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通感呢?通感的定义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简单地说,通感就是指文学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互相沟通。如“冰冷的月光”,仿佛视觉和触觉相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
  通感是感觉“错位”的艺术。诗人在描写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根据生活的逻辑,凭借各种感官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各种感官、感觉有意地互相交通补充,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魅力。
  在古代,通感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但在实际的创作中,很多的文人却早已不自觉地在应用它,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运用通感的例子。例如,李贺的《蝴蝶飞》中“杨花扑帐春云热”一句,是由视觉形象引起了触觉感受。运用通感构成的绝妙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存在的美好情境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亦渗透着诗人所独有的审美情趣。
  其实,我们对于通感应该并不陌生。先看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中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听觉表达嗅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二者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花香本来是诉诸于嗅觉,但作者用有飘渺的歌声来表达,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清香”与“歌声”两个同属美好事物的优美意象交错融合在一起,扩大了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雅与宁静。
  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与影,本是无声的,却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实际上,光与影、歌声与琴声并没有什么相通之处,而作者通过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把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形象地摹拟了光和影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抽象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
  通感必须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移借。有人列举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声音的句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有人认为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听觉通于视觉了。我并不赞同此种说法。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曾将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作比,进行过精辟的阐述。钱先生认为白居易虽写得巧妙奇特,惟妙惟肖,但仍是用声音形容声音,只是从听觉联系到听觉,并没有产生感官上的移借;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则把无形的琴声转化为可睹可辨的随风飞扬的“浮云”和“柳絮”,产生视觉上的具体形象,使人听声类形,从听觉里获得视觉形象的感受,增强了艺术的审美韵味。这种韵味,是诗人抓住了通感这一艺术形式,运用比喻手法在读者心中形成的艺术感应。除此之外,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都是借助通感而获得成功的古代诗篇,它们都是通过作者奇特的构想、巧妙的比喻,将各种感觉经验互相沟通映照,把读者引入惟妙惟肖的形象之中,产生绝妙深远的意境。
  例如: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第一句,写笙曲宛如凤鸣,从天而降。“隔彩霞”三字,并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美妙的笙声来自彩霞之上,运用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声音的灿烂明丽。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非常,吸引诗人不禁有打探的欲望,寻声暗问是谁家。这一句既点了题,又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暗赞了笙声的美妙。第三句,承第二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变化。虽一墙之隔,却重门深锁,无法逾越,竟产生了咫尺天涯的怅惘,天上人间的慨叹,却激发了更加强烈的憧憬和更为绚丽的幻想。第四句,这是诗人的幻象,寻访不得即产生绚丽的想象,以花为意象描写笙乐,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王母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何等灿烂,把笙乐的明媚、热烈、欢快跃然纸上。而一个“疑”字,更使意境似真似幻,增加感染力。
  又如: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阕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就很好地运用了通感。如果诗人单从视觉写红杏,并不能完全表达春意盎然的可感性,故而用了“闹”这一听觉上的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热烈,同时还使人联想到繁盛的杏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色。
  涉及通感修辞的题目在高考试题及练习题中不断出现,说明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是十分必要的。作家塑造艺术形象,是为了表情达意,但是情感、意志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借助通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情感、意志为具体可感的实物。古典诗词中的“杨柳伤别”“海棠微醉”“落日含悲”“红情绿意”等均属于借助通感来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创造情景交融的气氛,从而使读者更鲜明深刻地感悟到作者的情意。
  即使当今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中,也依然有不少运用通感的例子。例如,周杰伦《七里香》中的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一句,就是用视觉上的具象“连绵不绝的雨水”“院子落叶”来形容浓郁的情感和厚重的思念;《青花瓷》中的“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一句,用绣花针落地这种听觉上细腻的感觉来形容青花瓷视觉上、触觉上给人带来的细腻感觉,也算是特别。
  通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它是所有修辞手法中最特别的一种。使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的新奇性,不单从某一单一的感官形象入手,而是从多种感官感受来体味。它能够调动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去捕捉形象内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品其味,使读者的领会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切。相信通感这种用心灵体会并诠释的修辞手法会随时代的发展更丰富,让我们也用心体会这种古老却又年轻的修辞,让它创造出更多新奇、形象的多感性意象吧!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四个番茄品种的比较及综合分析,认为航天番茄虽然生长势很旺,容易徒长。熟性较晚,但果较大,一般单果重200g以上,667m^2产量达4500kg以上,抗病性好,成熟果大黄色。固形物含量和
1 基本概念1.1 都市农业的概念所谓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农业。是一种与城市
周浦乡是西湖区的甲鱼养殖大乡,2006年甲鱼养殖面积突破133.33hm^3,养殖量达530万只,年产商品鳖1934T,实现产值超亿元。周浦甲鱼经历了暴利、常利到薄利的发展过程,商品鳖价格降到
AIM:To reveal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 of male patients.METHODS:We retrospe
进入21世纪,随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逐渐升华与完善,新的课程标准的孕育产生,指导我们一线的教师们进行着不懈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试验。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无时无刻不在鞭策每一位教师去探索、研究。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也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和感悟。  新课程改革起步虽晚,但已形成教育系统中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从社会的进步,教育
本试验针对扁形、针形和卷曲形等类型的名优茶进行了机械选型及工艺试验,并进行品质分析,提出了加工扁形、针形和卷曲形名优茶的机型及主要机械的工艺参数。
AIM: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ti-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antibodies in whole-tissue sections and tissue
Minimal invasive techniques have allowed for major surgical advances.We report our initial experience of performing total laparoscopic left hepatectomy(segments
分析探讨了造成部分桩基码头的现浇面层过早出现裂缝导致碎裂损坏的原因,介绍了高明明珠码头对此采取的防治措施.
Based o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r generally speaking,hepatic steatosis,is more frequent among people with diabetes and obes