛.技术-艺术.微课制作中的融合与突破.学术期刊.[J].2015.20.
  [2].李欢欢.微课创作中教师编导意识与素质的提升.学术期刊.[J].2015.20.
其他文献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过程中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阐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行政变革与行政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改变了的正式制度与持续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程度,对行政变革的方向有重要影响。我国政治制度变迁方式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
“基础·兴趣·个性”是我校整体改革实验课题。“基础·兴趣·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则是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它从宏观上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与特点作了总体的概括,为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作中的使用日趋频繁,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掌握教学情境中隐性知识的应用。情境教学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让学习变得简单、有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言语描述、游戏和活动、真实情景、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情境等一切能够运用的手段和工具,使所设置的情境具有真实性、交际性、趣味性、互动性、针对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还能聊天、阅览、购物、听歌、玩游戏、看电影,发微薄等.丰富而且便捷的功能,使手机
一杯咖啡守候一份淡雅,一段文字诠释一种心情.rn从小到大写过的每段文字,都会留着,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的优美,而仅仅是因为那份独一无二的心情.rn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天上的
期刊
改掉编制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医疗资源流动更加合理化,打破编制制度的围城,这也表示医疗资源能够更加的流畅,医院也可以广招人才,辞退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而形成良性
[摘 要]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场所,在实验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高校建设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建立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实验室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正如袁枚在《苔》中所作,即使平凡细小,微如苔花,亦可化自信于心中,如牡丹般破土而生,璀璨绽放.rn契诃夫曾落墨:“人相信自己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