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乡”贵宾欣赏瓷乐记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由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奥中友协监事哈拉德·莱森贝格率领的奥中友协高级代表团于4月2日至12日访华。随团来访的包括联邦议会副议长诺伊维特、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佩林格、国民议会议员乌尔姆以及奥中友协和华人委员会主要领导。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上海、江西、福建和广东。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代表团。
  
  


   4月的瓷都,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在这宜人的季节,景德镇人民迎来了 “音乐之乡”的贵宾、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哈拉德·莱森贝格先生率领的奥地利奥中友协高级代表团一行16人。
  4月7日上午,莱森贝格议长一行在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秉发、市长李放等陪同下,来到绿树掩映中的古窑瓷厂,观赏古代皇家制瓷工艺,欣赏瓷乐团演奏瓷乐。
  当议长一行到达古窑瓷厂时,厂区传出悠扬悦耳的瓷乐——《迎宾曲》。随着乐曲,沿着青石板砌成的小路,进入古朴粗犷的木质制瓷作坊。
  在作坊的前沿一位拉坯老瓷工,坐在辘轳车上,一双熟练的手仿佛在表演“魔法”。在辘轳欢快的旋转过程中,一团洁白的瓷泥渐渐地变成一只葫芦型花瓶。啊!古代中国的瓷器就是这样制成的,多么神奇!客人们都惊叹老瓷工技艺的高超,有的掏出相机,有的打开录像机,摄下这神奇的表演。
  贵宾参观手工拉坯工序后,窑房传来用瓷乐器演奏的奥地利古典名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它是19世纪奥地利知名作曲家约翰·拉德斯基的父亲老约翰·拉德斯基创作的。维也纳每年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台向全世界播放此曲。客人听到用瓷乐器演奏的这首曲子,感到十分亲切,同时深深感到瓷乐演奏的音质清脆欢快,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议长一行观看画瓷工在瓷碗坯胎上绘画景德镇市花 茶花。女工们手握画笔,在瓷坯上“画龙走凤”,一组组花纹仿佛就是一组组音符,寥寥数笔花纹,散发着东方艺术的独特风韵,客人们纷纷点头赞美,惊叹画瓷女工技艺娴熟高超。
  当议长一行来到镇窑窑房时,身穿古典服装的瓷乐团演员们正准备向奥地利贵宾献艺。当客人了解到景德镇瓷乐团曾先后到瑞典、德国、日本、韩国进行表演,更增添欣赏瓷乐的兴趣。演员们演奏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月牙五更》、民族管弦乐《喜洋洋》,悠扬悦耳的乐曲,欢快的节拍,令贵宾们陶醉,有的凝神静听,有的随着乐曲打着节拍,沉迷于乐曲声中。
  曲终,贵宾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议长和夫人走上前与演员握手,祝贺演出成功,赞美瓷乐迷人的感染力。莱森贝格议长抚摸着用青花装饰的瓷乐器——瓷瓯、瓷磬、瓷编钟、瓷笛、瓷二胡等,饶有兴致地敲打着瓷瓯进行演奏。出生于维也纳的议长先生,从小受到音乐的陶冶,非常喜爱音乐。他感到在中国瓷都亲自用瓷乐器演奏,是一种艺术享受,毕生难忘。事后,贵宾们感谢景德镇市的热情接待,表示回去后,要推介景德镇特色的瓷乐和悠久的陶瓷文化,向人们介绍每年一届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一如既往地促进奥中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